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然而真正能够做到自律的人,可以说是真的不多。我们经常会羡慕那些自律的人,能够早睡早起,坚持健身,坚持读书...... 但现实生活中,自律总是很难做到。 难道我们真的不能像那些自律的人一样了吗?不如看一下这几本书吧! 1、拖延心理学 想要自律,应该先从改变拖延的坏习惯开始。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有能力做好一件事,却因为拖延把事情搞砸了。这本《拖延心理学》就从科学的角度,解读了为什么我们会拖延?在拖延时我们究竟在想什么?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可以改变拖延?...... “快乐来自于按照你的价值观健康地生活,来自于跟他人和跟自己内心深处的连通,它还来自于能够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来自于不管拖延是否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仍能够如实地接受它,就像虽然花园里长着一些蒲公英,而你依然能够乐在其中。” 2、自控力 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讲述了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的生理基础,自控力如何发生作用,以及为何自控力如此重要。看完这本书,你会知道,自控力并非凭空而来,我们需要学会的是如果让自己发掘出自己的自控力。 “如果没有了欲望,人们就会变得沮丧;如果没有了恐惧,人们就没法保护自己远离伤害。在意志力挑战中获胜的关键,在于学会利用原始本能,而不是反抗这些本能。” 3、微习惯 每天进步一点点,积攒起来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如果你觉得一开始不能对自己太过于严苛,那么也许可以从一些小小的改变开始。 “开始行动的理由是最难找到的,因为目标的重量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一旦开始,我们会觉得似乎需要达到最初的目标才算得上成功,这就是我们不愿意启动那些让我们闻之色变的计划的原因。如果最终做不到,我们宁可不开始。” 4、知道做到 本书的副标题是“如何将Know+How转化为你想要的结果”,顾名思义,就是怎么让你将知道的那些道理,转化成真正的行动。 我们老是说:“知道了很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本书就指出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1.所拥有的Know-How过多—— 知识量超负荷;2.消极性过重—— 不恰当的过滤系统;3.坏习惯—— 不适当的学习方法。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既懂得道理,也能做到那些道理的人,不妨看看这本书吧。 “对于那些只接触过一次的信息,我们通常只能记住其中一小部分。 要想掌握某件事,我们必须首先选择一些关键点,隔段时间就重复一下,让自己完全沉浸其中,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关键在于间隔性重复。 一旦真正透彻地掌握了自己的工作,人们就会变得更有创造性,甚至能够创造奇迹。” 5、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我们经常会下定决心:从今天开始,每天都要健身/读书/早起/学英语......可是每次只有刚开始的几天充满了动力,一周后就恢复到以前的样子,没有任何改变。 坚持做一件事,有时候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意志力,科学的方法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坚持。只有了解自己无法坚持的原因,才能开始改变!这本书不是一本教你培养“好习惯”的书,它聚焦于更本质、更核心的问题:你为什么总是半途而废,培养习惯是否有正确的方法? “习惯所产生的效果会通过复利产生惊人的结果。 铃木一朗在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创下一年最多本垒打记录时,说:获得惊人成绩唯一的途径,就是重复每一个小步骤。” 自律是可以习得的,那些看起来很厉害的人,也不是一生下来就很厉害,而是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学习到了怎样变得自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