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香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木香(《神农本草经》)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木香的根。原主产于印度、缅甸、巴基斯坦等国,从广州进口,药材称广木香、老木香、新木香、南木香。国内引种有60年的历史,云南、四川、西藏、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栽培,尤以云南丽江地区和迪庆州产量最大质量佳,故药材称云木香。野生与栽培均有。秋、冬两季采挖2~3年生的根,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切成短段,粗大的纵剖为2~4块,晒干或风干,撞去粗皮。切制时将原药材放清水内洗净,捞出,闷润,切片,晒干。药材性状气芳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苦辣。本品均以条均匀、质坚实、香气浓、油性足、无须根者为佳。生用或煨用。其炮制品名称有煨木香。

【历史】木香本名蜜香,因香气如蜜,后讹木香。即《本草纲目》所谓“木香草类也。本名蜜香,因其香气如蜜也。缘沉香中有蜜香,遂讹此为木香尔。昔人谓之青木香,后人因呼马兜铃根为青木香,乃呼此为南木香、广木香以别之。”本品的异名有蜜香(《名医别录》),青木香(《本草经集注》),五香(《三洞珠囊》),五木香(《乐府诗集》),南木香(《世医得效方》),广木香(《普济方》)等。

木香入药的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主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久服,不梦寤魇。”其后《名医别录》加以补充,谓其还能“治气劣,肌中偏寒。主气不足,消毒,杀鬼、精物、温疟、蛊毒,行药之精。久服轻身致神仙。”《本草经集注》又称“疗毒肿,消恶气。”至唐·《药性论》则云“治女血气刺心心痛不可忍,末,酒服之。治九种心痛,积年冷气,痃癣癥块,胀痛,逐诸壅气上冲烦闷。治霍乱吐泻,心腹疠刺。”《日华子本草》也认为本品“治心腹一切气,止泻,霍乱,痢疾,安胎,健脾消食。疗羸劣,膀胱冷痛,呕逆反胃。”较准确地记录了本品的主要功用。《本草纲目》引张元素语“散滞气,调诸气,和胃气,泄肺气”,并引朱震亨语“行肝经气。煨熟,实大肠”。明清以来的本草逐渐总结了本品的行气止痛、调中健脾、消食诸功效。

【性能】辛、苦,温。主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应用】

一、胸脘胀痛

木香辛散苦泄温通,芳香醒脾,善于开壅导滞,升降诸气,能通理三焦而尤其善于行脾胃气滞,有调中宣滞、行气止痛之功为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饮食不化,食欲缺乏等症之常用药,常与橘皮、砂仁、檀香、枳壳等同用。如《杂病源流犀浊·脏腑门》木香调气饮治气胀腹满,即用本品配伍白蔻仁、砂仁、藿香等药。《证治准绳》引《医学统旨》木香顺气散,以之同陈皮、青皮、枳壳、厚朴、砂仁、香附、槟榔等药,治气滞腹痛。若食积气滞,胸膈痞塞,心腹刺痛,胁肋胀满,饮食减少,噫气吞酸,呕逆噎闷者,本品可与青皮、姜黄、莪术、炒麦芽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木香汤;或与枳实、白术同用,如《医学人门》木香枳术丸。若中焦气滞血瘀,脘腹刺痛者本品可配伍香附、乌药、姜黄等品,如《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木香破气散。若积滞内停,脘腹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或赤白痢疾,里急后重等,常以之配伍槟榔、青皮、陈皮、莪术、大黄、香附等药,如《儒门事亲》木香槟榔丸。若胃气不顺,忽然发呕者,木香可与藿香、砂仁、豆蔻仁、甘草同煎服,如《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木香调气汤。临床报道,取木香、茯苓各40g,砂仁100g,炙附片50g海螵蛸60g,阿魏30g,洗净,干燥研末,过100目筛,加甘草流浸膏55g,混匀,高压灭菌,干燥包袋,制成胃安丸散。每日15g,每日2~3次,选用红糖、姜粉、黄连粉调服。郁热类加黄连、吴茱萸虚寒类加陈皮、白蔻仁吐酸类加瓦楞、海螵蛸呕吐清涎加丁香、炙半夏气滞类胃脘发冷加吴茱萸、炮姜;胃灼热加黄连、焦山瘀血类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出血便黑加白及炭、三七、云南白药。15日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后,显效97例,有效294例,好转75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93.2%[新疆中医药,1992(4)12]。又以复方广木香I广木香、算盘子根、油茶树根各15g,老姜2~3片,水煎,每日分2次服连服3剂后改用复方广木香II广木香、乌药、算盘子根、红藤、钩藤各15g陈皮6g水煎,每日分2次服20天为1个疗程。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17例,治愈率达90. 3%,远期效果亦较好,复发率为15.8%[新医学,1976(5)214]。以100%木香注射液2ml肌内注射,每日2次,儿童酌减。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肌疝及绝育结扎术后等之胃肠气胀29例,总有效率93%[中草药通讯,1979,(3)37]。

此外,用二香三核[广木香1(煨),小茴香4(盐炒),荔枝核2(醋炒),橘核2(酒炒),山楂核1(酒炒]诸药按以上比例配成,共研细末,不同年龄小儿用量不等。适用于寒邪结肠、乳食凝滞所致寒凝型“盘肠痛”,即小儿胃肠功能紊乱或一过性肠痉挛,一般服用2~7次即痊愈[黑龙江中医药,198344]。

二、泻痢后重

木香辛散苦燥温通,善于通畅胃肠气机,故为治泻痢腹痛、里急后重必用之品。若湿热泻痢,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后重,胃肠气滞者,本品常与黄连同用,以清热燥湿,行气止痛,如《兵部手集方》香连丸或再配伍清热燥湿、缓急止痛的黄芩、芍药及槟榔、大黄等药,如《医学六书》芍药汤。若湿热壅遏,夹有食积,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脘腹痞满胀痛,滞下不爽,嗳腐吞酸者,则与槟榔、牵牛子、大黄、青皮、陈皮、莪术等同用,如《儒门事亲》木香槟榔丸。治小儿冷热不调,腹痛不可忍,或时寒热,下痢脓血者,本品可配当归、川芎、黄芩、桔梗等药,如《太平圣惠方》木香丸。若小儿冷痢腹痛,饮食减少,渐至羸瘦者,则与白术、炮姜、炮诃子、当归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木香白术散。若久痢脓血者,木香可与诃黎勒、黄连等同用,如《圣济总录》木香散。临床报道,以木香为主的木香槟榔丸治疗痢疾21例,均获痊愈。其中治疗后2天愈者8例,4天愈者9例,余4例为6~10天治愈[福建中医药,195819]。

三、脾胃虚弱、不思饮食

木香辛散温通,芳香醒脾,功能行气消滞、健脾消食,故可用治脾胃气虚,运化无力,脘腹胀满,呕恶食少,消化不良等症,常与党参、白术、茯苓、砂仁、陈皮、半夏、枳实等药同用,如《中国医学大辞典》香砂六君子丸、《摄生秘剖》香砂枳术丸,共奏健脾和胃,行气消积,开胃进食之功。

四、湿热气滞,胁痛口苦,黄疸尿赤

木香辛散苦泄,调中宣滞,行气止痛,用于脾运失常,肝失疏泄,湿热郁蒸,气机阻滞所致胁肋胀痛,口苦,苔黄腻甚或黄疸尿赤,常与疏肝理气的柴胡、郁金、枳壳及清热利湿的茵陈蒿、金钱草、大黄、栀子等药同用。临床报道用广木香治疗胆结石胆囊炎8例。用药前,每次发作均用阿托品类药物。8例中用药后腹痛均有效,3例药后排气,食欲增强2例伴胰腺炎或穿孔小发作能止痛,大发作无效。其作用原理可能为解除胆道括约肌痉挛,利胆消炎[中华外科杂志1958(1)24]。

五、疝气疼痛

木香辛散温通,行气化滞,散寒止痛,用于寒滞肝脉,小腹痛引睾丸或偏坠痛,常与川楝子、吴茱萸、小茴香等同用,如《证治准绳》导气汤、《寿世保元》引严副使木香金铃丸。若小肠疝气,膀胱偏坠,久药不效者,也可与川楝子、炒荔枝核、炒青木香等同,如《证治准绳》引《易简方》木香楝子散。

六、 癥瘕积聚

木香辛散苦泄温通,行气化滞止痛,也可用于血瘀气滞之癥瘕积聚疼痛,常配伍莪术、三棱、桃仁、青皮等药。如《卫生宝鉴》木香硇砂煎丸,以之配伍三棱、莪术、青皮、乳香、没药等,用治妇人痃癣积聚,血块刺痛,日久不愈者。若寒气结瘕,腹大坚满,痛不可忍者,本品可与炮三棱、姜厚朴、枳实、炮莪术等配伍,如《卫生宝鉴》木香通气散。若乳积食积,积聚痞块者木香可与莪术、青皮、砂仁、丁香等同用,如《婴童百问》木香丸。

七、 小儿痛证

木香功能行气调中,健脾消食,故可用于饮食失节,病后失调,以及虫积等导致脾胃受伤,营养吸收障碍而致之小儿疳证,面黄肌瘦,肚腹鼓胀,营养障碍,消化不良等。如《圣济总录》三和丸,即以之配伍胡黄连、麝香用治小儿诸疳,肌体羸弱,腹泻,不思乳食。又如《小儿药证直诀》木香丸,用本品配伍槟榔、豆蔻仁、千金子等,治小儿疳瘦腹大。若小儿冷疳,泄泻少食者,可与肉豆蔻、砂仁等同用,如《张氏医通》木香丸。

八、痛经

妇人情志不畅,肝郁不疏,气滞血瘀之经行不畅,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小腹及腰部疼痛甚则剧痛难忍,用之疏肝行气止痛,常与活血祛瘀、调经止痛的玄胡、牛膝、当归、白芍等同用,如《沈氏尊生书》玄胡索散、《证治准绳》牛膝散。

此外,取本品疏通气机、调中宣滞之功,与补虚药同用,既有助于补益药吸收,又使补益药补而不滞,无滋腻碍胃之弊,如《时方歌括》香砂六君子汤、《济生方》归脾汤。

【用法用量】1.5~6g或入丸、散剂。生用行气力强,煨用行气力缓而多用于止泻。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香燥,易伤阴血,故阴虚、津亏、火旺者慎服。

【按语】

一、关于木香品种的讨论

除上述菊科植物木香外,近年来在木香商品中,下列同科植物也作木香使用。

1. 川木香。

2. 灰毛川木香。

此外,部分地区以菊科植物川木香属五种植物(越西木香、厚叶木香、菜木香、膜缘木香、木里木香)统称越西木香混作木香出售,还有的则以菊科不同属的植物充作木香出售,严重影响了木香的质量。

二、关于木香名称的讨论

木香一药现代临床处方用名有广木香、云木香、川木香等。广木香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木香的干燥根,原产于印度、细甸、巴基斯坦等国,以往多从我国广州进口,故药材称广木香,也称印木香、番木香。当地有老山、新山所产之异。老山所产者,质坚体重,外表光洁,色棕褐,香气浓郁,为最佳之品,称作老木香新山所产者质较松,外皮粗糙,香味较淡而浊,品质较次,称为新木香。广木香也曾名“青木香”(《本草经集注》),后人为与马兜铃根(《唐本草》称土青木香、兜铃根)相区别,又称为南木香(《世医得效方》)。抗战前,有人从印度带回广木香的种子,在云南丽江一带试种,生长良好,继而当地大量栽植,以销各地。目前云南、四川、西藏、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栽培,尤以云南丽江地区和迪庆州产量最大、质量最佳,故药材又称云木香。

川木香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木香的根,因主产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及雅安等地而得名。一般认为,广木香类的饮片较川木香为佳为木香之正品,临床处方用药时为强调优质饮片入药,医家多喜用广木香或云木香之名,川木香一名较少采用。

土木香为菊科植物土木香的根。主产于河北,浙江、四川、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及新疆等地亦产。本品性味、功用与木香相似,故与木香混用,其商品一般归属于川木香。在京、津一带也称作青木香,河北称作祁木香。

此外,红木香系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根或根皮入药,味辛性温,功能行气、活血、止痛,主治气滞脘腹胀痛,筋骨疼痛,痛经,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等证,民间多用。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云木香根含挥发油0.3%~3%,油中成分为单紫杉烯、α-紫罗兰酮、β-芹子烯、凤毛菊内酯、木香烯内酯、木香醇、木香酸、α-木香烃、β-木香烃、木香内酯、莰烯、水芹烯、脱氢木香内酯、二氢脱氢木香内酯等。此外,云木香根尚含木香碱、树脂、菊糖、豆固醇、白桦脂醇等。

二、 药理作用

云木香生物碱部分对组胺引起的豚鼠支气管及小肠平滑肌疼挛有明显的解痉作用。木香煎剂能通过对迷走神经的作用,使动物在体大肠兴奋,收缩力加强,蠕动加快,缓解胃肠胀气的腹痛。本品对兔离体肠管能降低其紧张性,并可拮抗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效应,有促进胃液分泌、助消化、抗腹泻、抗消化性溃疡、促进胆囊收缩的作用。小剂量的水提取液与醇提取液能兴奋在体蛙心与犬心,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及多种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川木香醇提取物具有利胆、镇痛、抗炎作用。对豚鼠的气管、支气管收缩有对抗作用。此外,尚有利尿及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等作用。

三、 临床新用

1. 治疗传染性肝炎   用广木香治疗传染性肝炎100例其中无黄疸型50例中,42例治愈;黄疸型5例,药后肝功能均迅速恢复至正常;迁延型30例,24例治愈慢性15例,10例获愈,血清氨基转移酶多数在3周内恢复正常,6例在2年内复发再次用药[浙江中医杂志,1980(9)45]。

2. 治麻痹性肠梗阻   以生木香10g隔水炖,取汤150ml先用胃管将胃内余留胃液物抽净而后将温和木香汤150ml注入,夹管2小时,严密观察全身和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治麻痹性肠梗阻32例,用药1剂,2小时见效6例,3小时9例,4小时11例5小时6例,均痊愈出院[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⑶:16]。

3. 治疗劳伤性胸痛   木香、䗪虫各50g,干燥后共研细末,每次5g,黄酒冲服,每日2次。伴咯血者加桑寄生50g伴有心脏疾患者加丹参50g7天为1个疗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0,(3)30]。

4.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以柴胡、穿山甲、乌药、木香各10g,王不留行、怀牛膝各15g黄芪12g为基本方,根据证型加减,配合外敷。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56例,并设对照组56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总显效率(临床控制和显效46%对照组总有效率64%,总显效率21%。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6)708]。

5. 治疗萎缩性胆囊炎   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党参、黄芪、炙甘草、砂仁、广木香、半夏、枳实各10g陈皮、白术、茯苓、炒黄芩、柴胡各12g)治疗萎缩性胆囊炎202例,总有效率为93%[陕西中医,201031(5)53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