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计划总是完不成?“8分饱”日程计划表助你高效执行!

 个人发展精英会 2020-11-26

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纪老师,我有拖延症,有些时候我效率还行,但很多时候我的状态很差,无法专心工作,什么也不想干,我该如何提高效率?”

 “你好,人不是总高效,也不会总拖延。一天当中,人总会有状态不好的时候,问题不在于状态不好时怎么办,而在于状态好的时候是否真正利用起来并高效工作了。关注积极面,对自己好一点,发现你自己的高效时间段是正解。”

以上是我和咨询者的一问一答,但并不是某一位具体的学员或网友,而是很多人问的问题的典型代表。

其实国外早有调研显示,职场人士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也就2~3个小时,剩下的时间估计都各种开小差了。很多人对自己有要求,所以接受不了自己闲耗浪费时间,也不允许自己状态不好。

其实,状态无所谓好坏,只是有着不同的特点。把一天划分成若干时间段有助于帮你发现这些特点,这样才能做到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情。该工作工作,该玩玩,岂不美哉?

不断优化每个时间段

先看某位学员的一个例子。

小Y是某IT公司员工,他们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上午员工最迟可以10点到公司,小Y就是如此。公司中午12点开始午休,那么从10点到12点这两个小时,就是一个时间段,我们分析一下这个时间段内六个元素的特点。

当我们界定了这样一个时间段并分析了它的特点之后,再对小Y的工作任务稍做分类就会发现,在这个时间段里有些工作比较适合做,有些则不适合,而且还能发现一些优化和提高这个时间段效率的具体措施。

例如,这个时间段内干扰较多,不适合做需要深度思考和高效产出的事情。

若小Y 的手头工作已经完成,就可以主动发起对自己有利的会议和讨论,并主动和领导汇报,这样就可以从被打搅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使自己专注的时间比例提高。

搬家之前,我们三口人和父母住一起,家里有老人有孩子没法工作,我就去周边的社区图书馆。图书馆有固定的开放时间, 每次上网需要先手机验证,图书馆里的其他人偶尔也会和我聊天, 这段时间的工作就会受各种影响。

搬家之后就不同了,孩子正好上了幼儿园,我就在家里工作,不用再跑了,省了不少气力时间, 打扰也少很多。

我的写字台在起居室里,上午没阳光,写字台上的东西也比较多,老婆也常常会用,我就在有阳光的卧室新添了一张桌子,什么也不摆,仅有纸笔供我构思使用。起居室的写字台上我还特意弄了双显示器,在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开全屏写作,在另一台显示器上查资料,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自己分心。

光这样我还嫌不够,上午 9:00—11:00这段时间我还给自己新添了喝绿茶的习惯。泡杯茶,舒舒服服地写书,心情很舒畅。

细心的你可能已经发现,通过这些努力,我基本控制住了前面提到的时间段内六大要素。当六大要素变得极其稳定,这个时间段的控制权几乎全部掌握在我手中时,我就可以专注高效地进行工作产出了。

接下来,也许我还应该把手机调静音,让我的座椅更舒适些,提前准备好上午加餐的食品,定点加餐,其他各种零食统统藏起来,喷点精油让屋子里的气味闻起来更怡人……

时间:9:00—11:00

地点:家

物品:双书桌,双显示器

环境:洒满阳光新书桌,除了纸笔一件东西也没有,专心致志。

他人:不再受孩子和父母影响,不再受图书馆里的人影响,我老婆在家工作时我们也可以分开屋子。

身心状态:8点左右我基本都会小憩一下(因为我4点起床),9点时精力充沛, 一杯绿茶让我心情愉悦。

用清单整理碎片

我是从2012年年底开始尝试4点起床的。在最开始的那段时间,起来之后经常会有种无所事事的感觉。

其实并非是没有事情可做,早起后是要逐渐进入状态的,开始时并不是那么清醒,很多时候想不起该做些什么,耗着耗着时间就过去了。

我觉得这样不行,于是我尝试把起床之后要做的事情列出清单,并且按顺序排好,然后按照单子上的事情做,碰到不合理的地方再调整。

有了这张单子效率高多了,我也不用费力思考做什么,按部就班地执行即可。

现在,我早上第一个时间段(4:00—5:30)的做事步骤是这样的。

你看,事情蛮多蛮碎的是不是?但列出来就不怕了。

起床后到签到前是一系列让自己清醒起来的事情。用手机签到后再看看天气,然后边听学习资料边锻炼身体,锻炼完毕,开始安排当天的工作,之后再把其中一些简单琐碎的事情干掉。

后来我发现,列步骤这个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早起后,一天中的每个时间段都可以编排成步骤、变成程序,这样会省心很多。于是我开始逐渐编制一天中的每个时间段,以下是我第二个时间段(5:30—7:30)的步骤。

做早餐

6:00 叫老婆起床一起吃早餐

洗碗

6:30 叫孩子起床,放早间音乐收拾屋子,还原物品

叠被子铺床开窗通风换气收拾垃圾

烧水

偶尔晨便

这段时间我需要和老婆配合,她负责陪孩子起床、洗漱、穿衣服、去幼儿园,我负责供应早餐、收拾屋子,直到把她们送走,我也基本把屋子收拾整齐了。按照这个单子做,两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相当充实也相当开心。


怎么样,一段一段地编排起来,再多再碎的事情也不怕了吧?那么请开始列你的时间段步骤清单吧。

界限、八分饱与仪式感

记得我上小学时,下午3点多放学,学校安排了课外班,学生可以参加兴趣小组,也可以在学校写作业。

没过多久,各个主科的老师就霸道地把这段时间用来讲课赶进度,兴趣小组也就废止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上面”有规定,课外班要“专时专用”,不允许用来上正课,于是兴趣小组又重新“开张”。我当时参加了象棋和地理兴趣小组,玩得很开心,非常感激这个“专时专用”。

现在不少人呢,在工作的时候常惦记着自己私人的事情,在家里的休闲时光却对工作念念不忘,结果总是无法活在当下,总是心不在焉,总是觉得有事情没干。

他们没能做到专时专用,就像那些老师一味地赶课,让所谓“要紧”的事情渗透在一天的全部时间里。

这些人缺少的是界限。把一天划分出时间段,其实也就帮你划出了界限。每个时间段之间彼此隔开,这个时间段的事情就在这个时间段解决,决不拖到下个时间段。

这并不是减少了碎片,而是让一天的混乱变得有层次、有秩序,让我们能专注于每个时间段内有限的、能hold住的碎片,这叫作碎片化专注。

这种专注需要清晰的界限。

要想做到这点,你就不能把一个时间段安排得太满,而是要八分饱,这样才能做到轻松地把这一时间段的事情在这一时间段搞定,不然,就会陷入事情没做完导致的各种纠结里了。

我的第三个时间段(7:30—9:00)用来休息和调整状态,经常8:30 前就完成该做的事情了,剩下的时间我就随意干点自己想干的, 当放松也好,当奖励也好。

别总想着把自己一天的每时每刻都塞满,首先你塞不满,其次塞满了你也做不到,不轻松,没必要。

状态很重要,不同的时间段人的状态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切换”状态。切换可以用一些仪式性的动作来完成,它标志着上一个时间段结束,新的时间段开始。

比如,早上5:30我的电脑闹钟会响起,提醒我该去做早餐了。我呢,关掉闹钟、合上电脑、走进厨房,这三个动作就是种仪式,及时帮助我摆脱对前一个时间段的恋恋不舍,迅速进入新状态。再比如我每次9:00开始写作前,都要泡上一杯茶,这也是个仪式,让我享受新开始。

仪式其实就是在帮你划清界限。想想看,人们为什么要过新年呢?其实那天和其他日子没什么区别,但就是这“辞旧迎新”的感觉,让人的状态好起来,憧憬并积极地面对未来。

请理解规划时间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份时间段清单需要你不断改进。

小结

核心要点:不要忘记,你的任务是建构一个属于你的时间段清单,并用它来安排你每天的事情。

1.明确你要做的事。

2.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放入你规划好的时间段中。

3.列出每个时间段的动作清单。

 · end ·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作者介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