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之于古人,是才气智慧的喷发,也是他们情志的承载。于逐日迈向成熟的初中生来说,阅读吟诵古诗词无疑可以触碰心智,攫取智慧,熏陶美感,在凝练的语言中感悟生命的价值。 部编版的初中语文课本里,古诗词、古文数量略有增加,更显重要,但是总感觉,现在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在被动的位置,多数的语文老师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无必要更新了呢?只针对要学习的诗词,从作者的创作背景、字词诗句翻译、名句赏析、主旨分析、常考题型,如果你还是按这样的套路来,你想过学生的感受吗?把这样的经验公式化,套用到每一篇古诗词的教学上,简单是简单了,有效吗?孩子们的求知欲,孩子们阅读的乐趣你想过吗?满足过吗?作为语文老师,应该用强大的知识储备(事前备足功课)、博学善辩(广搜博记资料)的口才征服孩子,激活孩子的灵性,主动理解、主动质疑,然后稳坐钓鱼台答疑、释疑,把学生变成自己的铁粉。 因此方法很重要,这里说个不太成熟的,觉得有点意思,就拿去试验一下;说的不对的,耽误你一点宝贵时间,骂我几句也无所谓,相信你是文明人也骂不出口的,呵呵!言归正传,举个例子来说一下大致的思路:我们知道,英语考试有“听力测试”一关,不妨也把古诗词、古文的学习当成英语,在让学生学习之前,先来一把默写,老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诵一遍古诗词,让学生们把听到的内容记下来,看看他们默写的字词、断句和原文有多大区别,是否还能保留诗词的原意,再找几个同学说出他们的理解,考查理解的程度是什么样。 但是在操作时有个问题是,多数同学会提前预习课文,像第一单元中《古代诗歌四首》里的《天净沙 秋思》一文,马致远的这首一致认为是写秋最好的词,估计很多同学都会背、会默写了。因此,可以选取其他的诗词来朗诵默写,刚好也让学生开拓一下视野,“天净沙”是很有名的曲牌名,在元代填词好的不仅有马致远的这首《秋思》,还有①白朴的《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②吴西逸的《天净沙·江亭远树残霞》:“江亭远树残霞,淡烟芳草平沙。绿柳阴中系马。夕阳西下,水村山郭人家。”③乔吉的《天净沙·即事》:“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这样,让学生们接触更多的好诗词,就像攻城作战,让学生担任前锋主攻,比较这些诗词的意境,理解诗人的心境,体悟他们当时的心情,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老师顺势扫清周围障碍,给他们讲讲诗人的轶事,分享自己和名家对诗句的理解与点评,还可以用之前考试中出现的题目来做一下考查。 说到这里,明眼人看出来了,以前的教学方法里,老师太过于自我,学生太过于被动;现在改变的是老师,打破之前的套路,调动学生的兴趣,避免被“填鸭”。这个方法也适合家长朋友没事时锻炼自己家的孩子,我就经常这么做。学习古诗词的道路上,“条条大路通罗马”,也希望各位朋友说出你的好方法来。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