分享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Baitao99 2018-09-09

文/无风即风

开篇常识科普:“文明”(The civilization)这个词实际上是泊来词,在现代学术定义上,主要是指人类进入青铜时代开始,同时伴随的还有因为拥有青铜器后带来的征服及随之伴生的国家形态,因此,在西方定义的考古学上,「文明」通常有三大标准,分别是:

1、「大型城市」——因为理论上,有了大型城市才能代表有国家的雏形;

2、「青铜器」——前面说过了;

3、「文字」——掌握了文字,才具有传递文化与确立国家文化的载体。

诚然,涉及专业的范畴,「文明」固不会只要有这三样东西即可证明达标,但一般认为,只要这三项条件满足了,那么离「文明」就不遥远了。

这三项里面,最重要和最有说服力的,就要数文字一项,因为除了文字「会说话」以外,其他两样都不会。因此,只有文字才是最直接有效的信息和文明的最有力指证据。

比如号称「美洲三大文明」的「印加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

在欧洲殖民者进入美洲以前,原住民没有拥有过一块铜铁,也就是说,美洲的原生三大文明,压根就没有进入过「青铜时代」,那么,他们是怎么被定义为「文明」的?

答:就是因为有文字。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说到文字的话,又得再科普一个小常识,关于文字的产生过程与发展阶段:

根据语言学家的定义,文字发展大体有4个必经阶段,分别是:

1、结绳记事(记账);

2、图形记事(表述);

3、语段文字(约定成俗的符号或图案);

4、成熟文字(词汇、语法,均成系统)。

按照这个“流程”来看,上面的所谓「玛雅文字」怎么看都像是第2个阶段,也就是「图形记事」。如此,则按专业定义来说,它就不能算「文字」,因为,它具有不了破译的「原始特性」。

然而,它就是被破译了——我不知道欧美的专家是怎么做到的……好吧,反正人家国际学术界承认的事,我也不多说了。但是我还是想强调一点:若要比较破译的靠谱性的话,全世界论破译古文字的能力与可信度,没人能够比得上中国人,为啥了?

因为汉字没有断绝过嘛~!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从距今约3600多年前,殷商人熟练使用的甲骨文起到今天,我们的文字,也就是「汉字」一直没有换过「系统」—— 一直就是「象形文字」!

尽管进入秦汉以后,汉字不再是简单的象形文字,还包含了「象形」及「指事」「形声」「会意」「 转注」「假借」在内的“六书”体。

然而,它的结构依旧是象形这没错。

全人类的文字发展之起步,一开始都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比如国际上认为是最早的成熟文字——苏美尔的楔形文字: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也是象形构造(尽管和甲骨文比起来,它很不“象”。。。。)。

只是后来全世界的人们都没能继承象形文字,唯独中国一家做到了一以贯之。

史书上说,汉字的诞生过程是黄帝史臣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又说仓颉“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这句话的直译就是“我瞅着像啥,我就画成啥”。

甲骨文的12生肖,堪称这种理念的经典!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由此可见,其实汉字才是最科学的文字——如果仅仅只从造字的合理性来说的话。因为人类一开始都是靠肉眼与脑袋辨识自己认识的事物,而把具体事物与脑中想象的具体形象画成图画,就是最直观明了的表达方式——就比如幼儿,学画画总是比学写字容易。

当经历完「图形记事」后,人们开始嫌画画太麻烦,而且也画得熟练了,画得多了,于是就开始将「图画」转变成「语段文字」。

这个转变的过程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公司设立商标LOGO一样,比如你的企业理念是「团结友爱」,可能画两颗❤❤,或两个👫来表示,都能够「达意」。

走完这个过程,词汇量储备够了,语法也渐渐成熟了,就成为「成熟文字」。

按照这个脉络来看,上面那个「玛雅文字」根本就不能算文字,同时,也难以让人相信它是能够破译的,但是,它还是破译了。。。。。神奇

不说它了,现在进入我们的正题,总而言之:「中华文明」的证明与年代的上限(是不够五千年,还是大于五千年),最吃亏的地方就是在于没有发现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啊?不,纠正一下,是没有发现比甲骨文更早的「成系统的文字」。

说白了:就是太少了——数量太少,无法给专家们串联起来比对破译。

比如被誉为「夏都」的河南「二里头遗址」完全符合上述「文明三标准」中的第一、二项,它的规模足够大,又有青铜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所处的方位与我国史书文献中的「夏都」的位置「伊、洛两水」一带能够实现完美匹配。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然而,可惜的就是没有发现文字——只有在各种出土文物中收集到零零散散的24个疑似文字,但无法得知它写的是什么内容。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也是因为这一点,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我们长期认为:只有在进入殷商时期后,我国才算进入文字时代、中华先民才会使用文字。

平心而论,这一个观点在几十年前,看起来还是挺公允的,因为那时候别说文字,就是考古遗址,发现的也不多——人家西方比我们早挖200多年,我们现在才挖了100年,况我们这样的数千年延续的文化大国,目前发现的遗址总数量,恐怕也还只是一小部分。

于是乎,我们只好说那些少的可怜的「疑似文字」“它们是无意识的符号或纯粹就是符号,又或是萌芽文字,但还没有成熟云云。

然而,时间斗转星移,从殷商甲骨文的发现与出土到今天,100多年过去了,不知不觉间,那些不被学术界承认的「疑似文字」,出土的数量越来许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而且,它不止来自一处、或某个特定年代才有,而是从七八千年开始一直跨越到殷商时代都有。

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几乎都有联系!

一个谁也无法否认的推论:甲骨文之前肯定有文字!汉字不可能是突然出现的!

目前,甲骨文目前出土的文字数量有4500多个,能辨认的只有2000个上下,按照殷墟甲骨文的成熟程度,这4000多个字的由来,少说也有一两千年的发展与演变过程——这是学术界“理论上”的共识。

况我国在殷商时代前,一不缺星罗密布的「满天星斗状」的氏族部落社会遗址,由此可见,早在殷商之前,我们的人口数量就是 杠杠的,这么多的人口却不会使用文字,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

二是不缺比殷商王朝规模低的国家遗址,如距今6000年前的「良渚遗址」、5500年前的「杨宫寨遗址」、4000多年前的「石峁遗址」、4100年前的「陶寺遗址」,这些都是完全具备有强制性公权力的国家都城特征的遗址。

因此,那些“疑似文字”虽然依然无法破译,但是没人敢断然否认它们就是汉字的「前世」。

下面,就来给大家把这些疑似殷前文字数一个遍!

一、中华第一甲骨文:8000年前的贾湖文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贾湖遗址的疑似文字,与殷墟的甲骨文显然是同一个系统的,而且这些疑似文字,还是主要来自和4000多年后殷商人用于书写祭祀文字的一样之载体,就是龟甲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这种“全器物标记”的特点,说明贾湖人是有意识的去刻的,不可能是无意识的。

另外,贾湖遗址的墓葬已经确定具有城镇的格局(300个墓葬),其中还发现了疑似最早的丝织品与人类史上第一支「七声音阶」的骨笛。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这些骨笛都是被作为陪葬品埋入地下,说明它们是「礼器」——连「精神文明」都有了,若说贾湖人还不会使用文字,实在是侮辱智商!

二、7000年前的书法——龙虬庄陶文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龙虬庄陶文虽然和甲骨文似乎有不同,但它被认为显然是「有意识的‘符号’」,因为它具有「书法」的笔触,使人明显感觉到刻画者的主动创造目的。

三、6700年前的长安人文字——半坡遗址文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与甲骨文仍然同属一个系统,虽然比较简单些,但恰好符号殷墟甲骨文字的偏旁部首的前身构造。

值得一提的是,「半坡遗址」位于今西安灞桥,此处离史书中黄帝祖母「华胥氏」的故乡,即今「蓝田县」非常近,史书上说「华胥氏」是一个女王。巧的是,「半坡遗址」的墓葬反映,恰好就是母系社会的特征。遗址的年代下限5600年,还真就对得上黄帝祖母时代。

三、人类第一古国——良渚遗址石钺文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为什么说是人类第一古国?自己查吧,懒得再科普了,无论是规模、还是人口,科技(最先进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都秒杀中外一切遗址(只有进入夏商周后可比)。

这个不用多说了,这是非常有名的「庄桥坟石钺」——「钺」是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早期的公认「王器」。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因此,刻在石钺上的“符号”,必然十分不简单。哪怕那个和今天的「郑」字一模一样的字不是「文字」的话,但背面那个连续书写的6个字体,一定是有意识且有表述意义的文体,这恐怕无人可以否认。

四、龙山文化的先声——大汶口图画文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大汶口文化的“文字”和甲骨文不是同一种系统,独特的风格非常明显,看起来给人感觉是属于结绳记事后的「图形记事」阶段的产物,但是它既然进入了「图形记事」的阶段,则理应会进入第三个阶段,即「语段文字」。

因此,大汶口的这些图画文字依然可以被视作是成熟文字的孕育期之“文字”。

五、可能是甲骨文最直接的祖先骨刻文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骨刻文过去曾长期被质疑为伪作,因为过去确实不少这些东西,但是昌乐骨刻文却获得了国内外的鉴定机构认可,认为确实是古物,因此这种被誉为甲骨文前身的文字,特别值得我们留意研究。

目测来看,与殷墟甲骨文已经非常接近!

六、龙虬庄陶文后代,4600年的丁公陶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发现龙虬庄陶文的江苏高邮,上古时代与山东同属一个文化圈,因此,两者之间似有联系。丁公陶文的真伪之争也在近几年的权威机构认同下逐渐落幕。而且,可喜的是,陶文的破译工作已经在构建,有个别学者已经发表过相关论文,虽然还未获得广泛影响,但似乎它是可破译的,已经成为共识。

七、尧之文字——尧都陶寺的2个神秘符号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这个也不用多说了,陶寺的朱书陶文已经代替甲骨文成为「中国最早的文字」几无争议,尽管整个陶寺遗址就发现了这两个字,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进入4000年前这个界限分水岭,中国古人不可能仍然不会使用文字。因此,陶寺的两个字真是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力量。右边那个为「文」字已经得到学界公认,左边的是「尧」还是别的字,目前争议较大,但它就是「字」应断无疑义。

八、第一例夏代甲骨文——东赵卜骨!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东赵遗址本来就很不得了,因为首先与二里头一样,位于史书文献记载的夏朝区域之中心位置;而且规模也足够成为王城级别;三是年代够早!二里头遗址的上限约为3800年到3900年之间,但因为甲骨文记载殷商在商汤前还有两三位先公,而且似乎也具有一方霸主的实力。因此有些学者不认可二里头的早期遗址属于夏代,而称「早商」。但是距今约4000年的东赵遗址却弥补了这一缺陷,因为东赵遗址的年代显然只能是夏代,它对年代与「早商」已经拉开了相当距离,再加上不远的「新砦遗址」与它的联系,从而构成了上承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下接3600年的殷商时代的「新砦期文化」——这四百多年的间隔,刚好大致对应史书记载的夏代国祚年限(471年)!

因此,「夏代遗址」的数量就多起来了!文化元素也丰富起来了,慢慢匹配起夏作为一个「朝代」的规模来了,那么,「早商」就会逐渐遭到否认。

但最让人震惊和可喜的是!东赵遗址居然发现「卜骨」——这是否意味着发现了4000年前的「夏代甲骨文」???

很遗憾,官方一直对卜骨上是否有刻画文字或「符号」都没有半点表示,这真是急煞了关心中国文字起源的国民!

可惜呀,谁有最新消息通知我一声,定必大谢!

九、甲骨文时代全面来临?史家甲骨文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桓台史家遗址!一个很冷门的考古遗址,但是官方却实牙实齿声称在遗址中发现卜辞「甲骨」!!!这么重大的发现居然在网上找不到一张图片,使我至今仍然未能一睹3900年前的文字到底长啥样的!如果能确认,则我国的甲骨文历史将提早至少300年!我国的成熟文字史也提早到3900年前!不再是3600年了!

值得一提的是,与桓台史家同时出土的甲骨文的,还有同处一地的「唐山遗址」和「李寨遗址」,其中史家与唐山共出土甲骨文9 片。而李寨遗址则出土刻画于龙山骨器上的完整铭文文字。个别祭祀坑捡到这块东西: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十、「夏都文字」——二里头的24个符号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这个就不说了,说过很多次 。总而言之,也是殷墟甲骨文的“亲戚”,是可以肯定的。

十一、与殷墟甲骨文同时代的南方文字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这个是目前在南方发现的数量最多的疑似文字,和殷墟甲骨文同一个时代,和甲骨文也应属同一个系统,虽然看起来更简单一些。但是,既然都进入了殷商时代,则可肯定那时候的江西吴城也已经进入了文字时代。

十二、唯一非殷墟甲骨文,但又能破译的

盘点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推翻殷商前中国无文字论!

最后一个有点惊艳,因为这是迄今为止,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例属于殷商甲骨文时代,即3600年前至2700年前武王伐纣,也就是西周创造了「篆文」后,抛弃了殷商甲骨文前的这段600多年时间里,唯一发现的非殷墟甲骨文文字,其系统与殷墟甲骨文一模一样,目前内容已经破译,虽然没什么价值,但是至少它帮我们证明了,殷商的甲骨文已经流传开去了的事实。

值得一提的是,发现这个甲骨文的「大辛庄遗址」,其规模是仅次于殷都安阳与后来的朝歌(今河南淇县)规模的唯一非王城,而且墓主的祭祀级别也几“僭越”殷商王朝。

因此,此甲骨文内容虽然无价值,但它对主人却大有来头,有机会再和大家讲。

好了,经过上述的介绍讲解,我想知道,还有多少人依然认为,在殷墟甲骨文出来之前,中国先民就是不会使用文字的?

我的意思是:即使我们不能破译,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称自己的文字历史不止在殷商时期,而是更早,难道这样的声明也是「伪科学」、是「民科」吗?

要是这样说的话,那么上面那些“符号”和他们的主人与民族,岂不是智商零蛋?因为要是都是无意识的乱涂乱画,那不就是为了图个好玩不是吗?

对于这些“疑似文字”,哪个解释更靠谱答案一目了然。人家外国人的奇葩“人脸文字”都敢称是文字,你的有模有样,而且还一脉相承你都还不敢呀?

而且,同样属于未被破解的「楔形文字B」,不也照样被外国爸爸定义为「文字」而大张旗鼓的全世界到处讲吗?

所以说,我们的专家,到底是上半身有病,还是下半身有病?他老婆肯定知道。

谢谢阅读,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