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1唇颤动

 昼三夜二205 2018-09-14

91唇颤动

[概念]

唇颤动又称'唇(目加闰)'、'唇风',俗称'驴嘴风',可发生于上下唇,以下唇颤动较常见,好发于秋冬季节。

[鉴别]

常见证候

胃火挟风唇颤动:初起嘴唇发痒,皮肤发红,局部有灼热感,继则出现嘴唇颤动,大便秘结,舌苔黄燥,脉象弦滑。

脾虚血燥唇颤动:初起下层发痒,色红作肿,继而口唇干裂,痛如火烧,又似无皮之状,唇颤,大便干懆,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鉴别分析

胃火挟风唇颤与脾虚血燥唇颤:「二者发病初起皆见下唇发痒,唇红作肿,但前者系胃火,后者为血燥。胃火可由外感风寒或风热失解,入里化热,热传阳明而来;亦可因素嗜辛辣厚味,胃腑蕴热而致,足阳明胃经环唇,胃经实火循经上传,与外风相合,风火相煽,故可发生唇颤动。血燥可因感受秋季燥邪(温燥或凉燥),或误服苦寒、温燥之品,耗伤阴血化燥所致。唇为脾之华,《灵枢五阅五使篇》云:'口唇者,脾之官也',唇属足太阴脾经,脾虚血燥生风,故可出现口唇抖动。二者临床皆见'热'象,但胃火为实证,血燥之'热'象,属阴血耗伤化燥所生之虚中挟实证。其口唇疼痛:胃火所致者,显肿痛,局部有灼热感;血燥所致者,口唇干裂而痛。其大便不通:胃火者,系阳明胃府热邪炽盛,大便燥结成实,下居挟口属足阳明胃经,上唇挟口属手阳明大肠经,故大便秘结时日越多,往往一唇(目加闰)动、肿痛之势愈重,腑气一通,其势立减;血燥生风致(目加闰)者,系脾津不布,手阳明大肠津液不足,大便滞涩难解,无'痞'、'满'、'燥'、'坚'、'实'等阳明府实证表现。治疗前者可用疏风清热、表里双解法,如双解通圣散之类,如兼大便秘结者,可用调胃承气汤;后者,当养血疏解风燥,可内服四物消风饮,外搽黄连膏、紫归油。

[文献别录]

《外科正宗唇风》:'唇风,阳明胃火上攻,其患下唇发痒作肿,破裂流水,不疼难愈。宜铜粉丸泡洗,内服六味地黄丸自愈。'(附:铜粉丸组成,铜青、官粉、明矾、轻粉、麝香、冰片、黄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