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紫砂西施壶,清末出世文旦壶,你分得清吗?

 我是壶仙子 2018-09-13

说到西施,你会想到什么呢?

是那春秋时倾国倾城的浣纱女西施

还是经典的紫砂器形西施壶呢?


紫砂壶的文化流传几百年至今,衍生了各种壶型。对紫砂了解的越多,你就会觉得,每一把紫砂壶之间都有微妙的联系,但他们都是自己独立的一个个体,能够让紫砂壶成为茶具之首的,不仅仅是紫砂材质的独特,更加多的是它的可塑性,花鸟鱼虫、青草树木...... 都可以涉及。



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西施壶和文旦壶, 这两种经常让人分不清楚的壶型,看看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为何如此之像呢?


    



有时候会在网上看到一些文章介绍“文旦壶”是“西施壶”的别称,这种文章往往被不懂紫砂的营销号转发,让很多人都误以为文旦壶就是紫砂壶。虽然这两把壶确实相似,但细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 文旦壶 —


西施壶壶身圆润,而且盖子的设计是截盖的,嘴短如女儿家的樱桃小嘴,壶把最独特,和其他壶型相比是倒过来的,这是西施壶最基本也是最个性的特点。


— 西施壶 —


很多人说文旦壶的创作起源于一种亚热带产出的水果——柚子。柚子在清朝康熙年间从福建引入在台南麻豆地区栽培,选为贡品,享有盛名。但是曾有人亲自前往问当地的人们,柚子是否称为'文旦',得到的结果却不是,当地人称柚子为“抛”,和文旦毫无关系。



那文旦壶是为什么叫做文旦呢?


其实文旦壶最初还是因为一个落款。回看古往,文旦壶是在清朝中期以后比较多,这些壶的地面落“文旦”款,以红泥的小壶居多,尤其是当时出口的红泥器为主。那个时间段还出现了很多孟臣”、“逸公”、“思亭”、“允公”、“君德”、“谦六”等款的紫砂壶,这就让人们直接用了落款来称壶名。



据说,“孟臣”、“逸公”、“思亭”、“允公”、“君德”、“谦六”、“文旦”等确有其人,孟臣姓惠、逸公也姓惠、思亭姓陆、君德姓张、文旦姓李,他们都擅长制作某一个或某几个壶型,所做的东西市场接受度很高,让后人喜爱有加也不停在的模仿。



而要说西施壶和文旦壶之间的不同之处,我们从两把壶的整体来看,文旦壶的上部比西施壶更加挺拔,收紧,嘴的设计也是直嘴,而西施壶的壶身相较文旦壶则更圆润一些。眼尖的朋友可以看到,其实元旦和西施壶的壶把设计都是倒把的,这也是她们的相似之处。



尽管如此,其实壶型各异,都有各自的点睛之笔。只愿紫砂文化,源远流长!







蜀工坊坚持以推广紫砂文化为己任,

我们不仅有优质的砂器,还有有趣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