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7缺盆溃烂

 昼三夜二205 2018-09-14

367缺盆溃烂

[概念]

缺盆溃烂是指锁骨上部凹陷处破溃之症。

本证,古医籍中记载有'缺盆疳'、'锁骨疽'、'蠹疽'、'马刀瘰【上病下历】'等,因缺盆处多气少血,故疮口缠绵难敛。马刀瘰【上病下历】证治可参考颈侧结核条。

[鉴别]

常见证候

湿热积聚缺盆溃烂:疮口腐烂鲜红,根盘大小不一,脓出稠厚,渐转稀薄。腐肉难脱者,疮口敛合较迟。全身可见寒热,拘急不舒,食少胸腹胀闷,尿短涩,舌苔黄,脉数。

气血亏虚缺盆溃烂:疮口只流血水,其气臭秽,周边坚硬不消,愈肿愈坚,疮囗渐大,凹凸不平,形如岩石,此时疼痛彻心引脑,或疮口出血如喷射状。夜不安寐,胸闷烦躁,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舌质淡、苔薄,脉细弱,终至气竭而致不救。

鉴别分析

湿热积聚缺盆溃烂与气血亏虚缺盆溃烂,二者病因及各期症状迥异,临床易于鉴别。湿热积聚缺盆溃烂多因胃与三焦积热,热积湿聚,致使营卫不和,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治宜清热解毒,活血行瘀,利湿消肿,可用仙方活命饮加车前子、六一散;脓流不畅加透脓散,脓泄过多,宜补益气血,可用八珍汤。外治:脓多者用五五丹,脓少者用九一丹,脓尽者用生肌散,外贴生肌玉红膏。气血亏虚缺盆溃烂多系身患症积重症,耗伤气血,气血亏虚所致。治宜补养气血,方用归脾汤,或香贝养营汤,并配合小金丹、醒消丸。外治:疮口中掺海浮散,外贴生肌玉红膏。

[文献别录]

《外科大成胸部》:'缺盆疽,生于缺盆陷中,一名锁骨疽……。此症失治,则溃而难敛,又名蠹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