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秦代的灭亡太过迅速了,这边秦始皇刚死,胡亥刚登基,那面陈胜吴广在同一年马上起义。三年时间山东诸侯并起,把秦代彻底推翻了,这个速度简直比秦始皇统一天下还要快。 很多人都说秦代的灭亡,倒霉就倒霉在赵高身上。 本来秦始皇在沙丘的时候得了暴病,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死了,跟丞相李斯都交代了:我死之后赶快派人把扶苏从边境召回来,扶苏是我大儿子,虽然跟我有些思想不太一样,但是当皇帝还是没问题的。 如果扶苏当了皇帝,也可能秦代没有那么快灭亡。而就是因为赵高起了小心思,赵高跟李斯商量,假传圣旨不立扶苏,而立了随驾的秦始皇小儿子胡亥,结果把偌大一个秦朝给搞得崩溃掉了。 司马迁的史记对这段历史描写的是非常详细的,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离秦朝灭亡也就几十年的时间,还有很多人都活着可以佐证,所以历来对于这一段历史没有太多人质疑。 只不过几年前,北京大学从海外买回来的一些文物,这些文物主要是当年出土的一些古书,都是拿竹简写成的,其中有一册书就颠覆了刚才我们说的这段历史。 这册书现在已经被确认了,肯定是成书于西汉早期,可能比司马迁还要早一些,这册书名字就叫做《赵正书》。 赵正是谁?赵正就是嬴政。因为秦国是嬴姓赵氏,所以秦始皇可以被称为嬴政,也可以被称为赵正,这册书讲的就是秦始皇临死时候的安排。 据这册《赵正书》记载,秦始皇在巡游天下的时候得了重病,将死的时候,他把李斯、冯去疾都招了过来。当然不会招赵高了,赵高就是一个太监。 秦始皇就跟李斯商量说我死之后,还是想立小儿子胡亥,我不想立扶苏。因为扶苏在很多政治观点上跟我不一样,你看我统一天下之后,我要搞郡县制、搞中央集权扶苏不愿意,他想恢复古义。 所以还是立我的小儿子,虽然他年龄小,但是丞相李斯你可以在旁边辅佐,你辅佐辅佐我的小儿子,把我们一起的政治理念给推行下去,然后秦始皇就黯然去世了。后来李斯和冯去疾就根据秦始皇的遗命,立了胡亥为秦二世。 也就是说根据《赵政书》的记载根本就不存在篡位夺权这个过程,立胡亥而不立扶苏是秦始皇的意思,根本就不是赵高的阴谋。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说法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赵高当时说实在的,也就是一个太监,而且他这个太监和后世那个权倾天下的太监不一样。 那个时候他哪有什么权利?就凭这样一个小太监,三言两语之间就能说服李斯,说服当世最聪明的人违背秦始皇的遗命不立扶苏而立胡亥吗?他有这个胆量吗? 而《赵正书》给我们提供的思路就是,立胡亥完全是秦始皇个人的意愿。那么当然后来秦朝的灭亡,也就是秦始皇自己做出的决定,而不是别人违背他意愿产生的突发事件。 当然很有可能司马迁在编撰史记的时候,也看到了这本存世的《赵正书》,只不过司马迁没有采信这种说法,而使用了自己的说法而已。 那么立胡亥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意见呢?这还有待于学术界的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