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挂马头,卖驴肉

 汐钰文艺范 2018-09-11
我家小区外有家卖驴肉火烧的,很便宜。我想着三国大将张郃(河间人)常吃这玩意儿。其间,曾问:为何要剁碎?店主说这是老规矩,都这么卖。

  后来有次在高速路休息区,见到两家店,不都那么卖:一家是剁得细碎,另一家切薄片,切片的贵。问怎么不剁碎,卖者瞥了一眼说:我这是正宗驴肉,你问他敢切片吗?听锣听音,听话听声。但我还是不大明白,正宗驴肉与否和切片、剁碎是什么关系。前一阵,电视点名曝光某府县驴肉做假,小区外那家驴肉火烧馆立刻消失。这下我明白了:这些年,我大概没吃着驴肉,而是吃了一肚子马肉骡子肉或猪肉,还有各种色素调味品。俗话讲,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当然,说到底还是怨自己,谁叫你图便宜。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龙肉没人吃过,驴肉就被推为人间最好吃的肉。中国北方很多地方美食中,驴肉火烧是极有名的,某府县驴肉火烧又是其中佼佼者。追根溯源,不论唐宋,单说清末,就有若干宫内烹饪高手回归故里做驴肉火烧生意,可谓传承有序、声名四扬,为后人创出一块金字招牌。按说有前人留下聚宝盆,只要秉持传统,诚信做事,必将代代受益。然而就偏有人不珍惜,用马肉骡肉猪肉冒充驴肉。结果如何?到如今媒体曝光,金牌被污,名声受损,最终伤了声誉,悔之晚矣。

  “挂驴头,卖马肉”,是一些文章对此次事情的评说。很显然,这是从“挂羊头,卖狗肉”那句话延伸过来的。这里讥讽的是一个现象,即名不符实。说一套,做一套,外面一套,内里又一套。不光做生意,包括为人处世,言行不一、表里不一,都是犯大忌的。

  放下由事及理的形而上升华暂且不说,只说以马肉冒充驴肉,我就感觉有些不公。难到马肉就那么不值钱,需要顶着驴头去卖?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战乱不断,张郃为袁绍部将时,一次攻打公孙瓒被困,无奈只好令士兵杀马充饥,事后便觉得马肉好吃,于是军中每有老马伤马不能再战,便杀了让人煮来一尝,久之,就对马肉格外喜爱。而此时征战中淘汰马甚多,流入民间,一时马肉馆红火。官渡之战后,张郃归顺曹操,途经故里,进一马肉馆。吃罢感觉味道不一样,问这是何肉,店主指着墙上的马头曰马肉。张郃追问再三,店主只好道出实情:新近有令,为鼓励耕田,不许杀马,只好用驴肉充之。张郃笑道:汝乃挂马头卖驴肉也。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岁月在更替,认知有演变。原先都说细粮好,现在下馆子要吃粗粮;早先见人胖说富态,现今见瘦人说长寿;前年还说一孩好,如今就提倡生二胎;曾几何时扫黄,众小姐无颜抬头,不多时转身变小三儿堂皇过市……

  故此,马骡牛羊猪狗驴肉,谁也别说自己这身膘肉骨头肚子大肠总能独占潮头。能否变成美食,关键还在人的新发现新做法。做不好,五香驴肉能做出燎驴头味儿;做好了,伏枥老骥能做出龙肉香肴,如此岂不正是“龙马精神”的发扬光大?

  我劝诸君莫泄气,与其用马肉冒充驴肉,咱不如干脆就挂上马头做马肉,创一个马肉火烧新品种。说不定哪天就超越驴肉,供不应求,情急之下,个别人甚至会干出“挂马头,卖驴肉”的事来。你信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