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大的发展历程

 教技1601白少雄 2018-09-11
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国家教委和中央广播事业局的推动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1979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正式开学授课,从此,我国广播电视卫星教育蓬勃兴起,成为中国开放与远程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
​历程及重大事件:
​第一个阶段从78年创办、79年正式开学一直到80年代末,这个阶段叫学历补偿教育,当时的对象是在职职工、学校教师和城市青年,最早的时候,也包括农民青年。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农民青年只是有限的部分,主要还是城市青年。当时的教育目的,是为文革中耽误的青年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文革时期,我们一大批适龄人口失去了学习的机会。经过10年的发展,到1989年,电大累计的学历教育毕业101万人,占到当时的10年期间全国各类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生的17%,最高的年份达到37%。这是第一个阶段的基本情况。
​第二个阶段的基本情况是从80年代末到20世纪末,这个时期电大的主要任务,是探索了多种形式、多途径地办学。探索了多少形式呢?先后有成人专科教育,就是通过全国的成人高考(Q吧)录取的,然后有普通专科,就是现在的高职高专,有注册视听生、中专教育、电视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农村实用技术教育等。除了第一个阶段已经采用的广播电视手段以外,先后发展了录音、录像、光盘、多媒体和网络。这是第二个阶段的基本情况。
​第三个阶段的基本情况是99年到07年,这个阶段对于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来说,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实施了教育部领导交给电大的任务,就是中央电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试点项目。经过8年的运行,到07年的时候,电大在校生人数达到222万人,这是开放教育的。占到全国在校生的8%,年招生量相当于远程教育的2/3,和全国各类高等教育的1/8,在这个阶段,电大除了招生规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办学理念、思想观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管理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我会讲到。在这个期间,电大先后组织了教育部交给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这个计划不像普通高校,培养一个学生把他送下去,而是农村的农民,他们来学习,因此他们不存在下得去还是下不去的问题,只是说留得住、用得上的问题。另外,这个期间,电大还先后举办了面向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面向残疾人的残疾教育和面向部队士官的远程教育等等。这张图告诉大家的是,电大30年在校生的变化,从这张图可以看出,电大在校生规模的巨大发展有两个高速增长期,第一个是从建校到86年持续增长,第二个时期就是从99年到现在,在这之间,电大经过了13年的政党整理时期。2007年是小平同志批示创建电大30周年,因此1月31号教育部组织召开了纪念小平同志批示创建电大30周年暨推进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座谈会,由周济部长主持,陈至立同志做了重要讲话,说广播电视大学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已经成为推进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我想他对电大的鼓励,更多的是对远程教育在线的鼓励,对终身教育在线的鼓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