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健康自测之法

 紫金港闲云野鹤 2018-09-14



Step1:认识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心理健康如健康一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如身体疲劳了,你花些时间休息便能恢复。感觉压力过大,你花些精力调整亦能回归到稳态。



心理不健康往往就是指我们的调适能力失去功能,即便休息、自我调整亦无法达到健康的稳态,难以完成常规的工作、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符合这10个方面。

1. 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 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价。 

3.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 不脱离现实环境。

5. 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

6.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 在符合集体的要求下,能积极地发挥个性。

10. 在不违背社会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如果能符合上述的大多数描述,说明你处于心理健康的安全区域,非常幸运,可以继续保持健康的状态,为未来储蓄更多的积极资源。

如果你符合的条目数较少,或符合的程度较低,可以反观下当下的状态是否压力过大,是否经历了很多事情,如果已经达到影响了你的生活工作,那么请你继续阅读下文。


Step2:聚焦于心理健康的自测工具


心理不健康往往伴随着症状,通过一些典型症状容易去识别。如吃的好吗?睡得好吗?

通用工具之一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10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和未分类因子。根据最近一周的状况,按照每个条目描述的症状,对照自己进行评定。

你如果愿意,请一试,根据你过去一周的状况去作答。你可以这样去量化你的状况:回忆一周七天出现相关症状的频度、对自己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选择对应的选项,其中“中等、偏重、严重”表示已经很困扰你,或逐渐影响到你的工作生活了。


这90个条目有的评估的是躯体状况、睡眠状况,有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异常表现,有症状,并不一定表示你就是心理不健康了。但是如果出现的症状过多(如勾选“很轻”选项大于30个条目)、过重(如勾选“严重”选项大于4个条目),那么提示有必要的进行自我调节了或者去寻求心理科专业咨询了。

你还可以将自己勾选出来的症状,进一步去区分,这些症状是在特定状况下发生的还是持续存在的,这些症状皆由自己的调整可以改变,还是无法改变?



Step3:自我调整VS专业求诊


上述第二步的自我测查后,能够给自己提供一些信息,如无任何症状的舒适感,有很多症状的担忧感。

如果考虑到是阶段性的压力大(如遇到一些压力事件)所致,那么建议去调整下,

如果是难以承受,对于特别严重的症状,必要去看心理科医生,进行更为专业的细致评估。评估将会纳入严重程度的打分进行量化,形成10个因子的得分,去与常模比较,看是属于轻度症状、中度症状还是重度症状。以及进行性格的分析,来综合判断该状况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干预治疗,还是需要生活状况的调整。

Tips : 常模

常模即指一定人群在测验所测特性上的普遍水平或水平分布状况。常模是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由标准化样本测试结果计算而来,即某一标准化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它是测评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时的参照分数标准。测验分数必须与某种标准比较,才能显示出它所代表的意义。



当然,对于特别的严重的精神障碍,这类人可能缺乏足够的自知力,如行为举止古怪、思维言行不符逻辑,常常容易识别,周围人往往能够识别。对于自己状况不适,确实是需要反省自身,根据需要进行自我调整或寻求专业帮助。

自我调整的方法包括:主动面对,寻找解决当下困难的方法;与知心朋友倾诉,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参与运动等。当自我调整也不能缓解症状,并对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了影响时,那就需要尽快寻求专业帮助,包括:心理热线的咨询;寻找合适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寻求心理科医生的干预。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