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换心脏瓣膜 到底开胸好还是微创好?华西专家给你说该咋个选!

 渐近故乡时 2018-09-11

皮西西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晓不晓得,人的心脏为啥子会发出“扑通扑通”的声音?

A:“因为心脏在跳啊,你站在地上跳几下嘛,也有声音三!”


B:”不对哦,那脉搏也在跳,咋个莫得声音喃?”


C:”我觉得心脏是想通过发出声音,来显示它自己的重要性,就跟‘大写、加粗、敲黑板’一样的套路,毕竟它一旦有问题,就严重了哦!”

……

正确答案是,这个扑通扑通的声音,是心脏里面的瓣膜发出来的!




(四个白圈圈标注的地方就是瓣膜哦!从左往右分别是三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二尖瓣)


瓣膜,这个对心脏来说非常重要的东东,长在心脏内四个主要血流通道上,控制血液不逆流,从而保证心脏正常工作。但是近些年,瓣膜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了……(被打断)


“啊?!为啥子又越来越多了?!我晓得了,肯定又是大气污染、水污染、PM2.5、我们吃的转基因……”

……

打住打住,就晓得你们又想歪了还想多了!那是因为——

1、现在的检查手段进步了、诊断水平提高了!之前很多诊断不出来的病现在都诊断得出来了,其中就有这个心脏瓣膜疾病!


 2、因为大家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了,从秦始皇到光绪的平均寿命大家知道是多少吗?是39.8岁。而现在中国70岁以上的人已经有8000万了,大家都晓得人老了器官衰弱了就容易得病,而老人的基数越大,即使是相同的患病概率,患病人数就比以前大得多了。 

 

对于有瓣膜疾病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来说,最抠脑壳的事情莫过于纠结——到底是做开胸手术换瓣膜好还是做微创手术好?

 

今天我们请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陈茂医生,来跟大家聊一聊,遇到要换心脏瓣膜的情况,开胸手术和微创手术到底该咋个选?!




开头我们说了,心脏跳动的声音是由4个瓣膜交替开合发出的声音,人这一辈子心脏要不停歇地跳动3000000000次(不要数了,9个0!)

啊~这么多个零,要是把单位变成 次/元,那该多好!


这个巨额数字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瓣膜要开合那么多次,一旦瓣膜受损,就会引发心脏瓣膜病,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我国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为2.5%~3.2%。其中超过75岁的老年人瓣膜性心脏病发病率高达13.3%。


常见的瓣膜病包括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返流、二尖瓣狭窄等,下面我们就讲讲很多人都关心的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是由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畸形,退行病变等原因,造成主动脉瓣这道门推不开,而心脏泵出的血液只能从窄小的通道里挤出去,导致心脏衰竭、全身血液供应不足,甚至影响其他器官无法正常工作。


主动脉瓣狭窄的症状:

1、乏力、胸闷气短:以前一口气上五楼,现在爬到三楼就气喘吁吁,可能是心脏功能下降的表现;

2、胸口痛:突然一哈子心窝窝儿痛得遭不住,这可能是心脏功能进一步下降了;

3、晕厥:两眼一黑突然不省人事,是心脏功能极度下降,大脑的供血不足的表现。


Q
&
A

“医生,有时候年龄大了确实也有爬楼梯累这些症状,我咋个确定到底是心脏问题引起的,还是正儿八经年龄大引起的喃?”


:其实很简单,定期做体检、有症状要去医院看医生!


由于患主动脉瓣狭窄病的有很多都是中老年人,不少人都以为胸闷、气短、容易累等初期症状,都是年龄大了引起的,还有的人觉得去医院麻烦、自己休息一下就对了,就不想去看医生,结果越拖越凶!


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华西医生又要一本正经的吓你们了,出现了明显症状不进行治疗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五年生存率仅有3%!你们自己扳起指拇儿算一下哈!




划重点,顺便继续吓你们!


对于已经出现上面那些症状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单纯使用药物是无法控制疾病的,更换瓣膜才能延长生命、缓解症状。


看懂了三,意思是有这个疾病的患者,不管你是吃的哪个开的灵丹妙药,不仅治不好病连病情都控制不到!唯一的办法就是做更换瓣膜的手术。





目前,手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外科手术,也就是开胸;第二种是微创手术。


但是至于选哪种手术方式,患者和家属开了N场辩论赛、抠烂了脑壳,也没想清楚:


A:“开胸好,手术都有好几十年了,至少稳当嘛!”


B:“微创好,开个小口口,恢复得要快些!”


C:“要我说,开胸嘛医生要看得清楚点嘛,微创那么小个洞洞,万一换错了就遭了!”


D:“据说微创高级得很,有新技术为啥子要用老技术嘛!你看你还不是用的智能手机,没看你用大哥大喃?!”

……

各位,不要再纠结了,我们听医生的要的不?


1.传统外科手术


传统外科手术换瓣是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治疗方式,需要开胸、打开心脏,直视心脏瓣膜进行手术,目前仍是治疗瓣膜疾病的一线方案。


由于手术创伤大,对于年纪过高或身体素质较差、合并其他疾病等的患者,能否承受开胸换瓣膜,需要详细评估。


2.微创手术


微创治疗方式确实年轻,是2002年出现的,全名叫: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技术(简称TAVI)。


所谓微创,就是在大腿上划一道几厘米的小口,通过导管等器械,从大腿内部的股动脉进入心脏完成瓣膜的置换。


相比传统的外科换瓣,TAVI微创手术创伤小、采用局麻、恢复更快,有研究显示,经股动脉的TAVI微创手术术后死亡率与中风致残率显著低于传统外科换瓣患者。

 

至于大家担心的TAVI这个手术成不成熟,我们查了文献发现,目前这种从股动脉进行的TAVI手术,已在全球完成手术超过35万例,并逐渐成为主动脉瓣主流的治疗方式之一。反正我们华西已经做了很多例这样的手术,目前效果都非常好。


总结


越年轻的,身体基础条件越好的,没做过心脏手术,合并症越少的,传统外科换瓣手术是优选的治疗方式。

而年龄越高的,身体条件越差的,做过多次心脏手术,情况越危重症的,TAVI手术是优选的治疗方式。


但具体手术方式选择,最终还要医生根据你瓣膜的结构、血管的条件等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关于瓣膜手术方法的选择,我们医生这次是作了客观、全面的讲解。 

啰嗦本嗦再说一点,不管你是做了外科换瓣手术还是微创换瓣手术的,术后的“保养”很重要:

运动要稳到来,不要觉得自己换了瓣膜心理年龄重启了,身体也成年轻娃儿了!


烟酒要必须戒,正常健康人接触这两样都不是啥子好事,更何况你还换了瓣膜!


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按时复查和随访!如果出现不舒服,赶紧切医院!


最后再啰嗦一句,

当你死懒不想去医院复查、被朋友劝到想喝几口酒、烟瘾犯了想抽几口的时候,

想一下,你的瓣膜为了让你每天舒舒服服地过日子,都在努力争取跳30亿次

你又有啥子理由不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喃?! 



参考文献


1. Nishimura RA, Otto CM, Bonow RO, Carabello BA, Erwin JP, Fleisher LA, Jneid H, Mack MJ, McLeod CJ, O’Gara PT, Rigolin VH, Sundt TM, Thompson A. 2017 AHA/ACC Focused Update of the 2014 AHA/ACC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alvular Heart Diseas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7;70(2):252-289.

2. Cahill TJ, Chen M, Hayashida K, Latib A, Modine T, Piazza N, Redwood S, Sondergaard L, Prendergast BD.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Eur Heart J. 2018;39(28):2625-2634.

3. Siontis GC, Praz F, Pilgrim T, Mavridis D, Verma S, Salanti G, Søndergaard L, Jüni P, Windecker S.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vs. 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for treatment of severe aortic stenosi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6;37(47):ehw225.

4. Baumgartner H, Falk V, Bax JJ, De Bonis M, Hamm C, Holm PJ, Iung B, Lancellotti P, Lansac E, Rodriguez Muñoz D, Rosenhek R, Sjögren J, Tornos Mas P, Vahanian A, Walther T, Wendler O, Windecker S, Zamorano JL, Group ESCSD. 2017 ESC/EACT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valvular heart diseas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7;38(36):2739-2791.

5. 欧袁伟翔, 李怡坚, 陈茂. 2017年ESC/EACTs与AHA/ACC心脏瓣膜疾病管理的指南解读.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7;17(11):1260-12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