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做孩子的“差评师”

 江山携手 2018-09-14

                                                王金战


孩子要想成为英才,什么最重要?是自信!什么会毁掉孩子的自信?是持续的否定。

中国的家长和外国的家长有一个很显著的区别,那就是:中国的家长总是喜欢打击型的教育,做不好要打击,做好了也要打击——生怕不打击孩子,他就骄傲了,下次成绩就滑坡了。殊不知,持续的打击日积月累下来,其危害胜似砒霜啊!

道理说起来简单,可是大多数家长都会不由自主地把否定作为面对孩子犯错的唯一处理方式。孩子贪玩,家长否定;孩子追星,家长否定;孩子睡懒觉,家长否定。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自己既然做什么都是错,那索性就不要听话,破罐子破摔好了。

我在人大附中当班主任时,有一个学生的妈妈经常来找我哭诉,内容无非是“我儿子不好好学习,他天天就知道听歌、追星,说他也不听,说多了,他就把门锁上不出来”。一番话听下来,我知道她表达的全是儿子这也不好,那也不行,耗费了她的心血。我提醒她:“您不妨先和孩子做个朋友,聊聊他的喜好再说。”

等她再来找我的时候,抱怨的话变成了儿子如何不配合,她如何跟儿子没有共同语言,如何没说两句就跟儿子吵起来了。我问她是怎么跟孩子沟通的,她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

她说:“我就跟他说,你天天听那些没用的东西,喜欢那些没用的偶像,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学习呢?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考多少分,你还有脸在这儿听这些?你太对不起父母对你的期望了。”

瞧,她一上来先否定了孩子的全部爱好,又把他描述得一无是处,别说是正处在逆反期的孩子,就是成年人的自尊心也接受不了如此的打击啊。

我只问了一句话就让这个妈妈沉默了:“你想让你的儿子成为英才,除了不断地否定他,你还做了些什么?”

第二天,我把这个男孩叫到了办公室,但是我并没有跟他谈学习谈成绩,而是选择了聊他最爱的偶像。

 “你喜欢周杰伦,是吗?我也喜欢他。”

他明显愣了一下,很快,他的神色就由刚进门时的紧张变为惊喜。看来,想和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填平代沟有多么重要!我再适当地迎合一下他的爱好,就能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了。

 “对,我超喜欢周杰伦,老师你也喜欢他?”

 “是啊,说说看,你喜欢他什么?”

 “太多了,他超酷,歌都是他自己写的,特别好听……”说到这个话题,他的话明显多了起来。

我看到沟通的氛围变得融洽,便顺势把话题慢慢引到学习上。

我说:“我喜欢周杰伦,是因为我知道他之前的音乐生涯非常不顺利,处处不如别人,但是他从没有自暴自弃,就像他唱的歌一样,有一种‘蜗牛精神’,我非常欣赏他的这种不服输的精神。”

他听完马上对我的话表示认同:“没错没错,他就是特别坚持他的梦想,是不是特别棒?”

 

我乘势追击:“他是很棒。你也不差啊,你要是能像他那么努力,肯定比他更棒!”

 “真的吗?我妈总是说我这不好那不好,我现在都不太相信自己了。”

 “怎么会呢?老师看人很准的,你只要努力,一定能让你妈妈刮目相看。”

谈话虽然短暂,效果却相当惊人。之后的几个月,这个孩子改变了很多,上课不再睡觉,作业也开始按时完成,甚至还会额外地做一些练习题。多年后,他考入了名牌大学。

有一次提起这件事,他说:“当时我决定改变,是因为以前我一直活在否定中,第一次有人这么认可我,看好我,我从内心里非常感动,您当我是知己,我也不想让您失望,所以我才努力的。”可见,肯定比否定更能激发孩子心中的斗志,斗志决定了一个孩子会付出多少努力,努力决定了孩子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迎合孩子并不是件多么困难的事,其实在那次谈话前,我并不了解周杰伦,甚至从未听过他的歌。我所做的只是动动手指,上网查询了一下周杰伦的相关信息,就成功地打开了他的心扉,改变了他的学习态度。

类似的谈话应该贯穿在孩子成长过程的始末,但全靠老师不太可能,因为每个老师每天要面对很多个孩子,很难照顾到每个孩子。

孩子们更多的时间,直接面对的是家长的。更何况,家长作为他们最亲的人,家庭作为他们避风的港湾,在这里得到肯定和鼓励,更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并树立信心。相关机构曾做过一次调查:一个经常得不到肯定的人,他的潜能仅能被开发到20 %~30%;一旦得到肯定,他的潜能将会被开发到 50 %;如果这个肯定来自于家庭,那么他的潜能将会被开发 70 %~80%。各位家长,还犹豫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