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9舌淡白

 昼三夜二205 2018-09-14

l19舌淡白

[概念]

舌质色浅淡,红少白多或纯白无红色者,称为淡白舌。

淡白舌色在临床中很常见,但在古代文献中记载不多。列专条较为详尽描述淡白舌色者,首见于清代傅松元所著的《舌胎统志》一书。傅氏将淡白舌色分成二类:一类是'较平人舌色略淡,此枯白之舌色略红润'的淡白舌;另一类是枯白舌,'连龈肩皆无血色'。胜利后出版的《中医舌诊》、《舌苔图谱》等均绐予专门论述。

舌淡白在肉伤杂病中较为多见,外感热病后期间亦有之。无论外感或内伤疾病,凡舌见淡白色,一般多主虚证,常表示病程较长,不易迅速治愈。

在临床中,舌淡白因所兼苔色不同,主病各异,本节只就舌淡白常见病证作一讨论。

[鉴别]

常见证候

气血两虚舌淡白:舌色淡白尚润,舌体大小正常或略小,唇淡,面色无华,头晕耳鸣,神疲肢软,声低息微,心悸自汗,妇人月经量少色淡或经闭不行,脉虚细软。

脾虚寒湿舌淡白:舌色淡白湿润多津,舌体胖嫩,舌边有齿印,神色萎顿,膝冷畏寒,泄泻清稀,水谷不化,不思饮食,腹胀,肢体浮肿,按之不起,脉沉迟或沉细。

鉴别分析

气血两虚与脾虚寒湿两证虽均可见舌淡白,但其病因病机不同。造成气血两虚的原因很多,如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疾病久延、失血过多等。其中有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而后气衰,最终至气血两虚,以致不能上荣于舌而出现舌淡白。其辩证要点为:舌色比正常人浅淡,但略带淡红,舌体与常人大小相似或稍小,舌虽润但没有过多的水份,同时伴有气血不足(头晕乏力、自汗心悸等)的症状。治疗宜气血双补,如十全大补汤之类,缓缓图功。引起脾虚寒湿证的原因,诚如《舌胎统志》所指出的:'为脱血,为虚体过食寒凉,为腹痛,为泄,为中寒,为寒湿伤。'使脾阳亏损,脾虚化凉匮乏,脏腑经络无以滋荣,反映于舌,可见淡白无华;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失于运化,浸润于舌,故见舌体肿大胖嫩。本证脾阳虚衰是本,寒湿【水+猪】留为标。其辩证要点为:舌淡白不红,舌体明显增大似水肿状,一般伴见滑腻苔,舌边有锯齿印,同时兼见脾阳亏损(便溏、腹胀、纳呆、肢寒)、水湿【水+猪】留(浮肿,按之良久不起)的症状。治疗宜以温脾助阳、祛寒逐湿为法。方选实脾散、苓桂朮甘汤加减。

舌淡白一症,除上述两个证型较为常见外,按其色泽荣枯,临床辩证时又当详加鉴别。如舌色淡白而少津的,皆由于阳气虚损不能生化津液,或阳虚水停津液不能上承,临床上常见于腹中停水的患者,口舌反而干燥,欲饮水而饮之不多,可用补阳益气、生津润燥法治疗;若舌色淡白而舌面光滑无苔者,多属气阴两伤,甚则为阴精即将败绝之征,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极宜大补气阴,方选生脉散(人参应用西洋参)之类;又如舌色枯白无华,甚至连齿龈、口唇全无血色者,提示阳气衰败,预后不良。

[文献别录]

《临症验舌法》:'凡舌见白色而浮胖娇嫩者,肺与大肠精气虚也,补肺汤主之。'

'凡舌见白色而滑润,属大肠阳气虚者,补中益气汤送固肠散主之。'

'凡舌见白色而干燥,属肺脏火旺者,生金滋水饮加柴胡黄芩主之。'

《舌鉴辨正》:'淡白透明舌,不论老幼见此舌,即是虚寒,宜补中益气汤加姜桂附治之。风寒伤寒证均无此透明之舌,透明者全舌明净无苔,而淡白湿亮,间或稍有白浮涨,似苔却非苔也。此为虚寒舌之本色,若感寒邪者,有薄浮滑苔,故云伤寒无此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