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麻黄(《神农本草经》)

 

为麻黄科多年生灌木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的草质茎。主产于山西、内蒙古、河北、甘肃、陕西等地。野生或栽培。立秋至霜降(9~11月)割取绿色细枝,阴干,切段,去根节,拣去杂质。药材性状气微香,味涩、微苦。均以色淡绿或黄绿、内心色红棕、手拉不脱节、味苦涩者为佳。其炮制品名称有:炙麻黄、麻黄绒及炙麻黄绒等。

【历史】麻黄的命名缘由,历代未得其解。李时珍疑其与味麻而色黄有关,其味麻之说并不确切,有望文生义之嫌。《医学人门》认为:“丛生,如麻,色黄也。”是否因其药材颜色偏黄,茎中纤维类似火麻、苎麻等麻类而得名,迄今虽难肯定但更为可信。别名有龙沙(《神农本草经》),卑相(《名医别录》),狗骨(《广雅》)等,但历来罕用。处方中之麻黄,系指选净生用之品,其炮制品名称有炙麻黄、麻黄绒及炙麻黄绒等。

在本草专著中,本品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上述解表、止咳、平喘与散寒通滞有关的主治及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名医别录》增其“主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注重其主要功效,认为:“麻黄疗伤寒,为解肌第一药。”并对其产地、加工及质量提出了要求,谓其“生晋地及河东,立秋采茎,阴干令青。”用目前的标准来看,仍十分准确。唐代《本草拾遗》以其体质和性能功效方面的特征,总结了“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也”的著名理论。明代《滇南本草》谓其“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本草纲目》补充其“散目赤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等主治内容。然本品用于水肿,可上溯至仲景越婢汤、甘草麻黄汤诸方。现代对本品效用的认识,除“发表出汗”、“止咳逆上气”、“利小便”及“散寒通滞”外,在治疗皮肤瘙痒方面又有发展;对其药性阐释、奏效机制、炮制意义及使用注意等方面,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性能】辛、微苦,温。主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平喘止咳,祛风止痒,通鼻窍,利水退肿,散寒通滞。

【应用】

一、风寒表证

本品辛温,能散寒解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誉其为伤寒发表第一药,一般风寒感胃初受,皆可选用。如以麻黄绒配伍甘草(21)共为散剂,每服6g《蒲辅周医疗经验》走马通圣散。因其长于开泄腠理,透发毛窍,发汗逐邪,以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者为宜。用治该证,麻黄与桂枝相须为用,共助发汗散寒之力。对风寒外闭,肺失宣肃而见喘咳者,麻黄既开宣肺气之闭郁,又止咳平喘,标本同治,《伤寒论》的麻黄汤较好地反映了这种用药特点,为风寒表实无汗又兼见喘咳之名方。

根据风寒表实证的不同证型,本品还有以下常见配伍形式。

1. 风寒外束,里热内郁,而兼烦躁不宁者,又宜再与石膏等清热除烦之品配伍,共收解表清里之效,如《伤寒论》大青龙汤、《宣明论方》防风通圣散、《外台秘要》石膏汤等。

2. 风寒夹湿,湿滞肌表,遍身酸痛,重着,难以转侧者,常与健脾燥湿、利水之白术(或苍术)配伍,如《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

3. 素体阳虚气弱,复感风寒表实而见畏寒、肢冷、脉沉细者,宜与附子、肉桂等同用,于扶阳中促进解表,解表中不伤阳气,如《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六书》再造散等。其偏气虚血亏,可与人参、当归等同用,如《景岳全书》大温中饮。

外感风寒,肺气壅遏,金实不鸣,卒然音哑、失音或咽痒、喉痛者,本品外散风寒,内宣肺气,故临床用之有效。如《名医类案》记载单用麻黄而愈。亦宜与荆芥、薄荷、桔梗等利咽喉之药同用。

麻黄虽素称辛温发汗峻剂,但于辛凉清热剂中酌加本品,全方并无助热过汗之偏,还可增强宣肺达邪之效,如《秦伯未医文集》辛平宣肺汤,以之与牛蒡子、杏仁等同用,组成辛平之剂,治感冒初起,其风寒、风热之象皆不明显者。

二、喘咳证

喘咳一证,虽然涉及五脏六腑,又有寒热虚实之殊,但皆与肺失宣肃相关。麻黄辛散逐邪力强,可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呼吸调匀藉其苦降之性,又能内复肺金清肃下降之常,以使逆气下降,喘咳平息,平喘与止咳之效俱佳,应用广泛。

1. 风寒喘咳  本品性味辛温,对风寒外犯、肺气壅遏而喘咳者,最为适合。且常与杏仁同用,一刚一柔,互制其偏,其平喘止咳之力益显,故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之说。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拗汤中麻黄标本两治,其辛温发表宣肺和平喘止咳功效皆得以充分发挥。后世治疗该证的众多方剂由此衍化而发展,如临床报道麻杏夏苓汤(麻黄、杏仁、甘草、桔梗、法半夏、陈皮、茯苓)治疗小儿风寒咳喘86例,有效率达96.5%[湖南中医杂志,1994,10(3):34]

2. 风热喘咳  风热外袭,或肺寒郁而化热,而肺气上逆,喘促息急者,无论有汗或无汗,麻黄均有显著的达邪宣肺、平喘止咳的效果。但其温散发汗作用,则于证不利,故须配伍清热药,一以清泄肺热,针对喘咳之病因一以制约麻黄之温散,取其用而去其性除其弊。如《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便是治疗该证的千古名方。临床报道以该方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78例,总有效率96.2%[国医论坛200116(3)7]有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30例,总有效率为96.7%[河北中医,2007,(10)49]。或再加鱼腥草、地龙、桑白皮、黄芩等清肺平喘药,如《中国药典》急支糖浆。

3. 痰饮喘咳  麻黄长于平喘,而蠲饮化痰之力甚微,用治喘咳因于水饮痰浊内盛者应与祛痰化饮药物同用。寒痰冷饮伏肺,常与干姜、半夏、陈皮、紫苏子等药配伍,如《伤寒论》小青龙汤、《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华盖散等。热痰喘咳,须与清化热痰药配伍,如临床报道平喘颗粒麻黄、杏仁、竹茹、瓜蒌、桑白皮、浙贝母、葶苈子、黄芩、石膏)治疗痰热郁肺之喘息型支气管炎84例,总有效率92.11%[实用医学杂志,199814(6)451]。

4. 虚喘虚喘  为肺、肾、脾气之虚,出纳失常所致,麻黄温散发汗,有耗气之弊,故应忌用或慎用。然而喘证之发生,不论属实与属虚,皆与肺失宣肃、气逆不降相关。虚喘罹病既久往往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治宜寒热同用,攻补兼施。故叶天士有“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及“发时治肺”等辨证施治的经验总结。如《张伯臾医案》治肺气不足,正虚邪实之麻参汤《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治肺肾气虚,咯痰不利之参蛤麻杏汤、参蛤定喘汤,以及益气定喘汤,均以麻黄与人参、党参、蛤蚧、紫河车等同用。《精选千家妙方》中主治阳虚痰壅的温阳平喘汤,以麻黄与附子、淫羊藿等同用。对于肺、肾阴虚者,《杂病证治》以麻黄与沙参、玄参、地骨皮同用;《蒲辅周医疗经验》玉竹石甘汤,以麻黄与玉竹、天花粉、鲜芦根等同用,均以麻黄配伍使用。现代用麻红止哮汤(炙麻黄9g,红景天12g,生黄芪15g干地黄15g,川芎10g穿山甲30g,黄芩10g,紫苏子10g白果9g)水煎,每剂药煎2次,每次煎得100ml2次药液混合,早晚各服100ml14天为1个疗程,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肾两虚型)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67%[中国民间疗法,200812)27-28]。

5. 顿咳(百日咳)  该病由感染时邪病毒、肺气失宣、痰浊阻滞而引起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临床根据其不同证型,于温肺、清肺、扶正方中加用本品,可增强全方开宣肺郁、止痉疗咳之效。如以麻杏蜈灵汤(麻黄、赭石、百部、葶苈子、姜半夏、威灵仙等)治疗百日咳85例,治愈率97.65%[浙江中医杂志,199530(9)402]以顿咳方(蜜炙枇杷叶、麻黄、白芥子、苦参、大黄)治百日咳痉咳期患儿,其宣肺降气,清热化痰解痉止咳之功效甚好[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4)33]。温肺化饮汤以本品配伍细辛、干姜、百部、葶苈子等,对百日咳之寒邪束肺者,有较好的温肺化痰,降逆止咳之效[中医杂志,1989(10)23]。

麻黄辛温发散力强,体虚多汗者有助热伤阴之虞又因其收缩血管,高血压患者亦须忌用。而麻黄根具“固根收束之本性,则不特不能发汗,而并能使外发之汗敛而不出”(《本草正义》)。临床发现二者有相辅相成之性,配伍同用,既协同治疗喘咳,又无过于发散或敛邪之偏。如经验方二麻四仁汤,以麻黄、麻黄根与杏仁、桃仁、白果等同用主治哮喘和咳嗽,有“调整肺气,排痰止咳,散风脱敏”之功。并认为“麻黄根与麻黄作用相反,不仅能止汗固表,而且能扩张血管,使血压下降,呼吸幅度增大两者合用,一开一合,开合相济,调整肺气,不仅能加强肺的活动功能,而且没有升提血压,助长兴奋的流弊”[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34]。临床应用,本方对支气管哮喘的脱敏平喘之效较佳[中国医药学报,1988,(6)44]。

三、皮肤瘙痒诸证

风疹块(荨麻疹)、水疥(丘疹性荨麻疹)、游风(血管神经性水肿)及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病证之皮肤瘙痒,多因风热或风寒之邪壅阻于肌肤之间,不得宣泄所致。麻黄外达肌表,宣郁透邪,与相应药物配伍可收祛风止痒之效。

属风寒者,宜与辛温类祛风止痒药相须为用,如《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麻黄汤,本品与浮萍、干姜皮、白僵蚕等配伍,主治慢性荨麻疹。《赵锡武医疗经验》以本品配伍桂枝、刺蒺藜、蝉蜕等,治牛皮癣。临床报道用麻黄15g清水1小碗武火煎沸后再煮5分钟,温服1日1剂,先后用此方治顽癣42例,一般连服10剂左右有效[中医杂志,19924)5]。对顽固性老年皮肤瘙痒症,冬季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者,用炙麻黄6g、附子6g、细辛6g可使之微汗而收效[北京中医,1996(1)60]属风热者,宜与荆芥、薄荷、连翘等辛凉疏风药同用,如《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之止痒消荨饮、隐疹方用麻黄蝉衣汤(麻黄、蝉蜕、槐花、浮萍、黄连)治疗荨麻疹、湿疹、药疹、漆过敏等过敏性皮肤病,取得满意疗效[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7,11(5)21]植物日光性皮炎,引起头面、手背等日光照射处浮肿、皮疹瘙痒,麻黄配伍石膏、苍术等药有效[河北中医,1991,1)9]

四、鼻塞不通

麻黄祛风宣肺之功,又有通鼻窍之效,可以主治伤风鼻塞、鼻鼽、鼻窒及鼻渊所致的鼻塞不通、流涕不止、喷嚏时作等症。《日华子本草》记载本品能“通九窍”,《滇南本草》明确称其“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三拗汤等散风寒治喘咳的方剂,亦兼主“鼻塞”;《证治准绳》温肺汤,以麻黄配黄芪、防风等药,专治鼻塞之证。这一配伍经验在现代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如另加白术、桂枝等,治过敏性鼻炎与白芷、辛夷等同用,治单纯性鼻炎[河南中医,1987,(1)34]与苍耳子、鹅不食草、黄芩等同用治慢性鼻炎(《百病良方》);与桂枝、杏仁、吴茱萸等同用,治慢性鼻炎肺胃两虚者[河北中医,1989(1)14]以清鼻汤(麻黄、柴胡、黄芩、知母、龙胆、金银花、白茅根、甘草)治疗鼻窦炎98例,有效率为95.92%[河南中医,199616(1)44]。

鼻为气体出入之门户,司嗅觉,助发声为肺之门户。肺之与鼻,在生理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正如《灵枢·脉度篇》所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灵枢·本神篇》又说“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华佗中藏经》还说“肺实则鼻流清涕”。故外邪犯肺伤鼻,肺气不宣,清肃失常;邪踞鼻窍,阻滞脉络,均会导致鼻塞流涕、鼻膜红肿,或浊涕不止,香臭不闻,头中胀痛。麻黄达散宣肺,温通脉络,又通利鼻窍,内外合治,症因两求,对多种鼻科疾病之上述证候,皆有其特殊疗效。故《本草正义》称“凡寒邪郁肺,而鼻塞音哑;热邪窒肺,而为浊涕鼻渊……无不恃以为疏达肺金保全清肃之要务,较之杏、贝苦降,桑皮、枇杷叶等之遏抑闭塞者,功罪大是不侔。

五、风水证

麻黄外开腠理,发汗祛邪,助上焦水气宣化,可使肌肤水湿从毛窍外散;内则宣畅气机,通调水道,渗泄水湿,使水肿因尿量增加而向愈。肺为水之上源,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其为外风等邪气所袭,外不能宣泄水气,内不能调节水液下输膀胱,以致风湿遏阻,两邪相搏,流溢于肌肤,或留积于身半以上,成为风水之证。该证邪在肌表,卫阳被困,水气凌肺,宣降失司,除水肿起于面目并迅速遍及全身外,还有恶寒、发热、肢体酸重、无汗、小便不利及喘咳等症。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退肿三大功效与该证病机一一相扣,用之最相适宜。治疗风水,本品常辅以生姜,可以增强其解表、宣肺、行水之效。

属风寒者,麻黄、生姜可与桂枝、羌活、香薷等配伍寒湿盛者,可与五皮饮合用,如《重订通俗伤寒论》麻附五皮饮。临床报道,以麻桂苏蝉白术汤(麻黄、桂枝、紫苏叶、蝉蜕、白术、生姜)治疗此证84例,疗效显著[河南中医,199414(6)355]。

风水夹热,兼见口渴汗出之症者,宜与石膏配伍,二药相制为用,共奏辛凉祛风,宣肺利水之功,如《金匮要略》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现代治疗急性肾炎初起,水湿内盛,浮肿而小便不利者,常以上述方剂为基础,配伍赤小豆、桑皮、冬瓜皮、车前子等利水之品,其疗效更佳。如《千家名老中医妙方秘典》之宣肺利水方、《邢子亨医案》治肾炎水肿之风热袭肺经验方等。临床报道,以麻蝉茅鱼汤(麻黄、桂枝、蝉蜕、白茅根、鱼腥草)治疗此证120例,总有效率98.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5)268]

麻黄以解表、宣肺为主,虽然利尿之力甚弱,除风水之外的其他水肿使用得当,仍有其特殊意义。临床报道治疗寒湿瘀结的肝硬化腹水,于附子、桂枝、白术等药中加入本品,以“宣发肺气,提壶揭盖,又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水湿”,亦行之有效[辽宁中医杂志1987(7)7]。对于痒疮急性水肿,疼痛难忍,麻黄与升麻、黄芩等同用幽门急性水肿,上腹疼痛,呕吐烦躁者,麻黄与石膏、陈皮、半夏等同用,均有消肿止痛的效果[中医杂志1992,4)5]。亦可配伍石膏等,用于喉头水肿[江西中医药,1989(5)8]。

六、寒邪凝滞经脉诸证

麻黄温通宣达之性不特外散风寒,对寒凝经脉之里寒证,亦有散寒通滞之能,正如《本草正》所言:“若寒邪深入少阴、厥阴筋骨之间,非用麻黄、官桂不能逐也。但用此之法,自有微妙,则在佐使之间,或兼气药以助力……或兼血药以助液……或兼温药以助阳……或兼寒药以助阴……”历代本草谓其主治“癥坚积聚”、“去营中寒”、“调血脉”、“毒风顽痹,皮肉不仁”、“产后血滞”诸证,无不与这一功效密切相关。

1. 阴疽、流注、痰核、鹤膝风  此类病证,多因营血不足寒邪乘虚内,寒凝痰结,附于筋骨、关节、肌肉之间,日久而成。麻黄深入积痰凝血,散寒通滞,可与肉桂、熟地、白芥子等同用,如《外科证治全生集》之阳和汤便是著名的方例。《药蔹启秘》桂麝散,则以之配伍肉桂、麝香、天南星等,外敷患处。《疡医大全》军门立效散,以之配伍瓜蒌、天花粉、香橼等,治疗乳癖。

2. 风寒湿痹  麻黄兼具祛风、散寒、除湿之效,故行痹、寒痹、湿痹皆可选用。如《世医得效方》麻黄散(麻黄、羌活、细辛、黄芪)重用本品治历节疼痛。《蒲辅周医案》如意通圣散,以之配伍当归、川芎等,治疗行痹游走窜痛。《千家名老中医妙方秘典》温经止痛散,以之配伍川乌、草乌、肉桂、细辛等,主治寒痹疼痛;加减痛风方,以之配伍防风、防己、雷公藤等,主治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关节肿胀、疼痛。《当代名医证治汇粹》以之配伍忍冬藤、连翘、羌活等,治疗湿热痹阻,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者。

3. 外伤受寒  麻黄温散经脉寒邪,可增强活血化瘀药疗伤止痛之效,近人石春荣称其为“治伤之妙品”(《吉林省老中医经验选编》)。如《急救应验良方》九分散,本品与马钱子、乳香、没药同用;《外科补要》麻黄温经汤,亦以之配伍红花、桂枝等,治疗外伤受寒。

4. 嗜睡  对阳虚寒盛,湿邪不化所致之嗜睡,精神萎靡,面色㿠白,舌质胖嫩者,临床以麻黄配附子、苍术等治疗有效[四川中医,1988(7)28]。治湿浊内盛,卫气受阻,清阳被遏之嗜睡者,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佩兰、青蒿,亦颇有效[江西中医药,1996(5)157]。

此外,以麻黄配伍养血活血药,治疗虚寒性低血压配合当归四逆汤,治疗肢端动脉痉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配合四物汤,治疗产后恶露不尽、少女月经不潮、痛经、经闭、寒湿带下等属寒凝血瘀者,均有较好疗效。

七、小儿遗展

麻黄治疗小儿遗尿,现代临床多有报道。该证虽有肾气虚寒、脾肺气虚、湿热下迫等证型,但其基本病理均有膀胱不约。麻黄主入肺与膀胱上可以宣通肺气,通三焦水道,下则调膀胱气化,使开合适度,故上述各种遗尿均可配伍使用。现代实验研究认为,此功效与麻黄碱可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张力增加有关。临床报道麻黄益智汤(炙麻黄、五味子、益智仁)对儿童禀赋不足,肾气未充,气化不及州都,膀胱约束无力之遗尿,疗效明显[中医杂志,1989(5)46]肾气虚而睡眠深,不易醒者,本品可与黄芪、桑螵蛸、菟丝子等同用[新中医,1983,(6)30]若为阴虚火炎,肺气失宣,肾气不固者,本品须与知母、生地黄、金樱子等滋阴降火、固肾缩尿药同用(《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王玉润医案》);肺热下迫,膀胱失约者,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为基础方亦有一定作用。

【用法用量】3~10g入丸、散剂,1~3g外用适量。与桂枝、羌活等辛香浓郁之品配伍,用于发汗解表可以适当先煎。本品生用发汗力强,蜜炙后发汗力减弱,捣绒后作用较为缓和。发汗解表、散寒通滞、利水退肿多生用,平喘止咳多蜜炙用,小儿、老人及体虚之人宜用麻黄绒或炙麻黄绒。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自汗、温病发热者忌用老人、小儿及体虚之人慎用;因其能兴奋中枢神经和升高血压故烦躁、失眠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现代研究,本品易产生快速耐受性,用于治疗慢性喘咳等症,应当间歇性给药,持续使用则疗效降低。本品不宜与洋地黄类强心苷药物合用,以免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本品用量过大或误用,易引起心悸、气促、失眠、烦躁、汗出、震颤及心绞痛发作等严重中毒时可引起视物不清、瞳孔散大、昏迷、呼吸及排尿困难、惊厥等可死于呼吸衰竭和心室纤颤。麻黄的中毒量为30~45g。针对其引起的血压过高及神经系统兴奋症状,可给予降压药和镇静药。

麻黄碱有兴奋膀胱内括约肌的作用,有因过服或久用麻黄而致尿少或尿闭者,亦容易诱发或加重尿潴留,故本品不应过量或久用,尿潴留患者忌多用。

本品对极个别患者可引起过敏反应,出现全身皮疹,并伴有低热等。曾有人以微量麻黄作过敏性诱发试验,内服该药5小时后,前臂两侧出现麻疹样红斑。因此,临床使用时应予以注意。

【按语】

一、关于麻黄“去节”的讨论

《伤寒杂病论》中,凡使用麻黄的方剂,均有“去节”的修制要求,且为后世众多医药家所赞同。其去节之由,在于确保发汗之功。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麻黄解》所说:“麻黄带节发汗之力稍弱,去节则发汗之力较强”。陶弘景则认为“节止汗故也”。但历代之用麻黄,因去其草质茎上之节颇为麻烦,既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对疗效却无明显影响,故不言去节者并不鲜见。甚至还有有意带节入药者,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拗汤便是一例。据现代研究,麻黄草质茎节的生物碱与节间部分无质的区别,仅含量只有后者的1/3但该节部的重量只占药材的3%。据日本学者笠原义正等实验研究,二者药理作用亦相似。虽有人发现节对小鼠毒性(特别是惊厥)大于节间,但实际上不足以对疗效产生影响。因此,去此种节只有理论上的意义,目前一般带节使用。

但是,在麻黄药材中尚有另一种“节”,即膨大如“节”状的木质茎,这种“节”体大质重,并无发散之功,甚至有敛汗之虞。对此当然应该去之,则发汗解表作用更佳。《太平圣惠方》若干方中之麻黄“去根节”,《证治准绳·幼科》麻黄汤之“去根节”等,恐怕主要是指此而言的。可见,麻黄之节是否当去,应看是什么节,具体对待,不宜笼统言之。

二、关于麻黄炮制的讨论

据现代实验研究,麻黄所含挥发油为发汗、解热的主要成分。麻黄蜜炙后,按炮制品计算,挥发油减少52%清炒后降低33%~43%。而蜜炙后所含平喘止咳成分L-α-萜品烯醇、四甲基吡嗪、石竹烯、柠檬烯、芳樟醇等含量增加。说明炙麻黄长于平喘,生麻黄长于发汗的传统用药经验有其物质依据[中草药,1983(3)9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82668]。

麻黄与炙麻黄中总生物碱含量基本一致,但后者溶出速度较缓慢,故作用稍缓和。麻黄制绒后生物碱损失可达60.2%、挥发油损失20.6%,其蜜炙后二者又分别损失7.3%和51.9%且制绒后药材损失28%。又蜜炙麻黄绒难以掌握火候,其受热不,水分蒸发不完全,贮存中容易潮解、粘结、霉变。根据上述研究,麻黄似无制绒之必要,对临床宜用麻黄绒或炙麻黄绒之证,能否将麻黄和炙麻黄减其量而用之。对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6(8)26中成药1990(2)44]。

三、关于麻黄先煎与去上沫的讨论

凡仲景用麻黄汤剂之方,都有“先煎”的要求,后人对此的认识则存在分歧。《中药大辞典》及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第5版)等当代较有影响的中药著作均主张麻黄“先煎”,多数人则不以为然。本品是否先煎,是依据所配伍的药物相对而言的。据研究麻黄与荆芥、薄荷、羌活等发汗解表药相比较,其挥发油成分较为稳定,其各种成分的溶出亦较缓慢,当与上述药物同用时,适当先煎是合理的。但本品若与附子、熟地、石膏等配伍,恐怕没有先煎的必要,甚至还有煎煮太过之嫌。仲景凡用麻黄,不论何方,一律先煎,其合理性尚有待研究。

“去上沫”之理,仲景未加说明。其后,陶弘景认为“沫令人烦”。张锡纯认为:“所浮之沫发性过烈,去之所以使其性归平和也。”今人有言其上沫确能令人生烦者,谓麻黄“含植物蛋白,能引起心烦、呕吐先煎则能使蛋白质凝析出来,呈沫状浮于水面上,去上沫后就能减少其副作用。”[吉林中医药1983(6)33]。亦有人称此说“验之临床,未尝见也。”(中药古今用药指导.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79)。笔者认为麻黄有较强的中枢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引起服药者烦躁不安是本品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先煎去其浮沫后仍然如此,特别是药证不符或用量偏大时更易出现。其沫是否会加剧这一不良反应,虽经有意观察再三,始终难以结论。陶氏最初提出其“沫令人烦”之说,并未肯定是服药后的“沫”力所致是否还包括煎服该药时见煎液表面浮沫不洁之状,致人产生心烦不适的心理感受呢?如若这样,其去沫之由便与烹饪中之去汤面之沫并无二致,只是为了使汤液洁净而已。此外,一般中药汤剂在煎沸之初都会产生“上沫”,除去此沫,则药液不易外溢,而且煎液更为清澈。对于这些为数众多之药,前人虽未言其去上沫但煎药者皆要及时去除之,在头煎时尤其如此,恐怕不是麻黄一物与众不同。

四、关于“有汗不得用麻黄”的讨论

古人有“有汗不得用麻黄”一说,且在医药界广为流传。因本品确有较强的发汗作用,致使有些人一见有汗之证,不论其病机如何,咸将麻黄视为禁忌之物。其实古人的原意,是告诫伤寒表虚有汗之证不可误用麻黄汤,并非指单味麻黄,亦无泛指一切有汗之证皆忌的意思。伤寒表虚自汗必赖调和营卫之法方可向愈,误用麻黄汤,其表益虚,病必难除,其禁用之理,不必赘言。

麻黄可以用于有汗之证,自古已然。《伤寒论》63条及167条,治伤寒发汗或下后,表无大热,因肺热壅遏汗出而喘”者,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金匮要略》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者,以含麻黄的越婢汤主之其治里水之越婢加术汤,亦施于有汗之证。但此类出汗,并非表虚不固,其汗自出,乃因热邪迫肺,或湿热熏蒸,而津液外泄,其汗出之理,判然有别。但上述方剂,皆配伍较大用量的石膏,既清泄热邪,消除病因,又制约麻黄温散之性,削弱其发汗之力,故无过汗之虑。临床凡用麻黄治疗肺热喘咳、风水、湿热水肿、黄疸等症,完全不必囿于“有汗不得用麻黄”之说,但主治有汗之证,应通过合理的配伍,标本兼治,方可获其功而避其害。

五、关于夏月忌用麻黄的讨论

“夏天忌用麻黄,多用香薷”的说法,在一些地区素来颇有影响。该言失之偏执,显而易见。麻黄的性能、功效和主治病证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对风寒表实无汗的散寒发汗作用,对肺气壅遏的宣肺平喘作用,对于风水证的宣降气机、通调水道而利水的作用,对于寒凝经脉气血的散寒通滞作用,无一不是其他类似药物所难以取代的。事实上,夏月无药不忌,又无药必忌何有一时一季之药!明乎药物苦欲补泻之理,其意自明。正如何志雄《伤寒论选释及题答》(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35)所言“麻黄入肺、膀胱经为主,适用于风寒外侵肺气受束,表证无汗,兼有呼吸系统疾患之病者,四季皆可用。”而“香薷适于胃气不化,内有湿邪,外感风寒无汗兼有胃肠道症状者”。至于夏月是否多用香薷,将在该药项下论及,故不在此赘言。

六、关于麻黄发汗强度和用量的讨论

《本草纲目》称:“麻黄发汗之气,鴃不可御”。《本草求真》又称其为“太阳发汗重剂”。故素来又有“麻黄为发汗峻剂”之说。就单味药而言,麻黄温散发汗之力强于一般的辛温解表药物若使用不当,其不良反应亦较为严重。因此,强调本品峻烈之性,提醒人们谨慎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但麻黄发汗的强度不仅取决于用量,还与配伍、服法及药后温覆身体等措施密切相关。临床经验认为“麻黄与桂枝并行,乃为散寒之用若不与桂枝同行,即不专主散寒发汗矣。……麻黄发汗必热服温覆,乃始得汗,不加温覆,并不作汗,此则治验以来,凿凿有据者。”(《本草正义》)。《医宗金鉴》也认为:“若不温覆则不峻也。”其配伍石膏、熟地之类,更难显现其作汗之效果。虽然如此,前述之“鴃不可御”、“发汗重剂”、“发汗峻剂”等说法,仍应理解为指麻黄汤而言,不宜与单味麻黄混为一谈。

麻黄的用量素来出入较大,有言1.5~6g者,有言3~10g者,有言可用至20~25g或更大者《中国药典》提供的参考剂量为3~10g。实际上其用量与季节气候有关。如张锡纯说“陆九芝谓麻黄用数分,即可发汗。此以治南方之人则可,非所论于北方者。盖南方气暖其人肌肤薄弱,汗最易出,故南方有麻黄不过钱3g)之语。北方若至塞外,气候寒冷,其人之肌肤强厚……恒用至七八钱始得汗出。”此外,还与麻黄的品种来源、采收季节、炮制、配伍、用药目的、患者证型与体质等众多因素有关。总的说来,其治疗水肿、寒痹等属寒证或与石膏、熟地等相伍时,用量可以稍大。其治疗感冒、喘咳,并与桂枝等药同用时,其量可以稍轻,因人制宜,不必拘于某书某人之成见。但若重用,必须审慎。

七、关于麻黄“活血”作用的讨论

《神农本草经》谓麻黄“破癥坚积聚”,《日华子本草》谓其“调血脉历代多用于治疗寒凝瘀滞类病证,如产后血滞、经闭、痛经、少女月经不潮、痹证疼痛以及痰瘀互结之阴疽、痰核、流注,现代还用于肢端动脉痉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因此,有人提出本品具有“活血”作用。但从古今临床来看,麻黄与活血药的应用有较大的区别,其在治疗以上病证的方剂中,并非活血的主药其单味使用,难收活血药的同类疗效。从现代药理研究来看,典型的活血药物一般具有扩张血管,疏通微循环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减少血小板数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抗凝血,增强纤溶活性,改善血液理化特征,抗血栓形成,收缩子宫等药效作用。从现有对麻黄的研究来看,亦较少共同之处。由此看来,麻黄主要是藉其温通之性辅助活血药物,间接达到“活血”之效。其与活血药直接的行血祛瘀作用存在差异。谓麻黄为活血之药,恐怕很难与实际情况相符。

八、 关于麻黄治疗昏厥的讨论

以麻黄为主药治疗昏厥,古今皆有记载。如《世医得效方》用追魂汤(麻黄、杏仁、甘草),治疗“卒厥尸厥昏死,及客忤鬼击,飞尸奄忽,绝气不觉。”;又用还魂汤(麻黄、桂心、杏仁、甘草),治疗“疰忤”之“奄忽气绝,无复知觉”者。在《串雅·内编》,亦有此类应用。在现代《常用中成药》(叶显纯主编)之莎气散中,亦以本品配伍麝香、蟾酥、冰片等,治疗“受暑中恶,头晕胸闷,绞肠腹痛,吐泻不得,谵语神昏”之证。在西药的药物学中,有麻黄碱治疗低血压休克、对抗某些药物(如吗啡)中毒引起的呼吸和循环抑制等。二者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将其结合起来看,在古代历史条件下麻黄的这一特殊主治有其重要的临床价值。但昏厥一证原因复杂,热病、中风等昏厥,麻黄本应禁用,一旦误施,祸不旋踵。即使是可用该药之证,因其十分危急,必须结合其他更为有效的急救措施,不可但恃前人之法而贻误患者。所以,这一主治,当代已不被临床重视。

九、 关于麻黄治疗黄疸的讨论

麻黄治疗黄疸首见于《伤寒论》,其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千金要方》亦用麻黄醇酒汤治伤寒发黄。当代临床对于热重者,与茵陈蒿汤同用其湿重者,与五苓散同用。乙型肝炎之虚寒证,虽无黄疸,麻黄亦可与肉桂、何首乌、虎杖等配伍,如《全国中成药产品集》之乙肝扶正胶囊。

究其机制,是否湿热或寒湿内蕴之黄疸不仅肝胆脾胃受病,其逆犯肺金,往往致使肺失宣肃,华盖不启,玄府不开,水道不畅,治节不用。麻黄虽非利胆退黄之品,但可外开毛窍,内调水道,可使湿浊经汗与小便而出,还可宣通肝脉之郁,气机之滞。故黄疸一证,不论表证有无皆可酌情使用。麻黄主治黄疸和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十、关于麻黄性味归经的讨论

本品药性,《李当之药录》、甄权《药性论》言其性平,《本草纲目》谓其性热。因其主治风寒,散寒通滞,又不失“温和升发之义”(《本草正义》),故应以温性为是,自《神农本草经》始,历代多遵信之。其五味的标定,《神农本草经》主要依据其真实滋味,只言其苦。自宋以来,则按照辛能发散之理,更重视其辛味。其作用趋向,升中有降,但以升浮为主,亦与辛开苦降之说相合,故至今多谓其辛而微苦。至于归经,明清以前以经络辨证为依据,因足太阳主一身之表,本品主治风寒表证,诸书多谓其入足太阳膀胱经现代则主要从脏腑辨证入说,以其长于发汗解表、平喘又能利尿退肿,故又称其主归肺经,兼入膀胱以利水退肿。

十一、关于麻黄的用药警戒讨论

在中医药中,麻黄的安全、有效和使用的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国际上并不尽然。如麻黄在美国早已引种成功,并于1985年和1986年批准麻黄碱、伪麻黄碱为非处方药物。继后,由于发现其具有类似苯丙胺的兴奋剂作用,服用后尿检呈阳性(免疫测定和GC/MS测定),现已严格控制其使用,尤其是运动员比赛时。在美国有14个州限制麻黄制剂的销售,不允许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其制剂的麻黄总生物碱含量规定在1%~2%或以下,单一剂量不超过25mg等。据称,德克萨斯州奥斯汀1994年网球锦标赛上一妇女因服用含麻黄的“处方1”药导致死亡,更增加了对麻黄应用价值的怀疑,生产“处方1号”药的厂家因此受到美国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通报。世界卫生组织(WHO)拟定的全球通用草药手册范本亦将其从目录名单中取消(引自第二届全国道地药材学术研讨会资料《国际草药科研、生产与市场的最新报告》)。面对国际医学界的上述认识,是否会对中医使用本品带来影响,这将取决于中医药临床实践和相关研究的结果。虽然麻黄与麻黄碱存在极大的区别,但对麻黄生药在复方中使用的不良反应亟待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以之与单用麻黄碱相比较从而尽快对麻黄临床应用价值作出客观的评价。

由于从麻黄中提取麻黄碱加工毒品“冰毒”比较容易,并且麻黄也是重要的固沙植物,因此必须严格监管和合理利用其资源,防止滥用。

【现代研究】

一、 化学成分

三种麻黄均含生物碱(1%~2%)及挥发油、黄酮、有机酸等。所含生物碱以木贼麻黄较高其中麻黄碱占总碱的80%~85%其次为伪麻黄碱。

二、 药理作用

麻黄具有发汗、利尿、镇咳、平喘、抗过敏、升高血压、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解热、抗病毒及影响神经肌肉传递等作用。其中麻黄水煎液、水溶性提取物及麻黄碱、挥发油均有发汗作用水煎液及挥发油均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挥发油有解热作用,尤以松油醇作用显著其水提物与醇提物均有明显抗炎作用,伪麻黄碱的抗炎作用最强生物碱和挥发油能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并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而平喘水提物及麻黄碱有镇咳作用;挥发油有一定的祛痰作用。麻黄碱有抗过敏、强心、升压等作用。其所含多种成分有利尿作用,以D-伪麻黄碱最显著。麻黄碱脂溶性高,易通过血脑屏障,以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此外,麻黄所含水溶性多糖可清除氧自由基而有抗氧化作用麻黄提取物尚有抑制细胞免疫作用。

三、 临床新用

1. 治疗急性腰扭伤  以麻黄车甘汤(麻黄15g车前子、甘草、黄芩各10g)按汤剂制备服用。治疗急性腰扭伤80例,治愈57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7.5%[吉林中医药,1995(3)21]

2. 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及急性扭挫伤  治疗急性扭挫伤二黄车甘汤(麻黄、黄芩、车前子、甘草各12g),水煎服,1日1剂。治该症20余例,服药1~3剂可愈[江苏中医,1982(5)8]。又以麻苍通络止痛汤(麻黄、苍术、白芥子、卷柏、南木香、猪牙皂各30g),制为汤剂,趁热熏洗患处,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658例,3剂为一疗程,隔3~5天开始下一疗程。痊愈508例,显效115例,有效2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8.8%[湖南中医杂志,1994,10(4)14].

3. 治疗功能性便秘  以补气宣肺汤(麻黄、杏仁、白术、黄芪、地黄、当归等)治疗该证68例,全部有效[福建中医药,199526(3)20]又治疗一老年患者,十年来大便秘结,使用多种中西药,其效不显。后用麻黄25g白术20g杏仁15g,甘草5g水煎服,1日1剂。服3剂大便通。其后每次便秘,投此方即效。若方中不用麻黄,则疗效不显。笔者多年使用,临床疗效可靠[中医杂志,1992(4)9]。

4. 治疗腹泻  用麻黄15g艾叶15g加水适量煎煮,药渣敷于胳部,汤液坐浴1日1剂,治腹泻有效又报道用麻杏甘石汤直肠滴注或保留灌肠,治慢性结肠炎4例有效[江西中医药,1989(4)36]。治疗小儿腹泻麻黄2~4g,前胡4~8g。水煎,加白糖顿服,1日1剂。观察138例,治愈126例,其中126例用药1~2剂即愈[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6)351]。

5. 治疗功能性不射精  麻黄3g,研末敷脐,用麝香壮骨膏1张贴于外,每晚睡前用,连用7日左右即可射精。近年用此法治愈不射精患者62例[中医杂志1992(4)6]。麻黄亦可配伍石菖蒲、当归等内服[中医杂志,1986(9)35]。

6. 治疗老年皮肤干燥症  麻黄15g,猪肤100g。同煎,去渣后调入白糖l0g1日内分3次服。本方治此症及伴有皮肤瘙痒者数十例,疗效满意[北京中医,1984,(1)64]。

7. 治疗心动过缓及心律失常  以麻黄、半夏二药组成的半夏麻黄丸,治心动过缓,心中悸动不安,苔白或薄白,脉迟缓者有效。有用麻黄汤(麻黄、桂枝各10g,杏仁、甘草各6g)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0例,根据症状随症加减(气虚乏力20g,黄芪60g心虚胆怯、失眠多梦加酸枣仁、柏子仁各20g茯苓10g心血不足加熟地黄15g,当归、阿胶各10g心阳不振加附子、鹿角胶、肉桂各10g血瘀加丹参40g),上方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结果显效33例(66%)有效10例(20%)无效7例14%),总有效率86%[中医药学报2002(1)32-33]

8. 治疗鼻衄  麻黄碱0.5g,白及粉80g,甘油15g。以中号鼻镜为模,制成100个鼻栓。使用前先清洁鼻腔,暴露出血或糜烂部位取栓剂1粒填塞于患处,再塞一棉球以防药栓滑脱。共治72例,痊愈65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8%[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4)247]。

9. 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用麻黄、益母草、桔梗、生甘草的提取浓缩液制成鼾静通口服液,能改善换气,有止咳、化痰、消炎之功[河南中医,200120(1)59]

10. 治疗顽固性重症肌无力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9g,附子(先煎1小时)30g细辛6g,黄芪30g人参(另煎兑入)12g当归12g白术15g,菟丝子24g,紫河车(研末冲服)4g鹿茸粉(冲服3g,炙甘草6g马钱子粉(冲服)0.5g]每日1剂,分煎2次,每煎30分钟,共煎出药汁500ml分早晚各服1次),治疗31例。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床治愈19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7)45-46]。

此外,临床报道有配伍牛蒡子,与母鸡炖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配伍附子、细辛治疗肾绞痛配伍杏仁6g,薏苡仁24g,甘草6g,治疗多发性疣配伍防风、细辛等药治疗经久不愈,冬季加重的七窍奇痒;配伍远志、石菖蒲、红花等药治疗风邪阻络所致耳鸣配伍桂枝、杏仁、甘草,治疗感受寒湿的肺郁胸闷配伍川芎、甘草或用麻黄汤,治疗急性乳腺炎配伍滋阴养阳药,治疗阳痿等。尚有用麻黄、附子、细辛各25g,大黄、生姜各15g,桂枝10g,制成酊剂,用棉签蘸药涂在患处,有效[新中医,199931(10)3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