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尊之路(05):六大支柱之自我维护

 妖城主 2018-09-15

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自我维护指尊重自我的需求、价值,并在现实生活中探寻适当的表达方式。


它的对立面是胆怯性的投降,即将自我永久地深藏在一种表层之下,掩藏或扼杀自我。其目的是避免面对与自己价值观相异的人,或是去取悦、抚慰、操纵别人,或者是简单地“归属”别人。


自我维护并不需要摆出与人交战的姿态,或具有不合时宜的好斗性。它并不是说我们必须冲到队列的前端,或是要击倒他人。它并不是说为了维护我们自身权益,就可以无视或者漠视他人的利益。它只是说在所有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乐于维护自我,坦然地维护自我、尊重自我。


它是说我们不能为了取悦他人而掩盖了真我


在生活中实践自我维护就是真实地生活,一言一行都体现出自我内心深处的信念与情感,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奉为一种生活准则。


01


自我维护的表现形式


1、自我维护首要和基本行为是对意识的维护。它包括有意识地看,去想,去认识。提问是自我维护的表现,挑战权威是自我维护的表现,为自己设想并坚持自己的思想,是自我维护的表现。


有时候,那些本质上具有依赖性,恐惧感的人们会选择自我毁灭的自我维护形式。它表现为当他们自己利益在肯定的情境下会得到很好地维护时,自己偏偏选择了说“不”。他们采取的唯一的自我维护形式就是抗议,不管此举有无意义。


这种反应经常发生在十几岁的孩子身上。成年人,如果他们的心智并为超越此段意识,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其目的是维护自己的领域。虽然本质上并没有什么错,但他们采用的形式却让他们陷入了发展的僵局之中。


健康的自我维护的确需要人们具有说“不”的能力,但从最根本上说,它的试金石是我们所欲而非我们所拒的东西。人的一生,如果只是有一连串否定之物而构成,它便是一种浪费,一场悲剧。自我维护要求我们不仅要拒绝惋惜之物,更要去生活、去表现我们的价值。


自我维护以思考开始,但它不应该以思考告终。自我维护需要将我们融于世界之中。胸怀大志还算不上,或至多仅仅是自我维护。但把我们的热望注入现实之中就是自我维护。


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维护它,最常见的一种自欺行为就是以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者”,或者“理想主义者”。但同时并不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实现自我价值。整天沉溺于幻想之中不是自我维护。


2、若要合乎逻辑地、连贯地实践自我维护我们便须忠于自己的生存权力。它来源于一种认识,即我的生命不是为了别人,我们活着并不是为了实现他人的期盼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种可怕的责任,这意味着他们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上。这意味着母亲、父亲和其他有影响力的人们不能赖以为保护者。这意味着他们要为自己的生存而负责,他们要为自己的安全感而努力。


如果我不坚持自我的生存权力,这是自尊感丧失的一大主要因素,我又何从去感受个人尊严呢?我又何从去体验正当的自尊感呢?


尊重自己的欲望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欲望,这往往需要极大的勇气。对于许多人来说,自我退却,自我牺牲来得容易得多,因为这样做不需要诚实与责任感,而充满心智的“自私自利”则离不开它们。


“有一位48岁的男子,多年来他辛苦地工作以供养妻子和三个孩子。他梦想50岁的时候,就辞去现在从事的充满压力紧张的工作,再重新寻找一份工作。钱可以少挣点,但多少能享受他从未体验过的安闲。他一直希望能多有点时间去读书、旅行、思考,同时又不感到对工作要务有所忽略的压力。


有天晚上吃饭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大家都面露焦虑神色。他们只关心一件事情:如果他挣得钱少了,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没有人对他的处境、需求、情感表示兴趣。他心里想着,自己怎么能违背全家人的意愿,难道男人首要的职责不是养好家吗?他希望家人能认定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如果代价是压抑自己的梦想,他愿意付出。


对此,他甚至不再想,忠于自己的职责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定势。再一次饭桌上的交谈中,他已买过了年轮的门槛,开始了老年生涯。梦想破灭带来的苦涩,他无法完全忘却、掩藏。他安慰自己说,至少我并不自私。自私是邪恶的,难道不对吗?”


此段经历揭示出的可悲而又颇具讽刺意味的意义是,当人们不再尊重,甚至不再关注自己最深层次的需要与欲望时,他们有时变得自私起来。这是在次要而非高尚的意义上讨论的。在他们因外在压力而放弃了最深切的渴求后,他们只把握了微不足道的东西,几乎毫无意识到自己放弃了什么。


3、在团体中,人们需要有自我维护的意识。


作为顾问,我经常被邀请参加团队的工作。当他们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时,我经常发现结果不佳的一个原因是有一个或者数个成员并没有真正参与进来,并没有真正地全身心投入进工作。他们多少以为自己的力量有限,就算参与进来,也不会带来多大的变化。他们身上的被动性事实使他们成了活动的破坏者。


4、最后,自我维护要求人们乐于面对而非逃避生活的挑战,要努力掌握主动支配权。


当我们拓展自己能力的疆域去适应外部世界时,我们即是在扩大自我功效与自我尊重。当我们投身于新的学习领域时,当我们接受挑战性的任务时,我们提高了个人能力。我们更深入迈入了世界里,我们维护了自己的存在。


健康的自尊感就是要求我们纵身跃进竞技场中,我们应乐于弄脏自己的手。


02


自我维护的恐惧


无论在我们的社会或其他任何社会中,如果一个人认为固守规范比超越束缚更可贵,那么他不会有机会拥有自我维护这样的美德。如果一个人安全感的初始源泉在于溶入他所属的部落,家庭、团体、社区、公司、集体,那么甚至自尊感也会蒙上威胁。


个人特性会给一些人带来孤立,他们尚未品尝到自我实现的滋味,他们也没有弄懂,个人特性远非团队精神的死敌,而是不可缺少的前提。一个健康的社会应是有自我尊重感的人们的联合体。


一个充分实现了自我的人在两条发展道路上游刃有余。它们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其中一条是个人特性的轨道,另一条是相关关系的轨道,一方面自主,一方面是人际关系间的亲密相联。


个人意识发展尚不健全的人经常告诉自己,如果我公开表达自己的意愿,我会招来责难。如果我爱护、肯定自己,我会导致他人的憎恨。如果我自我陶醉,我会引发他人的妒忌。如果我站了出来,我会被迫自立。面对着诸多的可能,他们吓呆了,他们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丧失了自尊感。


当我们不能表达自己的心声、不能维护自己的存在,在合理的情境下不能站出来维护自己的价值时,我们的自我意识即遭受创伤。这创伤不是外部世界强加给我们,我们才是真正的罪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