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解中医(37)之 形体——筋

 中医知识圈 2018-09-13
中医概念的筋包括西医所说的肌腱、韧带和筋膜等。筋性坚韧刚劲,对骨骼肌肉等运动组织有约束和保护作用。
  一、筋的解剖形态
  筋是形体中一类刚劲有力的条束状组织,是大筋、小筋和筋膜的统称。《素问·五脏生成篇》“诸筋者,皆属于节。”,这是指筋附着于骨而聚集于关节。《素问·脉要精微论》“膝为筋之府。”,这是指膝关节处聚集了较多的筋膜。按十二正经循行分布的不同,全身的筋可分为手足三阴三阳之筋,合称“十二经筋”。《黄帝内经》中有“宗筋”的概念,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多条肌腱筋膜汇聚的地方;二是指男子的阴茎,《素问·厥论》“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因此后世经常用宗筋代指阴茎或者睾丸。
  二、筋的生理功能
  1、连接关节。筋附着于骨而聚于节,筋连接骨节肌肉,不仅加强了关节的稳固性,而且还有保护和辅助肌肉活动的作用。
  2、协助运动。《素问·痿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机体关节之所以能屈伸转折、运动自如,一方面是肌肉的收缩和张弛,另一方面是筋在肌肉和骨节之间起的协同作用。若筋膜失养,萎软驰纵,可以引发运动无力的痿证。筋膜痉挛,拘急不舒,又可引发肢体强直为主症的痉证。
  三、筋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素问·宣明五气篇》“肝主筋。”,筋与肝的关系表现在生理上,肝之气血濡养诸筋。肝的精气,布散诸筋,以充养筋膜。病理上,肝病不愈,易传到筋。若肝之气血不足,筋膜失养,可致动作迟缓,屈伸不利。肝风内动,可致动摇、震颤、抽搐等与筋有关的症状。
  筋与十二经脉相关联,全身的筋按十二经脉循行分布,分为十二部分,分别接受相应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控,该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所属筋膜。十二经脉各有所属之筋,统称为“十二经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