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世界[国内576]---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8-09-13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锦秀茶祖”——香竹箐古茶生长在云南凤庆县小湾镇锦秀村香竹箐自然村—农户承包土地的坎上,海拔为2245米。经国内茶叶专家多次鉴定和北京农业展览馆王广志教授以及日本茶业专家实地考察,这棵大茶树的树龄已达3200年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最粗大的栽培型古茶树,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栽培型大茶树。它的树高10.6米,树幅11.1×11.3米,胸径1.85米,围粗5.82米,被誉为“锦绣茶祖”。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国内多位专家对古茶树进行考察,推断其树龄在3200年以上。2004年,日本农学博士、茶叶专家大森正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林智博士对香竹箐古茶树做了测定,认定树龄在3200~3500年。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3200年,这是与中国文字一样漫长的年份,或许可称亘古了。当这棵古树萌发的时候,中国还处于商朝末期。算起来,它比商纣王还年长近100岁,比孔子大近700岁,1000年之后秦始皇才出生。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中国茶历经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并最终成为饮料的漫长过程。面对这棵随历史演变一路存活至今的茶树,已经很难想象,当年某位商代先民如何栽下与饮用它。而3200年之后,我们现在喝到的每一杯都可能源自它。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每年4月,村里开始采摘古树的茶叶,每年可采鲜叶400多斤,制成70~80斤干茶。2007年,一块498克重,由这棵古树茶叶制成的普洱茶饼,拍卖到了40万元。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如今这棵受到烟火供奉,依然郁郁葱葱的茶祖,已经成为某种象征,被认为是护佑四方水土的命脉神树,每年5月,都有盛大的仪式对它祭拜。来自四面八方的濮曼后裔,用他们最传统的方式,载歌载舞,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茶叶绿油。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事实上,在香竹菁,古茶树随处可见,它们以3200年树龄的“茶祖”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直径1米以上的有3株,直径在0.5米左右的有2000多株。它们与广布在凤庆大小山岭间的古茶树们,一起构成了澜沧江流域最重要的古茶树群落分布区。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而澜沧江,则被称为茶叶的母亲河。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晚霞映照之下,万物静默如迷。

如此感受一条江、一颗树与一群人的来龙去脉,总让人想起某种永恒。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这是一群因茶而生的人。传说中,古时濮曼王留下茶的种子,从此他的后代们,走到哪里便将种茶的传统带到了哪里。漫长的岁月里,濮曼演变成了布朗、德昂、倮倮——甚至你也可以认为,演变成了草和树,演变成了这里随处可见的山和石头,和水土。而对茶的血脉追认,对他们而言,从不曾改变。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有山的地方有水,有濮曼人的地方有茶。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如果能用脚印丈量3200年的时光,这一定是关于行走最美好的想象。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锦秀茶祖——见证历史的活化石。它是祖先留给后人不可多得的历史财富,又是茶树起源地中心和悠久茶历史的有力佐证。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在临沧凤庆县第二十五届茶文化艺术节上,世界茶树之祖-“锦绣茶王香竹箐”(树龄已达3200年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最粗壮的栽培型古茶树)2015年新茶茶标举行公开拍卖。经过激烈的竞拍,其中红茶标100克以12.8万元成交(一公斤128万元),晒青茶标100克以35万元成交(一公斤350万),一举成为普洱茶史上最贵的新茶。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茶早已不只是植物或是饮品,而是一种意境。在凤庆茶乡里辗转,一直惦记着那个叫“香竹箐”的地方,期待与茶树王相遇的那一天。就像等待一次已知的缘,还依旧让人不觉心动。70多公里的山路,像绕成球的毛线,这三千多年的古木哪有那么容易得见。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田埂边那棵郁郁葱葱的茶树王,它造型奇特,凌空一簇,俯仰天地间。入眼就透满古朴的灵气。香竹箐的古茶树都有一个特点,它们大部分都生长在地坎边,所以形成了极其优美的根部造型。有的像马鹿的角,有的则如相互依偎的爱人。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这就是传说中的“茶王之母”,它已经在凤庆小湾镇的香竹箐里屹立了几千年。以人的一生来看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存在,可它却依旧苍翠挺拔。它是凤庆栽培型古茶树的代表,也是世界上发现的最粗大的古茶树,人们也称之为“茶树王”,座落海拔2245米,根部周长5.80米、树高10.6米、树干直径7.84米。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几步就跃到它华盖一般的树冠下,前后左右地在它的树干间穿梭,只为看个仔细,看看这几千年在它心里留下了什么。树干为背,根系为椅,我坐着。抬头,浓密的枝叶遮天蔽日,也似乎挡住了尘世间的一切纷繁寥落,清凉中,似乎融化了所有心结,顷刻间开怀。它看起来孤傲,确是满怀的温暖,时间的沉淀让一切都清澈如水了。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香竹箐似乎是一个充满灵气的地方,这里是古茶树群落集中地。以茶树王为中心,辐射开来,周围还生长着很多古茶树,这些古茶树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茶树王。在它们中间直径在5米以上的还有3株,而直径在0.5米左右的有近2000株,直径在0.5米以下的就更多了,据说有上万株。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茶,容易醉人,没料聊茶也能让人忘我。当我还在那种意境中流连的时候,身后的议论声打断了我的神游。几个村民已在不知不觉间来到田埂旁。看见我们他们很开心。周凤山,30出头,家里有茶园四五亩,每年卖茶叶收入2000多元。周凤山告诉我,这个村子叫锦绣村,外面人习惯把这里叫作香竹箐。全村500户人,祖祖辈辈在这里种茶已有超过600年的历史了。关于茶树王,村民们已难寻关于它最初的记忆,都说认识它的时候就是这样挺拔了。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这似乎是我想象中的答案。村里有些不成文的规矩,每年农历二月八,开山采春茶的时候都要“开秤”,村里的老小都到古茶树前祭拜,祈求茶树四季发芽,茶山四季常青,并希望茶叶有个好收成。而茶树王就这样年复一年地保佑着村庄。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从前,每年都会有人来收茶,就在三四年前,身旁的这棵古木都还是村里李文潮老人的生活依靠,老人就靠卖它的鲜叶维持生活。据说,一次采上一两百斤鲜叶是没有问题。自从茶叶专家取了茶树的根部标本回去研究,它3200多岁的年龄一揭晓,就成了重点保护对象,尽管这个年份还有争议,但它已然是我心中最伟大的茶树王。这棵古茶树为锦绣村不知做出了多少贡献,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观赏品,扬名海外。前几年,还有外国人千里迢迢地跑到这个不知名的山村,专程拜访。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出村的路上,我在一个地道的村舍里看到了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正在将采下的古树茶叶自己加工、制茶。他认真地说:“野生茶或是古茶不能吃新茶,必须经过三个月后在袋里泛出陈香才适宜饮用,才能品出幽香。”走的时候,老人说在茶树王的家乡,民风淳朴,邻里和睦,这就是古茶树带给他们的气韵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香竹箐茶王:3200年的古茶树,它早已化为人们心灵间的精神图腾。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香竹箐自然村--锦秀茶祖诞生地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云南凤庆香竹箐,锦秀茶祖享美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