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禅一味

 太阳雪茶道 2018-09-11
太阳雪の茶论
静水深流



  有人反对“茶禅一味”说,认为僧人们“吃茶去”的口语犹如俗人“吃饭去”,“喝酒去”,“旁边呆着去”!至多也只能说明僧人有饮茶嗜好,大多是些“茶痴”、“茶迷”,谈不到茶与禅的一味或沟通。
  所谓“茶禅一味”也是说茶道精神与禅学相通、相近,也并非说茶理即禅理。
  否定“茶禅一味”说的还有个重要理由,即禅宗主张“自心是佛”,外无一物而能建立。既然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也不存在,除“心识”之外,天地宇宙一切皆无,填上一个“茶”,不是与禅宗本意相悖吗?
  其实,一切宗教本来就是骗人的,真谈到教义,不必过于认真。今人所重视的是宗教外衣后面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有无可取之处。
  禅宗的有无观,强调自身领悟,即所谓“明心见性”,主张所谓的有即无,无即有,不过是劝人心胸豁达些,真靠坐禅把世上的东西和烦恼都变得没有了,那是不可能的。从这点说,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但又有节制,与禅宗变通佛教规戒相适应。所以,僧人们不只饮茶止睡,而且通过饮茶意境的创造,把禅的哲学精神与茶结合起来。
  说禅加上了茶就不是真禅,那能有几个真禅僧?本来禅宗就主张圆通的。
  不过,僧人之看待茶,还真与吃饭、睡觉不同。尤其是参与创造中国茶艺、茶道的茶僧,虽然也是嗜好,但在茶中贯彻了精神。
  皎然是和尚,爱作诗,爱饮茶,号称“诗僧”,也是心外有物之人。皎然出身于没落世族,幼年出家,专心学诗,曾作《诗式》五卷,特别推崇其十世祖谢灵运,中年参谒诸禅师,得“心地法门”。他是把禅学、诗学、儒家思想三位一体来理解的。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撒轻尘;三碗便得道,何需苦心破烦恼。”既为除昏沉睡意,更为得天地空灵之清爽。自己心神清静便是通佛之心了,饮茶为“清我神”,与坐禅的意念是相通的。故意去破除烦恼,便不是佛心了。“静心”、“自悟”是神宗主旨,皎然把这一精神贯彻到中国茶道中。
  禅宗在茶中溶进“清静”思想,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这与禅的思想是一致的。
  若按印度佛的原义,今生永不得解脱,天堂才是出路,当然饮茶也无济于事,只有干坐着等死罢了。
  饮茶可得道,在茶中“大觉大悟”得到精神寄托,所以说茶中有道。
  禅是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道家从饮茶中找一种空灵虚无的意境,儒士失意想以茶培养自己超脱一点的品质,佛道儒三家在求“静”、豁达、明朗、理智这方面在茶中一致了。但道人过于疏散,儒士终究难摆脱世态炎凉,倒是禅僧在追求静悟方面执着得多,所以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便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高度。
  有人认为宋以后《百丈清规》中有了佛教茶仪的具体程式规定从此才有“茶道”。但程式淹没了精神,便谈不上“道”了。
  红尘与佛界,只隔着一道门槛,槛内是禅心云水,槛外是滔滔浊浪。
  佛家信缘,所以这道门槛,离人很远,也就前世和今生的距离;但也离人很近,只在一呼一吸间。
  每个人,在滚滚尘浪中,都是远航的船,佛说回头是岸,可何处是你要停泊的岸?佛一定会说,世间风尘无主,莲台才是众生的归宿。难道将船只系在人间柳岸,就是执迷不悟?遍赏秋月春风,就是贪嗔欲痴?
  既然是各有各的缘法,你昼夜禅坐蒲团,一盏青灯,一方木鱼,几册经卷,潜心修行,淡泊度日。我亦可贪恋烟火,殷实人家,几间瓦房,四方小院,守着流年,幸福安康。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见修行在于心,一切源于觉性和顿悟,心中无念,烦恼皆无。不是静坐于蒲团,敛心了空,才算是参禅。须知,在吃穿住行等一切寻常时候,皆可体会禅的境界。只是这样的禅定和超脱,有几人可以做到?
  六祖惠能的偈语,真正悟得懂的,寥寥无几。但你可在参禅的过程中,摒除些许杂念,获得一点清凉。心动则万物动,于是体会到世间万般苦;心不动,则不伤,清净自在,喜乐平常。六祖并非主张红尘中的你我,放下一切,选择遁世。只希望身处世俗的人,以清淡自持,少一些执念,多一份禅心。这样,就免去一点世态浇漓,在寻常平庸的日子里,也可以和禅佛,共修一叶菩提。
  碌碌凡尘,万物有情,有情者皆有佛性,以平常心处世,也就无谓圆满。也许你只是一粒飘忽的微尘,无来无往;也许你只是一杯平淡的白开水,无色无味;但最后,都只是一方土丘,被长满绿苔的岁月,覆盖了简单的一生。


Tyxtea170228 喝茶去
心如飘絮乱弹琴 信手拈来天籁音

  许巍的《喝茶去》,听得出是一首很美的心境与意境的歌。
  可见,喝茶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活动,与精神有关,与灵魂有关。几千年来,人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茶的幽雅与清纯,沉醉了多少代人。连佛教,都与茶结缘,所谓“禅茶一味”,意思是说,没有一定修为和境界的人,是不懂茶的。
  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则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禅与茶中,都包涵有“苦静凡放”四字。一茶一禅,曲径相通。
  一“苦”。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四谛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的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亦苦。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A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二“静”。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无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但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三“凡”。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琐碎平凡的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四“放”。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十八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水秀山清,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放下一切琐碎和心事,“偷得浮生半日闲”,是多么自在的境界。演仁居士有诗最妙:“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做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
  汉唐明月宋时风,禅意的芬芳,随茶香弥散了千年。茶与禅,以如此优美婀娜的姿态沁入我们的生活,沁入我们的心脾。泡上茶,打开经书,喧嚣挡在心外,一切都将变得纯净轻盈。时间在茶中过得舒展而缓慢——仿佛,光阴在此停留,这一切的安静,都是踏实的,这光阴的老去,都是心甘情愿的。
  “十年修酒客,一世做茶人”。禅茶一味,澄净心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