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修辞中“别称”的特点与用法

 夜黑心明 2018-09-11

别称的使用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手段 其特点有三:

1 、别称和本称所表达的是同一事物;

2 、别称有固定的词汇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词义;

3 、别称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得文字典雅 增添文采。

形式上 别称与借代 借喻 颇为相似 然而他们是有区别的。

别称与借代的区别在于 二者虽然都是艺术换名 但是 借代是借体与本体是不同的两个事物 只是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已 借代的作用主要是使得事物的特点突出 形象鲜明 唤起读者的联想

别称与借喻的区别在于 借喻是喻体与本体之间具有相似性 但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事物 喻体是作者自己选的 他没有形成与本体用词相同的词义

借喻的作用主要是在于比方说明 诱发读者的联想 使得本体表达更加清晰 更加具有生动性

此外 不少别称是概括典故而成的 但 别称与用典有不一样

用典时候 遣词造句有作者自由安排 而别称则是有着固定的词语 用典时候 取义的角度也是由作者自己定的 而别称是具有稳定词义的

用典的作用在于 言约而意丰 而别称的作用在于使语言典雅 增添文采

我们来看一个实例:

李贺的 南园之六

勋章琢句老雕虫 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 文章何处哭秋风

这是诗人自己的感叹 这里 雕虫是做赋弄文的别称

哭秋风 是悲秋 战国时期楚国宋玉 能赋悲秋著名 诗人用了此典

玉弓 是明喻

别称是诗词修辞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修辞手段 那么使用别称用该注意些什么呢

别称的使用切忌不合事理 也忌讳生造难解 因为别称是已经形成的 固定的词汇 不可生造之 再有忌讳失去原意

这里有两个例子

先来看 刘禹锡的使用别称的错误

刘禹锡在送卢处士归嵩山别业一首里面有这样两句 药炉烧姹女 酒瓮贮贤人

道家所炼丹汞为姹女 浊酒别称 贤人

然而在字面上 炉烧 瓮贮 就显得不合理了

李商隐 有句敢云堪恸哭 未免怨洪炉

洪炉 是天的别称 虽有出处 但是难解

这样的别称用法 不宜效仿

对于别称的掌握 大家要用心去记住 就像记住词语一样 慢慢就会熟悉的 比如 玉楼 银海 是非常工稳的工对 而且还是双肩 眼睛 的别称

那么 在今后描写双肩 眼睛 用玉楼 银海 岂不是更增加了文采了么

今天我们开始讲 诗词的修辞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是诗词表达完美 完整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

诗词的艺术功能 在意表达和抒发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 并且感染或影响读者或者听众

所以诗词要求语言精练 音响和美 要尽可能的表达效果 以引起读者或者听众的共鸣

因此 诗人在创作时候要特别注意修辞

在各种修辞格中 如 对仗 近体诗和词是规定要用的 咱们前面已经讲过了 而 拟人 反复 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而 示现 回环 顶针 诗词用的比较少 在诗词里面 运用较多的 是 比喻 夸饰 炼字 借代等

比较难以掌握可是诗人又必须要掌握的还有 别称 双关 互文 用典 移就 移情 通感 等

我们将对这些修辞 来进一步讲解 已达到大家都掌握的目的

修辞的类属有时候诗交叉重叠的 比如 李白的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里 青丝 是明喻 雪是暗喻 而朝如青丝暮成雪 又是夸张

所以 一首诗词里面修辞格是多种运用在一起的 目的是更完美的更完整的表达效果

我们所讲的修辞格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所具有的主要属性而划分的

我们先来看比喻 这个修辞格

作者描写事物或者讲述道理时候 使用某个别的具有相似点的事物来做比方 从而把事物描述的更加形象 更加鲜明 把道理阐述的更加清楚 这种修辞叫做比喻

比喻的主要作用是在于使得语言形象化 凭借作者的联想 引起读者的想象 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比喻是诗歌自 诗经 以来所用的三大创作方法 赋比兴 之一

没有哪位诗人不是擅长比喻的 一般说来 说理散文中的比喻 是用来说明道理的 道理说明清楚后 比喻就没有其他作用了

但 诗歌里面的比喻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诗歌里面的比喻 它成为诗歌里面的形象 是诗歌的组成部分 有很多诗歌里面的比喻不仅是一处

修辞学上 将被比喻的此物叫本体 用作比方的彼物叫喻体 联系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词叫 喻词

比如 少年像太阳 本体是少年 喻体是太阳 喻词 是像

根据比喻词的不通情况 比喻又分为 明喻 暗喻 借喻 三种

我们先来看 明喻

明喻也称为 直喻 其特点是本体喻体都出现 通常用 如 犹 似 像 等作为喻词 有时喻词被省略 但意念上是存在的

比如 曹操的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这里是先说了喻体 后说了本体

明喻的喻词有时可以不出现 喻体一般放在本体后 有时为了突出 强调喻体 也有倒装之用

暗喻 也叫隐喻 他的特点是直接把本体说成是喻体 通常是用 是 乃 既 成为 为 变为 等做喻词

从字面上看它是一个判断句 实际是一个比喻 公式可以理解为 甲是乙 甲是本体 乙是喻体

诗歌里面的暗喻 喻词也是往往被省略但在作者的意念里面是存在的

来看个实例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是杜甫的

那么 这首是暗喻 墨暗喻黑云 珠暗喻白雨 这样 云浓雨大 的景象就出来了

再来看 辛弃疾的 旧恨春江流不尽 新恨云山千迭

这句 若是看成明喻 就淡了 暗喻是 旧痕是春江流不尽 新恨是云山千迭 这样就更加深刻了

借喻

不说出本体或者不在本句说 也不用喻词 只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该出现的地方 这种修辞 叫借喻

公式可以理解为 不说甲 只说乙 甲是本体 乙是喻体

诗歌里面 借喻是常用的 非常重要的修辞格 如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全诗是打个比方 来说明读书的快乐 只有不断的吸取新营养 才能心领神会 以自己已经明了的事理 与真理至道而合 而这是快乐的

鉴 是镜子 渠 这里是指方塘 借喻心情

再来看一首 总是被误解的名篇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别面看 是写踏青的情景 实际不然

这是一首比体诗 是一个典型的借喻 是写的学习孔孟之道而有了心得的喜悦

有的时候 诗人造比喻句 把喻体和本体错乱安排 显得结构别致 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通常 人们把美人的眼睛比作水波 眉毛比作山峰 所以是 眼波 眉峰

而此词的创作方法是反过来说的 水是眼泪横流 山是愁眉攒聚 造成两个暗喻 旨在 借景寓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