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明清古民居位于襄汾县城南4公里处,以明末清初的建筑群而闻名,它比晋中王家、乔家等院落要早三百年左右,村内遗存有明、清时代的民居院落40多座,是中国北方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筑群。1988年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入村庄,随处可见古朴的四合院,这些古院落以村中心的观音堂为中心,分为北院、中院、南院、西北院四大部分。四个部分的房屋因建造年代的不同而风格迥异:明代房屋的装饰以彩绘为主,风格古拙稳重;清代房屋的装饰以木雕为主,雕工精细,造型优美。丁村民居为研究明清时北方民居的建筑手法及格局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目前,由于资金问题,还有数十座宅院没有开发,不能向游客开放。 在丁村最为著名的是离丁村不远的汾河河畔的“丁村遗址”。这里以发掘出我国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化石而闻名中外。丁村遗址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之一。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村遗址博物馆现存有我国的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科学工作者,从50年代开始,发掘的相关实物。可以看到他们从几米乃至几十米厚的黄土层下的古代汾河砂砾层中,发现的 3 枚丁村人的牙齿化石,两千余件丁村人打制的石器及各种伴生动物的化石,石器中发现有我国从未发现过的三棱尖状器,成为丁村文化遗址中的代表石器,从而揭示了被埋藏在地下远古时代人类历史发展的秘密。 丁村遗址对探讨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文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填补了我国这一史前阶段的空白,而丁村明清民居和丁村汉族民俗博物馆,又是研究明清民俗建筑艺术和研究汉族民俗风情的宝库,闻名世界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胜地,自对外开放以来,中外专家学者和国内外游客是络绎不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自: 怀旧書馆 > 《201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