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解中医(5)之 中医的逻辑

 中医知识圈 2018-09-11
很多人不相信中医,其一个主要观点是:中医是一种经验总结,没有逻辑。大凡人类在认识自然和自身的时候,都是从现象开始,疾病是一种现象。通过各种现象找到理论根据,然后证明这个理论,再用理论来解释现象,如果这个理论能解释所有本领域的现象,那应该是正确的。当发现有现象不能解释时,那这个理论就需要发展或者改变。
  中西医都一样,都是通过现象来慢慢认识疾病的,但认识的手段不同。从中西医的理论解释疾病的原因来看,中医更能解释疾病现象。西医从外因解释疾病,中医则主要从内因解释,但中医同样重视外因,否则中医就不会有“外邪”的概念。西医的逻辑的线性的,所以很多现象无法解释。中医的逻辑是网状的,也就是复合控制逻辑。中医的脏腑经络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资助与反资助的功能,这也是中医整体思维的一个过程。如果一个人身体有很多疾病,那么西医要单独一个一个去治疗,而中医却是综合治疗,因为疾病之间是相关的。
  当一个脏腑出了问题,中医会根据阴阳五行的关系,考虑这个脏腑会影响到哪些脏腑经络,从而确定治疗方案。“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这样考虑和辨证的,所以所中医治本也就在这里。
  例如:患者说自己手足不灵活,而且沉重。中医首先考虑的是外邪侵袭还是内因制造的。如果排除外邪,那就考虑“脾主四肢”,脾有问题,是脾本身的问题,还是其他脏腑造成的,这也需要辨证和分析,如肝郁,阳气不生,湿气困脾,会让四肢不灵活,甚至手脚冰冷。如果阳虚,水湿上泛,造成脾气脾阳虚,同样会手足不利。
  这种复合控制逻辑要在临床实践中慢慢体会和运用,才会有所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