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们只会讥笑傻问题,不会讥笑问问题的你

 个人发展精英会 2020-11-26


  · 问 · 

兆民:

我在一家科研机构工作,公司开大会的时候有很多专家教授,就像今天参加一个新系统的讨论会,我当时有问题想提出来,但就是不敢说,我不是怕说错,因为我已经准备好了。

我在怕人家怎么看我,他们心里肯定会想,“连你都站出来了”,他们会觉得奇怪。请问,如何敢说呢?要勇敢站出来吗?我总是说不出口。

SUGUS

 · 答· 

SUGUS:

你好,谢谢你的来信。

1955年,一个叫所罗门·阿希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找来8个人,给每人发了A、B两张卡片,A卡片上画有一条线,B卡片上有三条长度不同的线,然后让他们判断,B卡片上三条线中的哪一条与A卡片上的那条线长度相同。

实际上,这8人中有7个都是所罗门·阿希事先安排好的工作人员,只有一个人是真正被测试的人。

实验开始后,所罗门·阿希故意让那7个人给出错误的答案,然后观察那一个被测试者的反应。

结果发现,在不同人群中多次实施这个实验后,有33%的被测试者都屈从于其他人的错误答案。

这就是被称为“线段实验”的经典社会心理学实验,而这个实验想要证明的心理学现象叫做“群体压力”。它指,群体对其成员形成的约束力与影响力。

群体压力一般通过群体规范来约束成员的行为。

群体规范划定了一个个可以被接受和容忍的范围,可能是明文规定的,但大部分都是约定俗成的、非正式的。

就像坐在公司研讨会里的你,尽管没有规定说不允许台下的成员发言,但是在那样一个由领导和权威专家构成的会议活动里,在这种论资排辈式的企业文化中长期熏染后,你和绝大多数人都会默认一种规则,就是在这种场合里,“普通成员”最好少发言,甚至别发言,因为这不是“普通成员”说话的地方。

所以,现在你能明白为什么会感到焦虑了吧。

就像刚才那个“线段实验”里的被测试者一样,虽然他们跟随其他人做了错误决定,但做决定的时候,他们内心的冲突是非常明显的。

具体到你的问题,我觉得并不难解决。

如果你的疑问非常重要,可以在散会之后找到某位教授,单独请教。

而且既然是研讨会,一般来说就有让大家公开讨论的环节,下次再参加这类会议不妨事先了解一下会议流程。

如果确实没有讨论时间,那么你在一位专家发言结束之后再提问会更好。

我是想说,如果你真的很想问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而且希望引起更多人重视的话,那么就一定要鼓起勇气去问,因为这事关科研成果,科学就是用来讨论和提出不同意见的。

这时,你只需考虑两件事:

就是这个问题是否真的有价值,以及用什么样得体的方式表述出来?

如果你的问题够有深度、甚至有巨大的科学价值,那么根本无需担心别人会怎么看你。因为人们只会讥笑傻问题,不会讥笑问问题的你。

兆民

 · end ·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