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苏叶(附:紫苏梗)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紫苏叶(《名医别录》)

 

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叶。主产江苏、浙江、河北等省多为栽培。夏、秋季采收,阴干。药材性状气清香,味微辛。以叶多而片大、色紫、不碎或茎枝外皮色紫棕,有香气者为佳。切成小段,生用。

【历史】本品原名“苏”,载于《名医别录》,“紫苏”之名首见于《食疗本草》,《肘后备急方》称其为赤苏,《尔雅》称为桂荏。“紫苏叶”之名最早见于《滇南本草》。其名称的由来《本草纲目》认为:“苏从稣,音酥,舒畅也。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曰紫苏者,以别白苏也。苏乃荏(即白苏)类,而味更辛如桂,故《尔雅》谓之桂荏。”别名有白苏、赤苏、红苏、香苏、桂桂等。

本品功用记载始见于《名医别录》,谓:“下气,除寒中”。唐代《食疗本草》称:“除寒热,治冷气”。宋代《日华子本草》言其“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通大小肠。”可见宋以前认识到本品的功效主要是解表散寒,行气和中。明代,对紫苏叶“解表”的认识逐步完备《药品化义》载“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此时其功效主治范围也有所扩大。如《滇南草》言其“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本草纲目》言其:“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解肌发表,散风寒”。此外,甄权《药性论》根据张仲景“煮汁饮之,治食蟹中毒”及后世经验提出该药“杀一切鱼肉毒”;李时珍进而称其“解鱼蟹毒”,并治“蛇犬伤”。至此对紫苏功效的认识已较为全面,目前认知也与之相似。

【性能】辛,温。主归肺、脾经。

【功效】发散风寒,行气宽中,止呕。

【应用】

一、 外感表证

本品性温辛散,《本草正义》曰:“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窍,清头目,为外感风寒灵药。”本品祛风散寒、发汗解表之力较为缓和,为药食两用药材,故可用于治疗多种表证。

1. 风寒表证  本证初起,病轻浅者,可单用。以之煮粥或煎汤代茶饮即可。如《肘后救卒方》以之与生姜、豆豉煎服。风寒之邪较甚,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者,须配伍其他发散风寒之药,以增强其解表之效。如《不知医必要》苏叶汤,《陈修园医书全集·经验百病内外方》午时茶等。

此外通过配伍也可用于治疗以下病证。

(1) 风寒表证夹湿本品能宣畅气机,有助于湿邪蠲化,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辽宁省药品标准》暑湿感冒冲剂等。

(2) 风寒表证兼脾肺气滞症见恶寒发热,胸脘满闷,纳食不佳或咳喘有痰者,本品能“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下结气,化痰气”,最为适合。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苏散《肘后备急方》以苏叶配伍橘皮,治“感寒上气”者并可单用本品煎汤,治“伤寒气喘”者《普济本事方》紫苏散,“治肺感风寒咳嗽”者等。

(3) 气虚外感风寒宜与人参同用,正如《药品化义》所言“一补一散,良有深意。如不遵其义,减去人参,或服之不应,或邪未散而正气先伤”。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苏饮、《医学发明》参苏温肺汤。

2. 凉燥证  凉燥外袭,寒与燥合而为病,症见恶寒较重,发热甚轻,头痛无汗,鼻咽干燥,咳嗽痰少者,本品辛温而不燥烈外可轻宣凉燥,内可化痰止咳《温病条辨》之杏苏散为治疗本病之名方。《通俗伤寒论》则以之与紫菀、百部等同用。

3. 风热表证  本品发散作用缓和,治外感风热,肺气失宣,咳嗽吐痰,鼻塞声重者,可将其配入辛凉解表方中,以疏散表邪。如《医宗金鉴》杏苏饮,《孔伯华医案》三叶汤等。

二、 脾胃气滞证

本品辛香善行,入肺、脾及肝经气分,以行肺气宽中气,下结气并疏解抑郁之气,被《本草汇言》称为“治气之神药”。因其长于行气宽中,作用温和,无温燥药物助热、伤阴及耗气之弊,故多种原因所致之脾胃气滞证均可配伍使用。对中焦受寒、气机阻滞、腹痛胀满者,本品既温中散寒,又行气宽中,用之尤宜。

如治脘腹胀满,可单用本品。如《肘后备急方》用生紫苏叶捣汁服,或以干紫苏叶煮汁服。中焦受寒,气机阻滞,腹痛胀满者,可与乌药、香附、陈皮、干姜同用,如《证治准绳》正气天香散亦可与沉香、木香、大腹皮等同用,如《世医得效方》三和散。治食积气滞,脘腹不舒,不欲饮食者,以之与杏仁及消食导滞之药同用,如《杂病源流犀烛》紫苏汤、《蒲辅周医案》厚朴山楂汤。治湿阻气滞,水气胀满者,宜配伍除湿利水之药,如《证治准绳》紫苏汤,治遍身浮肿,胸膈不利,以之与桑白皮、茯苳等同用。脾虚而气滞者,本品常与人参、白术、茯苓等补气健脾药配伍,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分心气饮等。

此外,本品亦常用于治疗妊娠胎气上逆小便不通,脚气肿痛痰气互结诸证。治胎气上逆,胸胀腹满,甚喘急疼痛者,与白术、人参等同用,如《证治准绳》白术散。治胎气不和,食少者,与当归、白芍等同用,如《普济本事方》紫苏饮。治妊娠小便不通,可与葱头、高良姜合用煎汤熏洗,如《世医得效方》转胞洗方。治脚气足胫肿胀无力,可与槟榔、木瓜、吴茱萸等同用,如《类编朱氏集验方》鸡鸣散。治痰气互结,咽中如有物所阻,脘腹痞满者,可与半夏、厚朴、茯苓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七汤。

三、呕吐证

本品有行气、和胃、止呕作用,常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呕逆。因其性温,入脾胃经,能温中散寒故较宜于寒阻气滞而胃失和降者。

1.胃失和降之呕吐  本品治脾胃受寒之吐逆轻证,单用有效,如《肘后备急方》治伤寒呕哕,用本品一把煎汤,徐徐饮用《千金要方》治卒哕不止,以其浓煎顿服。治虚寒呕吐,以之与白术、陈皮、生姜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散。若治湿浊呕吐,以之与香薷、苍术等同用,如《世医得效方》二香散《症因脉治》香苏平胃散,以之与藿香、陈皮等同用治湿热呕吐,以之与黄连合用,如《湿热病篇》黄连苏叶汤。治肝郁气逆,胃失和降,呃逆频作,嗳气不止者,《蒲辅周医案》柿蒂旋覆代赭汤。临床报道本品配伍黄连、半夏等,可治疗各种呕吐[四川中医1998,16(8)29]。本品与香附、陈皮、半夏等同用可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新中医,2005,37(1)38-39]。

2. 妊娠呕吐  本病因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本草汇言》曰:“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本品可行气宽中,顺气安胎,如《湿热病篇》苏叶黄连汤。然临床治疗本病,紫苏梗更为多用。

此外,本品芳香辟秽,化湿和中,既可解毒,又能缓解中毒所致的胸闷、呕吐、腹痛,因此,还用于鱼蟹中毒,虫蛇咬伤。如《金匮要略》以紫苏煮汁饮,治食蟹中毒者。《千金要方》以鲜苏叶捣汁饮,治蛇虫伤人

【用法用量】6~15g。捣汁服或外用适量。不宜久煎。

【使用注意】

1. 本品辛温,故温病初起,风热表证,胃热呕逆均应慎用。

2. 本品用于行气和中,止呕安胎,发散表邪,用量不可过大若用以治鱼蟹中毒,宜用量稍重,可单用至30~60g。

【按语】

一、关于紫苏品种源的讨论

紫苏在形态上有叶色两面均为绿色者,习惯上称“白苏”,有面青背紫、两面均为紫色者,称“紫苏”。据考证紫苏和白苏从《名医别录》开始就分条记载,有稳定的药名;在实际应用中,二者也多分别对待,各有所用。

习惯上认为白苏香气较差,如陶弘景说“其无紫色不香”者,“不堪用”,故多用紫苏。但白苏即是《名医别录》所载之荏叶谓其“主调中,去臭气”。《图经本草》指出:“白苏方茎圆叶,不紫,亦甚香,实亦入药”。《日华子本草》言其:“调气……消宿食,止上气咳嗽”。《滇南本草》言其:“治伤寒发热,无汗,头痛,一切风寒痰涌而结,霍乱转筋,咳嗽吐痰小儿风症”。可见,白苏与紫苏其性味、功效、主治颇为相似。现代研究结果显示,两者均具有显著的解热、止呕、镇咳与平喘作用且白苏挥发油毒性显著小于紫苏挥发油。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自宋代起紫苏叶入血分能止血。而白苏是否具有止血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目前在四川、贵州、江苏等地仍有将紫苏和白苏等同使用的情况。白苏与紫苏是否能等同使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关于紫苏不同入药部位功用的讨论

以本植物之叶(有时包括嫩枝)入药,称紫苏叶(或苏叶);以其莲入药,称紫苏梗(或苏梗);以其宿萼入药,称为紫苏苞(首载于《本经逢原》);以整个地上部分一起入药,则称紫苏。《本草汇言》认为:“如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或脚气疝气,邪郁在表者,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气郁结而中满痞塞,胸膈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本草正义》诸书亦有类似的论述。不少人据此提出“苏叶长于解表,苏梗长于理气”之说。谓苏叶长于解表,与实际相符,历代认识一致。若以为苏梗行气宽中之力过于苏叶,则与实际相违。苏叶行气仍强于苏梗,故历代行气方中以用叶者居多。正如《药品化义》所说“苏梗,能使郁滞上下宣行,凡顺气诸品唯此纯良。……病之虚者,宽胸利膈,疏气而不迅下;入安胎饮,顺气养阴;消胀汤,散虚肿满。”仅以二物行气而言,只是苏梗更加温煦纯良。

至于紫苏苞,《本经逢原》认为“气味俱薄”,宜于亡血、产后、孕妇等发散解表之用,“而无过汗伤中之患”。其说可供临床参考。

三、关于紫苏化痰、止咳、平喘功效的讨论

《滇南本草》载紫苏能“消痰,定吼喘”。《本草纲目》载其能“消痰利肺”,“同杏仁、莱菔子,则消痰定喘”。《本草正义》又言其茎“降逆定喘”。以上论述都明确地提出本品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本草纲目》在紫苏子条下说:“苏子与叶同功”;《医林纂要》亦称“苏子功用略同紫苏茎叶……下气消痰,除咳定喘”,则从另一角度肯定了紫苏和紫苏子一样具有化痰、止咳、平喘作用。根据临床应用,本品对风寒外感,肺气失宣而兼痰咳、痰喘者,既祛邪除表,又消痰降逆,一物二用,最为合适。

此外,本品也常用于无表证之咳喘。如《丹溪心法附余》苏沈九宝汤,以本品与桑白皮、杏仁、乌梅、陈皮等同用,治疗“老幼素有喘急,发则连绵不已,咳嗽哮吼,夜不得眠。”《世医得效方》加味四七汤,以本品与制半夏、厚朴、远志等同用,治痰湿郁滞之证。《孔伯华医集》二苏汤,以之与杏仁、旋覆花等同用,治产后脾湿不化,肝热上犯,肺失清肃,喘嗽不止,稀涎壅盛者,皆主要取其化痰、止咳、平喘之力。临床报道以杏仁、紫苏各12g为君药,组成加味杏苏汤治疗气管炎、咽炎引起的咳嗽64例,显效28例,好转2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5%[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2,24(2)51-53]。

四、 关于紫苏活血功效的讨论

《本草纲目》称本品“其色紫,入血分……同芎劳、当归,则和血、散血”,其功效中亦有“和血”、“止痛”等内容。清代张志聪《侣山堂类辨》认为:“苏叶能发表汗者,血液之汗也(白走气分,赤走血分);枝茎能通血脉……予亦常用香苏细茎,不切断治反胃膈食,吐血下血,多奏奇功。盖血脉疏通,则饮食自化。……通其络脉使血有所归,则吐下(血)自止。”《证治准绳》七气手拈散,治妇女产后瘀滞、心气攻痛,以本品与延胡索、乳香、没药等同用。《伤科大成》顺气活血汤,以之配伍当归、红花、香附等,用于胸腹挫伤,胀满作痛。《医宗金鉴》散瘀葛根汤,以之配伍川芎、红花、葛根等,治跌仆损伤,瘀滞凝滞。然上述方剂使用本品,均与大量活血药物配伍使用,本品是否具有活血作用,值得斟酌。

五、 关于紫苏止血功效的讨论

紫苏入血分可用于出血证的治疗,其单味内服或外用,皆有一定疗效。宋代《履巉岩本草》记载本品能“止金疮出血”,历代在止血方中使用紫苏者,亦不鲜见。如《斗门方》以紫苏煮汁,浓缩成膏,加炒赤豆末为丸,治“诸失血病”。《谈野翁试验方》以紫苏捣敷疮口;《永类钤方》以嫩紫苏叶、桑叶同捣外敷伤口,治疗损伤出血。《奇效良方》鸡苏丸,以苏叶与黄芪、生地黄等同用,治下虚上盛,嗽血衄血及咯血。《济生方》鸡苏散,以苏叶与阿胶、生地黄等同用,治劳伤肺经之唾血《世医得效方》及《赤水玄珠》也有类似记载。《证治准绳》以本品配伍大蓟、阿胶、茜草等,治妇女吐血配伍地黄、大蓟根、木通等,治妇女血淋,皆取名为鸡苏散。本品治疗多种血证之理,张志聪认为“通其络脉使血有所归,则吐下自止。”并常用紫苏治疗“吐血下血,多奏奇功”侣山堂类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67。现代研究也表明紫苏能缩短出、凝血时间[中国医学创新20129(6)102]。可见,对其止血功效应当肯定。

六、 关于紫苏安胎功效的讨论

妊娠妇女聚精血以养胎,冲气失于濡养,则冲逆于上此时肝血不足,若情绪失调,易致肝失条达,气机郁滞,逆犯于胃,故多见恶阻呕吐之证。紫苏可以和胃止呕,治疗恶阻,以利纳食化生精微而养胎。其安胎之由,均不离于调理气血,气血冲和,其胎自安,故其作用主要是理气安胎。脾胃气滞或脾虚气滞,运化不良,精气及胎元无以充养而不固者,紫苏可理气宽中,助脾胃健运,化生气血以安胎。外伤劳损,损及冲任,血脉不和,以致不能养胎,而胎动下血者,紫苏可止血以安胎。

然胎动不安,以肾虚者居多。《女科集略》言:“女子肾脏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所系也,若肾气亏损,便不能固摄胎元。”因此,补肾是安胎固胎的主要方法。其肾虚而胎不固者,或热扰冲任,损伤胎元,胎动不安者;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胎失充养,无力固摄而不兼气滞者,均非辛散、温燥、耗气之紫苏所宜,故不能将本品视为安胎通用之品。

七、关于紫苏性能的讨论

本品具有芳香之气,散寒解表,行气宽中,能散能行,符合辛味药的性状和作用特征故历来谓其味辛。虽曾有言其尚具甘味者,既与五味理论相违,又无实际意义,不被诸家所认同。

对其性的论定素有分歧,或称其性温(如《名医别录》等),或称其微温(如《千金要方·食治》等)。二者俱有道理,很难作出取舍。因其性温于紫苏梗,众人以其梗为微温,则其叶当以性温为是。若与发散风寒诸药比较,其温性明显不及桂枝、生姜、羌活等品,以此而论,又当以微温为是。本书仍按时下之多数意见,谓其性温,只是相对于苏梗而言。

其归经以肺、脾(胃)二经为主,虽有本草言其归心、肝或手少阴、足厥阴经者(如《本草经疏》、《本草经解要》等),是以其能理气舒郁,并能入血分活血止血而认定的,只不过较为次要罢了。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紫苏叶主要含挥发油,成分主要有紫苏醛、柠檬烯、β-丁香烯、α-香柑油烯及苦樟醇等。

二、药理作用

紫苏对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的作用。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能促进血小板血栓的形成,缩短凝血时间。能降低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紫苏叶提取物中紫苏醛与豆留醇协同具有镇静、镇痛活性。

三、临床新用

1. 治疗支气管炎  紫苏叶与干姜(101)制成25%药液,早晚各服10ml,10日为1个疗程。以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52例4个疗程后,近期控制62例,显效150例,好转213例,无效127例[中药临床新用,2001631]。或以咳喘安胶囊(紫苏叶、炙麻黄、大腹皮、桂枝、苦杏仁、甘草、薄荷、干姜、炙桑皮、乌梅组成),每粒胶囊含生药0.35g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0例。每日3次,每次3粒10天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控制13例,显效9例,好转4例,无效4例有效率87%[陕西中医,200425(4)326-328]。

2. 治疗胃炎  以紫苏、高良姜、香附、苍术、陈皮等组方,治疗浅表性胃炎166例。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结果治愈110例,显效17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3%[新疆中医药,2000J8(1)20]。以香苏郁金散加味(紫苏、香附、陈皮、郁金、延胡索、枳壳、佛手、大腹皮、甘草)治疗浅表性胃炎46例。其中痊愈3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陕西中医201031(3)316-317]。或以香苏散加味(香附、法半夏各10g紫苏叶、陈皮各6g甘草5g,党参15g黄连3g),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6例。水煎,每天1剂,分2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胃镜及病理活检结果,总有效率为91.7%[新中医,200537(1)38-39]。

3. 治疗小儿外感咳嗽  以紫苏叶、薄荷、炙麻黄、炙桑白皮等组方,治疗小儿感冒咳嗽120例。结果痊愈94例,显效20例,无效6例[陕西中医,2001,22(5)257]。或以杏苏散为基本方组方(杏仁10g紫苏10g,梧梗10g前胡10g紫菀10g荆芥10g陈皮12g百部10g炙甘草5g),治疗小儿外感咳嗽180例。水煎滤汁300ml每次服150ml,每天服2次。首服3剂后复诊有效者,原方加减后续服,最多不超12剂。结果痊愈86例,显效7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90.56%[中医研究,201023(4) :42-43]。

紫苏梗

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茎。本草中紫苏梗多在“苏”或“紫苏”项下介绍,且梗与叶并用。单用茎最早见于宋代《本草图经》,载:“其茎并叶,通心经,益脾胃……若欲宣通风毒,则单用茎,去节大良”。其性辛、甘,微温归肺、脾、胃经。功效行气宽中,止痛,安胎。主治脾胃气滞之胸脘痞满、疼痛,恶心呕吐及胎动不安等。其功效与紫苏叶相似,但紫苏梗行气作用略缓,故体虚者多用。且长于理气安胎,妊娠呕吐属于气滞者用之最为适宜。煎服5~9g,不宜久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