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家三毒”,你中了几个?

 邈思遐想 2018-09-14

       佛教三毒,指世间众生所染三种根本毒害,即贪、嗔、痴。佛教认为世间众生之所以沦入苦海,受诸烦恼,不得解脱,皆因后天习染三毒所致。那么贪、嗔、痴到底是指什么呢?

       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衔在嘴里。《说文解字》:“贪,欲物也。从贝,今声。”

       贪,表示爱财至极,含贝在口。造字本义:对钱贝迷恋到想把它吞下去。有如下用法:


动词:对金钱迷恋到想吞食。贪财的意思。

如:爱财曰贪,爱食曰婪。——《楚辞·离骚》

贪货弃命。——《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动词:无止境地追求。贪杯、贪赃枉法? 

如:贪于饮食,惰于作务。——《墨子·非儒下》


形容词:有强烈占有欲的,不知满足的。

贪婪、贪官

如:以贪勤民。——《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瞋,表示面对武力威胁,怒目圆睁。《说文解字》:瞋,张目也。从目,真声。意思是:瞋,张大双眼。

小篆“嗔”

造字本义:动词,受到冒犯时克制地瞪眼表示不满。

如:羽瞋目叱之。——《汉书·项籍传》

按剑瞋目。——《庄子·盗跖》

        “痴”是形声字。小篆从疒,疑声。《说文解字》:“痴,不慧也”意思是:“痴,不聪明”。“痴”的本义为呆傻、不聪明。如《世说新语·赏誉》:“王蓝田为人晚成,时人乃谓之痴。”其中“痴”指的就是痴呆。

       由呆傻引申指发呆。如《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那边哭的自己伤心,却不道这边听的早已痴倒了。”由发呆又引申指迷恋于某事物而不能自拔。如“痴儿女”指的就是沉迷于爱情的男女。

       在医学上,“痴”指癫狂病、精神失常。“痴”还是佛家用语,指的是愚昧无知、不明事理。如“痴定”指枯坐无慧。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好了,且行且珍惜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