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我爱你文摘 2018-09-14

谢谢邀请 首先做一下声明,本篇回答有点啰嗦,不喜勿喷。

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什么?个人认为汽车的核心技术不能单一而论,关于汽车的每一样技术都是核心的,并且是值得研究和突破的,总体上呢可以分为三大类:安全、动力和驾乘体验

1. 安全

之所以把安全列为第一位,因为安全是首要因素,其他任何技术如果不是在安全的前提下都无从谈起。 汽车安全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方面。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主动安全就是一系列帮助车辆更好的操控的配置,比如ABS(防抱死系统)、EBD(制动力分配系统)、ESP(车身稳定系统)和倒车雷达、倒车影像、全景影像等,当然还有比较有逼格的自动刹车、辅助驾驶、自动头灯种种,这都是主动安全系统的内容,换句话说,只要能帮助我们更安全、更方便的驾驶车辆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主动安全系统,主动安全技术一直是发展的,从没有停歇过,其中任何一项技术被发明出来都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被动安全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从字面意义来说就是当车辆发生不可避免的事故的时候能够保护我们驾乘人员不受或者少受伤害的技术,其中就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防撞钢梁、车体变形溃缩技术和奇瑞一直提倡的笼式车身等。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技术已经很成熟,没有任何的发展变化,其实稍微的改变都会大幅度的提高车辆安全,比如预紧式安全带。

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什么?预紧式安全带就是在汽车即将发生碰撞的时候车辆自身会将安全带提前拉紧,将驾乘人员紧固在座椅上,防止车辆加速度过大造成的伤害,这就是很牛逼了不是吗?

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什么?2. 动力 动力在汽车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也是各大车企相互竞争的资本,个人认为动力不仅仅是发动机,同时也应该包括变速箱技术,发动机和变速箱合二为一才能保证动力的输出。 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市面上最常见的发动机有3缸、4缸、6缸、8缸和12缸等(当然也有更多缸体的发动机,只讨论平时可见的),排量也从0.8L到4.0L不等(更高的也有很多),最初的发动机的比较最直观的是从排量上面来比较输出功率和马力,但是作为汽车动力核心技术的涡轮增压技术问世之后,发动机才真正的不以排量论英雄。拿最简单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调校好的话不会比2.0L以上自吸发动机差,而且燃油经济性更好,爆发力更惊人。

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在发动机企业当中还有一个掌握着核心技术的品牌,那就是发自大的转子发动机。普通的4冲程发动机转速在5-6千就已经是极限了,二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轻松就可以1万转以上,这样的动力输出真的是不能比的,当然转子发动机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不能普及到普通的乘用车上面,当转子发动机开始转向普通乘用车的时候,我相信马自达一定是佼佼者,因为它掌握是核心技术。 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当然好的发动机还有优秀的变速箱来配合才行,目前市面上最长江的发动机是MT(手动挡)、AMT(电控机械变速箱)、AT(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箱)、CVT(无级变速箱)和DCT(双离合变速箱)等,这些变速箱虽然都已经普及了很长时间,但是每种变速箱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或者不足,像MT的顿挫、AT的油耗、CVT的扭矩承受、DCT的散热这些缺点和不足都会在汽车发展中慢慢改变,即使稍微改善一点,也会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值得说的是随着新能源车辆的普及,燃料电池和电机动力也将会成为未来车辆的核心技术,这关系到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动力体现。奔驰、宝马和奥迪等高端品牌还有特斯拉和我国的比亚迪等都在上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谁掌握了新能源技术就掌握了汽车的发展方向。

3. 驾乘体验 什么是驾乘体验?无非就是空间、内饰、布局、舒适度和速度体验。,其中速度体验和动力息息相关,不再过多讨论。

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国人讲究空间外观要大气、内饰要豪华、布局要合理、开起来要舒服,这些要求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因为这些体验是根据科技发展、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有直接的关系。最初的三大样(富康、桑塔纳和夏利)之所以能火起来不是因为它驾乘体验好,而是因为人们的选择空间很少,只要有车开就可以了。

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什么?现在随着人们口袋鼓鼓,对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车都在往豪华、高端、时尚上面靠拢的原因,所以谁的驾乘体验好,谁的车销量就好,这是毋庸置疑的。

总体来说现在的汽车技术你说什么是核心技术这个真的不好说,真正的核心技术应该是做汽车的态度和思想,端正态度之后报着服务大众的思想,这才是车企所需要的核心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