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为何放弃扶苏,改帮胡亥?新出土的竹简说明司马迁的过错秦始皇有许多的儿子,然而他的长子扶苏最有贤名,也最被天下人认同,但是在沙丘政变中,他却死在了赵高和李斯的合谋之下,并且拥立了平庸的胡亥为天子,李斯是秦朝的丞相,他的识人用人眼光自然不俗,为秦朝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并且立下了功劳,那么,聪慧的李斯为何放弃复苏改立胡亥呢?新出土的竹简,能够说明司马迁的一些过错,接下来随小编一起去看一下吧。 一直以来史记似乎都是记载我们历史的正统史书,揭开了不少的谜团,李斯与扶苏政见不合,一旦扶苏继位,必然不会重用李斯,而根据秦朝的一些传统,被罢黜的丞相下场都不是很好,这似乎就是赵高和李斯合谋的契机,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首先因为史记,所以人们对于沙丘政变中扶苏之死深信不疑,但是实际中沙丘政变,却有非常多的疑点。 首先第一点就是按照秦朝的制度,在秦始皇书写遗诏的时候,旁边应该有御史大夫,而赵高是负责管理车马的,即便是秦始皇非常宠信赵高,让他在身边伺候书写遗诏,那也不至于只有这一个人,而李斯也不至于是局外人,但是实际上,胡亥继位对于李斯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因为李斯的女儿也嫁给了秦始皇的儿子,如果非要如此的话,那他立自己的女婿岂不是更好吗? 第二点就是扶苏是民间的众望所归,但是在秦始皇看来,扶苏并不具备一个当权者所拥有的果敢与决断,所以派他去监军,很多人都认为扶苏掌管秦朝30万军队,这是父亲对他的一种信任,其实并不然,熟读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在春秋以及战国时期,太子位高权重,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们是不负责掌握兵马的。 还有一点就是新鲜出土的竹简了,在09年的时候出土了西汉竹简赵正书,里面详细而又明确的记载了秦始皇的继承人就是公子胡亥,赵正书的立场其实很明确,就是反对秦国,拥立汉朝,如果胡亥真是篡位登基,这么大的一个污点,赵正书里不可能没有写到,而且秦始皇的出巡的时候将弱冠之年的胡亥带在身边,应该不是带他游山玩水,而是有意将他培养的。 而李斯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为秦始皇马首是瞻,秦始皇说什么李斯就做什么,他对自己来之不易的政治生涯是十分珍惜的,生怕自己因为一点小过失而丢掉了官位,所以秦始皇在想立胡亥为太子的时候,李斯很快便提出了新的主张,这在赵正书中有记载,在会稽石刻上也有同样的内容,所以说史书并不完全都是正确的,新出土的竹简就能证明司马迁的过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