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circRNA估计小伙伴们并不陌生吧。自2014年起,circRNA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星星,备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现已到了炙手可热的地步,成为非编码RNA界的研究新宠。细数近几年来circRNA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情况,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一飞冲天。纵观circRNA 研究领域的大军,大概可以分成3大主流。 (a)circRNA 作为miRNA sponge; (b)circRNA与蛋白结合; (c)circRNA翻译成蛋白;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这3大主流和相应的研究思路吧。 数据来自:国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类是以miRNA sponge为代表的,circRNA与miRNA 的相互作用是目前报道得最多的circRNA的功能模型,从近几年国自然中circRNA的获批中可以看出,获批的大多项目也是往miRNA sponge方向研究的,而最早提出miRNA sponge功能模型的是Max Delbruck柏林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RajewskyNikolaus教授。 Rajewsky Nikolaus教授 此主流的研究套路大概如下:
相关文章: 第二类以蛋白结合(protein binding)为代表,即是circRNA与蛋白结合(常见于RNA结合蛋白RBP,不过也有其它类型蛋白),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Burton B Yang教授是此研究方向的佼佼者。 代表文章1:A Circular RNA Binds To and Activates AKT Phosphorylation and Nuclear Localization Reducing Apoptosis and Enhancing Cardiac Repair.Theranostics 2017 ;7(16) 代表文章2:The Circular RNA Interacts with STAT3, Increasing Its Nuclear Translocation and Wound Repair by Modulating Dnmt3a and miR-17 Function.Mol. Ther. 2017 Sep 06 ;25(9) 代表文章3:A circular RNA promotes tumorigenesis by inducing c-myc nuclear translocation. Cell Death Differ. 2017 09 ;24(9) 此主流的研究套路大概如下:
第三类是以circRNA翻译有功能性蛋白为代表的,目前关于此类的研究比较新颖,报道的文章还不是很多,国际上关于circRNA翻译的paper共有5篇,其中两篇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张弩副教授发表的。 此主流的研究套路大概如下:
案例文章1: Circ-ZNF609 Is a Circular RNA that Can Be Translated and Functions in Myogenesis.Mol Cell. 2017 Apr 6; 66(1): 22–37.e9.案例文章2: Novel Role of FBXW7 Circular RNA in Repressing Glioma Tumorigenesis.J. Natl. Cancer Inst. 2018 Mar 01 ;11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