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软组织疼痛】足底疼痛怎么办?!

 天道酬勤更努力 2017-01-08

引起足跟痛的疾病,常见情况:

1 足底跖腱膜炎  

足底跖腱膜是起自跟骨结节,向前成扇形分布,止于跖骨头及近节趾骨基底的腱性组织。它有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的作用。长时间的行走、过度的负重,都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其部位常常集中于跟骨结节跖腱膜起点处。  


2 跟骨骨刺  

多见于老年患者,当患者有足跟痛时,经过拍摄X光片,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但是,临床上发现有以下的情况:有的人经拍片发现跟骨骨刺,却没有足跟痛发生;即使有跟骨骨刺的足跟痛的患者,骨刺大的,疼痛程度不一定很严重,而有些骨刺较小的,反而疼痛程度很严重。也就表示骨刺不是导致疼痛的直接原因,只是隆起的骨刺,更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3 足底脂肪垫萎缩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足底脂肪垫萎缩,其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使局部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出现疼痛。  

另外,足跟痛病根不一定在“足”,腰臀部软组织劳损,膝关节“髌下脂肪垫炎”、“踝管综合征”等一些疾病也可引起足跟部疼痛。  

只有找出足跟痛的原因,对因治疗,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建议有足跟痛症状的患者及时就诊,一般来说,除了借助于相应的辅助检查如X光片外,通过有经验的专业的医师,经过临床查体,基本可以明确诊断。也可以应用诊断性治疗手段来区分,如老年人由于足底脂肪垫萎缩引起的足跟痛,当应用局部封闭治疗时,是没有疗效的。  

足跟痛怎么治疗?

对于足跟痛的病人过去采用足垫保护、痛点封闭、中药熏洗、按摩推拿以及小针刀、西医外科手术等,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是存在治疗过程繁杂、副作用多等问题。现在主要采取超声引导下腓肠肌射频治疗足跟痛的方法,根据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原理,进行综合治疗。通过射频治疗,破坏肌肉的触发点和刺破张力带或强烈刺激触发点,引发了脊髓的强烈反射,改变或破坏了脊髓中枢的感觉支配区,从而放松了张力带达到止痛。超声引导能够看清治疗局部的神经和血管,因而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治疗的附加损伤,保证安全性。射频技术与传统的针刺或者封闭技术相比,疗效确切,可以在治疗前进行精准的测试,因而大大减少了复发概率。目前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率在90%以上。  

如何预防足跟痛?

对于足跟痛的高危人群,应该在生活中注意预防:


 

1、避免久站、久坐:可以多来回走动,避免突然起身跳、扭动踝部;坐下时将腿抬高,或者交替做踢腿运动;工作时,最好每半小时起身活动;  

2、选择舒适的鞋:尽量选择软底鞋,或者足跟部使用软厚的鞋垫,跖筋膜炎患者,可采用矫形鞋垫;鞋跟最好是75px左右的粗跟鞋,老年人可以选择平底鞋;如慢跑鞋、运动鞋等;禁忌赤脚行走;  

3、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尽量避免行走于水泥地、石子路等坚硬不平的路面,可通过散步、慢跑、游泳、骑车等锻炼腿部肌肉,避免做一些使足跟负重增加的活动,如搬重物、爬楼梯等;注意足部防寒保暖,尽量不使踝部暴露;每天温水泡脚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4、肌肉强化训练:

(1)脚趾走路:先用脚尖站立,慢慢开始行走,一开始每次走10~15步,熟练后可以走20~25步;  

(2)跟腱拉伸:如站在楼梯上,需手扶栏杆;也可以单脚进行;坚持15~20秒,每天做4个循环;  

(3)小腿伸展:一腿伸直,另一腿弯曲,双手用力推墙,坚持10秒;换腿重复;每天做20个循环;  

(4)腿筋伸展:站立位,一脚伸出,脚尖朝上,脚跟朝下;弯曲另一条腿,上半身向后倾斜保持身体平衡,如此坚持20秒;换另一条腿,重复;每天做一个循环.  

(5)坐位锻炼:可以患足在上,跷二郎腿,一手抓住大脚趾,慢慢的向身体处搬动,另一只手护住足底,坚持10秒,每天重复20次;也可以用脚趾做捡笔运动,捡到后保持数秒,每天重复10次(也可以将笔换成玻璃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