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授衔仪式,给很多我军优秀的将领授予了应有的荣誉,并奠定了我军十大元帅之名。不过在这场仪式举办的33年之后,时任国家领导人的小平同志,以及众多中央的首长们,都认为继续沿用过去旧的军衔制度已经不适当了,必须要有所改变才可以。这样不仅有利于让解放军更加的正规化,同时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而且重要的是,因为过去在旧的军衔评定制度下,很多杰出的指战员都没能得到正当的评价,因此新的授衔制度的出现,也是一次重新改正的机会,其中就有一位曾经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中被定为大校的军人,在33年之后的1988年重新评为上将,如此巨大的变动难道有什么隐秘吗? 此人名叫万海峰,在河南的一个小村子中长大的,1920年生人的他自幼贫苦而且命运坎坷,母亲在他仅有三岁的时候就撒手人寰,身患残疾行动不便的父亲只能再次扛起养活全家的重任,可是只能做点简单劳动力的父亲注定没法带回来太多钱,因此从小万海峰就深刻的体会到了要早成家的道理。而他还有两个年长几岁的亲姐姐,都因为家里困顿,成为了别人家的童养媳,而他自己也成为了一个放牛娃。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童年经历,使得他有了超乎同龄人想象的忍耐力和沉稳。 当他转眼到了16岁快要成人的那一年,土地革命的烈火终于燃烧到了他所在的小村子,红军打出的标语深深的扎在他的心中,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让他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人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原来世界是可以被改变的,只要跟着红军、跟着共产党一直走下去,就可以让众人平等,再也不用过苦日子。这个想法在还没有成年的万海峰心中再也挥之不去,成为了激励他一生奋斗的终极目标。 在进步思想的推动下,他申请报名参加红军,可是一个才十几岁的娃娃想跟着部队征战是很难让人信服的,或许是被万海峰的热情和执着所感动,他最终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跟着部队四处征战,随着战斗经验的丰富,他的年龄也在不断增长,终于到了1945年的时候,成为了一名有着丰富指挥作战经验的副团长。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红军战士出身的他因为丰富的经验,成为了师部的参谋长并最终升到了副师长。并且在抗美援朝爆发之后自告奋勇去前线指挥战斗,贯彻了自己必胜的信念。 但就是这样一位戎马一生的杰出指战员,却在1955年只被授予了大校的军衔,虽然他本人对于肩膀上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并不在意,在和平时期他依旧奋战在祖国所需要他的地方,无怨无悔的奉献自己的热情和力量。因此在1988年的授衔仪式上,他获得了解放军上将军衔,这样的结局才令人信服,而老将军今年已经是98岁的高龄,让我们祝愿老将军永远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