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道:中国人内心永久的痛,看看茶禅一味的四种境界(上下)

 雅荷淡香 2023-05-01 发布于澳大利亚
 

精美的分割线 - 鳕鯡鮩鲒 - ,

 

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不仅促进了茶叶制茶技术的进步和茶产业的繁荣,而且在茶事实践后,茶道与佛教之间,通过对茶文化的发掘,找到了越来越多的精神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如(“静、苦、凡、放”)的四种境界。这四种境界对于处于焦虑状态,身心急需恢复平衡的我们,具有极好的启示和修炼价值。

  境界一“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将“静”作为修行的目标之一。而俗世的人们要想修行,第一步就是让自己的内心宁静下来。因为,当一个人奈何不了命运的安排,那就只能掌控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安静下来。这是茶道虔诚者的宿命。茶客绝大多数虽然不是一个出世者,甚至还有俗世的梦想,但是,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内心,只有自己静下来,世界才会平静,才会体悟到人生之道。

而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五调)(调心、调身、 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的“静”文化,无论是对呼吸的调理,还是对睡眠的料理,以及饮食的调理,都是对“静”的境界的领悟,并落实到具体的措施。(“”)文化成为禅宗的主修课,因而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此时,唯有茶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茶便成了禅者修行最好的“朋友”。

茶道与禅道虽然修行目标不同,但是,在“静”文化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境界二“苦”

茶性本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茶的苦味,主要来自于茶叶中的生物碱,其中比重最高的,便是咖啡碱。苦味重的茶,一般含有的咖啡碱比较高,同时含有其他的营养,如人参花茶,还有丰富的人参皂甙。对于要喝茶提神醒脑,或者利尿排毒的人来说,这样的茶效果是最好的。茶苦中有甘的特性,需要饮茶慢慢体验,能喝出甘味香味,所以,茶客修行可以产生苦中有乐的感觉。这种体验,可以既提神凝气,还可以提升精神境界,这也是茶与佛的不解之缘。

佛教说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通俗的说,众生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你之所以感受不到苦,或许是人生刚刚开始,没有经历而已。所谓苦,就是人生无法解开的结,无法承受的烦恼。所以说“人生是苦”!天下间无人能免也。所以,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修行的目的,就是在脱苦。

茶道与禅道虽然修行目标不同,茶客体验“苦”,更多是为了将来的“甜”,理解“苦——甜”的转化规律和道理;而佛教是脱苦。但是,在“苦”文化的理解和改变方式上,茶禅是高度默契的。

对于中国人来说,茶道是值得用一生去欣赏的(国宝),是中国人内心深处一道不敢直视的伤疤,内心永久的痛;因为在国际语境下,茶道已经成为日本的国粹。

但是,我们必须铭记,汉民族融合成长,主体意识发育的过程,也是伴随着茶产业、茶文化、茶道发育发展的过程。中国是茶道的宗主国。

茶叶从诞生之初,因为茶提神益思,就与中国的佛学禅宗组成完美的CP,成为参禅最好的陪伴者。随禅的普及盛行,尚茶之风、礼茶之风也吹进了古朴的佛堂,以茶礼佛,以茶礼客,以茶参禅。

茶被赋予更多的文化,成为汉民族精神文明进化的工具和载体,成为诗词文化的养料和灵感的源泉,成为找寻人生意义的路径。而茶的生物功效,却被置于了其次。这是茶文化开发的初心。只是到了明清时代,茶的文化,茶道逐渐衰落,茶的香气,味道,成为人们的核心追求,我们赏茶的眼里,不再有诗意;品茶的世界,不再有远方。

好,让我们继续做茶文化的抱薪者,沿着文化传承这条亘古的长途,探讨茶与禅在灵魂上还有哪些共鸣的地方,找回茶文化的(初心)。

  境界三“凡”

 坚持茶道修行的人,之前一般比较有欲望和野心,不屑于做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庭琐事。但是在遭受社会毒打之后,他们发现,人生一般有三次成长,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具有三头六臂,超人的才华和才能,不被别人所崇拜的时候。第二次是发现自己再怎么努力,奈何机遇不佳,或者才能撑不起自己的野心,只能望洋兴叹,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开始感觉在厨房的烟火气中,在落日和日出的365日(平凡)中,找到生活的精致之美,有可能发现新的崛起之路,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就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例如从平常的五颜六色的食材中,用心发掘出一道(五色菜),瞬间理解颜色与营养的关系,平淡的菜蔬与幸福的关系;从平凡琐碎的农事生活和天象观察中,去感悟24节气每个节气名之美,或描绘了天地间一景,或是阐明时令物候道理,读来让人口齿生香。

心中有了美,自然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

禅宗认为佛性是众生本来就具有的,凡和圣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悟到了它。所以说,佛在心中,自心即佛,不须向外求索。但是需要用心体验生活中的“小细节”,真诚主动,强调“各自观心,自见本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有了真诚,我心即佛。

茶道与禅道虽然修行目标不同,但是,在“凡”文化的理解上,又一次走到了一起。

境界四“放”

研习茶道的人一般都被要求,需要静心,需要“(放下)”才能习得茶道的底蕴。品茶的过程就是“放下”的过程,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放下一切琐碎和闹心的事,“偷得浮生半日闲”,是多么自在的境界。因为只有把私心杂念放下,才能进入淡雅而静的境界。饮茶可以使人放松、安逸、自在、愉悦,清空世俗之欲念,亦可使得身心自然。

有名居士赋诗描述品茶的“放”,极为精妙:“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做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


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十八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就像看大海,有人弄潮,有人嬉水,有人拾贝壳,有人高谈阔论,而我不妨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放下自己,独自欣赏着这天蓝海碧,日丽风和,月明星朗。

在2000年茶禅文化发育过程中,茶道与佛教之间的思想碰撞与文化内涵越来越多,并相互影响,共同提升境界。茶已经深入到乐学佛之人的生活,与修行达到了高度的契合,成为了禅学的最佳载体和体验工具。

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心灵共鸣,找到了越来越多的精神内涵的共通之处,一茶一禅,曲径相通,共同发育和提升了人生的四种境界。

做到每天都是安静祥和的日子,这是中国茶禅一致追求的(最高境界)。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