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见有父母抱怨,如果我家儿子(女儿)学习不好,我就让他去学门技术。 我为这样的话偷笑,难道技术活就不需要学习,难道技术活就会更简单吗?就比如这教育。 对,其实,教育就是一项实打实的技术活。 一个细节不注意,孩子的未来,成也在它,败也在它。 至于你信不信,咱们先来讲几个故事听一听: 故事一张华的童年很幸福,他一直被呵护和溺爱中,直到父母突然辞世让她措手不及,从小的优越生活让他吃不了苦,遭不了罪,也受不了别人的白眼。结果,年逾40,孤家寡人一个。 故事二高敏在农村一路考入了名牌大学,毕业后她留在名企工作,可迫于压力,她一再和父母商量要回老家,以她的能力和积攒下的资金,回家做点什么都能成功。 可父母出于面子问题,不但拒绝了她的想法,还以死相逼。 结果高敏在父母的期待中跟一个公务员结了婚,婚后当起全职太太,不消两年,她丈夫在外有了情况,她开始从轻度抑郁转向重度,父母还劝解她为了家庭委曲求全,最终在她一再透露负面极端思想后,父母才开始反思。 故事三要说有钱,晓华的父母在当地可谓家喻户晓,作为首个房地产大户,晓华从小就呼风唤雨,大学随便念完,她不愿意工作在爸爸的公司,声称要独立创业,于是,她利用爸爸的声誉到处“做生意”。 最终,她因为偷税漏税出了事情。 故事四周老师是一名普通的镇里的小学教师,为了教育儿子,他呕心沥血,起早贪黑,他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儿子出人头地,不像自己一样受别人的窝囊气。 结果,他的努力获得了成功,儿子作为全省的文科状元被名牌大学录取。毕业后成为知名记者。为人善良的周老师,就爱替人伸张正义,结果一有人受了委屈他就致电儿子,时间一久,儿子压力山大,毕竟自己能力有限啊,可父亲却丝毫不考虑他的处境,这让儿子一度不敢接听老家的电话。 通过以上四个故事,我们看得出,他们虽然出身不同,但结果却都不幸福。是什么造成了这些不幸和悲剧的发生?归根结底和家长的不懂教育有关。 1. 溺爱孩子,包办孩子的一切饮食起居。剪掉了孩子的“翅膀”,却忘了,他早晚要独自面对“悬崖”、 2. 孩子不懂事,有父母教育,家长不懂事,谁来教育。要知道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意识、决定和生活方式。凭什么为了父母的一己之私就“出卖”自己,过被迫的生活?如此父母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利用孩子的努力,不断膨胀自己的欲望。 3. 有钱真的能使鬼推磨,可鬼会听你的话吗?它帮你推磨的同时,也会有相应的要求吧? 这些我不懂,但一心挣钱,不关心孩子,任其发展的父母,实在值得我们的讨伐,不管有钱没钱,道德教育,也就是根基教育绝对是重中之重。 4. 利用孩子获得自尊的活法实在可圈可点。记住,孩子是你生的养的,但他归根结底不是你的。这话听起来让他心寒,可却是不争的现实。 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儿女他们身在外,心却不能和父母相连接,那他们的灵魂又将各处安放。 所以,为了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从我做起,从教育这门大课学起,既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安心。 |
|
来自: 枫叶c27j27qmqc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