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80后农民工说句话 作者:阿华头
有南方省份调查显示,在农民工群体中,七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只占8.4%,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占30.2%,八十年代出生的占60.0%。这就是说,在民工潮最汹涌的地区,80后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另根据早先国家统计局公布《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和希望》的调查显示,有超过55%的农民工设想未来在城市发展、生活、定居。 有人感叹,这期望是好的,可惜离现实遥远! 根深蒂固的身份差别,在不少人心里沉淀出一种观念:“不唯钱是图”、“想长长见识”、“寻找个人发展机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类似的梦想和追求,只是城里人的专利,80后农民工不该好高骛远,唯有埋头苦干,才是本分。于是,频繁跳槽,在城市80后是个性和激情,在农村80后则是心浮气躁;创业创新,在前者是历史使命、智慧选择,在后者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娱乐休闲,在前者是小资情调,在后者则是附庸风雅;甚至,连见义勇为也会因身份不同,而得出不同看法——前者往往冠以社会责任感,后者则有人质疑是不是为了奖金。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80后农民工不堪辛苦,却有各种需求和渴望,使80后农民工频繁跳槽。但由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同时又缺乏工作经验,他们在城市中很难找到脑力或技术型工作,只能从事一些收入较低却简单辛苦的工作,以饭店、浴池、歌厅服务员和普通保安、学徒为主。但80后农民工在家中多为独生子女,很少干农活,父辈身上脚踏实地、安贫乐道的生活习惯,在他们身上已难觅踪影。当他们进入城市后,才发现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这种落差加上本来就很浮躁的心理,会加重他们内心的不平衡,很容易使他们放弃勤劳致富的耐心,选择铤而走险。于是,城市80后的梦想,有市场策划、有媒体介绍、有单位支持,超女、好男纷纷出笼。而80后农民工呢,很少有人来关注、帮助他们,于是他们常常只能是孤独地坚守梦想,或者是颠沛流离,从一个城市辗转另一个城市。 必须看到,那些被人忽视的80后农民工,和城市里80后作家、80后网络英雄、80后职场精英一样,脚踩的是同一片共和国的土地,同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代,共享着同一个宏观的社会背景,也注定要共同承受社会转型期所有的代价。头顶的同一片蓝天,同样肩负中国未来发展的责任,他们所处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不该如此悬殊!不要责怪他们的飘忽不定和好高骛远,80后农民工同样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在人格上不比任何人低三分!有谁来关心他们呢?由此,我想到了一些饱食终日、大腹便便们的不作为者,要知道全国一年消耗在公款吃喝上的数字,已经达到了几千个亿啊! 我以为,80后农民工的梦想,折射着追求美好和谐生活的迫切愿望。一些农民工频繁跳槽,往往是迫于无奈的选择:他们不愿辛苦加班却拿不到加班费,他们担忧自身的安全却要冒恶劣环境致病致死的危险。他们并非不图金钱,但更看重公平,更渴望尊重。人们应当重视这样的梦想所凝聚成的力量,对这样梦想的支持,改变的将不只是80后农民工的命运,更将是整个社会文明的进程! (附记:本文是应杂志社约稿而写的时评,原文较长,考虑到网络阅读的习惯,我从中截取精华,先在博客上发表,让朋友们先看了,在杂志上可是要到2月份才看到的呵,这也是我在博客上发表的第60篇文章啊) 2008-01-05 00: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