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缅甸珠饰未来的发展预估——我们该买还是卖

 睫毛上的风尘 2018-09-11

        昨日朱晓丽博士在朋友圈说: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十年二十年,缅甸会像我们回购海外古董一样回购他们被我们买走的珠子。

        我是这样理解的:就珠子目前本身的古董收藏等级来说,在中国,珠子是被排在青铜、字画、瓷器之后的杂项里面的一个小分类里面,毕竟华夏文明几千年历史,地大物博的疆土允许先辈们通过各种材质、方式方法、各种物件给我们传递这他们对于美和对于艺术的认知,珠子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分类。

        但是在缅甸的历史进程中就不一样了,缅甸人喜欢用石质的材料(包括玛瑙、玉髓、翡翠、宝石、地方玉、贝类等等)去制作一些小体积的动物或者有一定形状的壁、环、珠子之类,可能是因为局限于材料的原因,他们很少使用金属材质去制作艺术品(金银饰也有),所以说这些石质的珠饰之于他们缅甸就好比青铜器之于我们中国一样重要。

        由于缅甸各个时期一直在制作这些珠饰,而且每个时期的工艺材质等等都有每个时期的特征,那么这些珠饰必然会成为以后他们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和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佐证,等到他们经济上来了,考古研究细分到具体的每朝每代并且都有对应的标准器的时候,我们手里的这些珠饰必将成为他们本土国炙手可热的宝贝。

        所以大家明白为什么昂山素季在访华这么国际性大事件上面要带着的蚀花老虎了吧,可以说珠饰类在他们国家就是国宝;那么等他们物质充裕了,要发展精神生活后,这些凝聚了他们两千五百多年前祖先的艺术和审美的东西是不是他们迫切需要找回的东西呢?

       不管出于文化保护还是爱国情怀,物件始终是流动的,我们只是物件的一个暂时保管人。就好比我们大举回购当年被列强巧取豪夺走的古董文物一样,又好比天珠之前被藏族人卖出现在又大量回收一样,代表地方族群文化的物件总归是文化大于收藏,等到缅甸人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后,你是否已经准备好做那个时代的受益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