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作家简·奥斯汀为何终身未嫁?

 雅轩书屋图书馆 2018-09-15

英国作家简·奥斯汀为何终身未嫁?


2个回答

读过世界名著《傲慢与偏见》的童鞋们,一定不会对她感到陌生。《傲慢与偏见》永远是中国各大书展原版书柜最早被抢购一空的书籍……

先简单地介绍一下简·奥斯汀吧。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出生于1775年,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的一个教师家庭,她的代表作品有《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诺桑觉寺》等等。奥斯汀的作品风格轻松诙谐,充满喜剧性冲突。其内容始终围绕着英国乡村淑女绅士们的社会交际、爱情婚姻展开,反映了当时英国乡村社会中产阶级们的百态。她始终在描绘着一种平等、尊重、自由的理想婚姻,希望以此来帮助人们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从而找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简·奥斯汀的人生,可没有她笔下的男男女女那般精彩纷呈,唯一值得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她终身未嫁的事实。在我看来,其主要原因来自于三个方面,分别是她个人的性格、她所处的家庭以及她所在的时代大背景。

1、 个人:昙花一现的爱

熟悉简·奥斯汀的童鞋都知道,她曾有过一段短暂的爱情。1796年,20岁的奥斯汀遇到初恋汤姆·勒弗罗伊,她对这个聪明狡黠的爱尔兰年轻律师一见钟情。然而奥斯汀的家庭希望未来女婿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而偏偏那时的勒弗罗伊还是个穷小子。而勒弗罗伊家也执意自己的儿子要与富贵之家联姻,要求勒弗罗伊返回爱尔兰,从此两人便再没有相见。关于这段恋情,大家可以看看简·奥斯汀的传记电影《成为简·奥斯汀》,由安妮·海瑟薇出演,描绘得要更凄美、更令人惋惜遗憾。

奥斯汀的眼光是很棒的,后来汤姆·勒弗罗伊成为了爱尔兰的首席大法官,年老时他回忆这段初恋,将其称之为“少年之爱”,并将第一个女儿起名叫“简”。有历史记载,在简·奥斯丁死后,汤姆亲自来悼念过,并买走了当时《傲慢与偏见》被出版商拒绝出版的那封信。

这段爱恋对于后来位高权重、儿孙满堂的汤姆尚且如此,对于奥斯汀而言,更是影响了一辈子,怀念了一辈子。后来她也有很多追求者,但是她都拒绝了,也许是因为他们都没有汤姆优秀,又也许她是觉得自己再也不会爱上别人了。她知道金钱在婚姻中很重要,但是她依然不愿为了金钱而结婚。

每次读《傲慢与偏见》时,都会觉得奥斯汀和书中的女主角伊丽莎白何其相似,可是现实中的简·奥斯汀哪有这么幸运,汤姆终究不是她的达西,无法匹配的身份,只能变成昙花一现的爱情,开不出理想的果实。

2、 家庭:成就了她,也孤独了她

简·奥斯汀受家庭影响是非常大。

(1)宽松温暖的家庭环境给了创造小说的温床,也成为终身未婚的伏笔

她可以随意阅读父亲书架上的书籍。而且全家人都爱读小说,恰似20世纪50年代家庭对电视的迷恋。毋庸置疑,这样的家庭氛围培养了简对于小说的浓厚兴趣。她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创作,每写完一篇就迫不及待拿给全家人看。家人会毫无保留地提出或褒或贬的意见,家庭似乎都默许着这个满脑子幻想的十几岁女孩如此肆无忌惮地写下去。要知道在乔治时代甚至更晚的维多利亚时代,女子一生只被允许完成两件事,信仰上帝和结婚。奥斯汀家的教育方式无疑是社会中的异数。

但这无疑成为她终身未婚的伏笔。在简·奥斯汀逝世70年后,她的侄女回忆说:“她正坐在壁炉边干活会突然地大笑,匆忙起身到房间的另一边写下什么,过了很久再若无其事的回来接着干活。”对于小说家,这当然是她灵光乍现的天赋使然,但对于那个时代想要成为人妻的女性,这是令人无法接受的神经病行为。

(2)不高不低的家庭地位给了她无法私奔的理由

我曾无数次思考过,奥斯汀是不是也曾想过,当时如果和汤姆私奔,是不是就会得到自己的幸福?但我敢肯定,这个答案,必然是否认的。因为她知道,如果私奔,汤姆将不是后来的汤姆,她也不再是那个她。没有任何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只会把他们都逼疯。

奥斯汀会这么想,和她的家庭环境有着很大关系。简的牧师父亲收入并不高,还要养活一大家子人,经济上并不宽裕。但是简的母亲却出身贵族,祖上是勋爵,还担任过伦敦市长。这样的家庭背景,如果不融入上流社会,是要被人耻笑的,所以简姐妹成人后,要经常参加各种舞会。她们买不起新衣服,舞裙和袜子大都是自己缝制的,有时还要向亲戚借;参加舞会出门要有马车,但父亲没有马车,姐妹俩只好搭乘别人家的车子。

奥斯汀无法成为她自己,家庭的经济基础和社交圈子是不可兼容的,这更让她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爱情可以一蹴而就,但婚姻却是长久的,没有金钱就不可能成功。但奥斯汀的要求更高,她不仅想要金钱为基础,也想要爱情融合进去的婚姻,这使得她必然终身未嫁,孤独终老。

3、时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在简·奥斯汀所处的时代,统治英国文坛的是浪漫主义诗歌,那些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名字:约翰·济慈、威廉·华兹华斯、珀西·比希·雪莱、乔治·戈登·拜伦,无不在诗歌领域成绩斐然。这种浪漫自然而然地在影响奥斯汀的性情。

但是现实却是与这种浪漫相背离的。随着她的家庭成员渐渐因事业和婚姻离开父母的家,她的阶层也越来越频繁地提醒她社会赋予她的义务以及金钱的重要。在她的所有作品中,适婚女子对于自身地位和爱情的焦虑随处可见。乔治时代的英国讲究“出身论”,女人想要爱情和地位,可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让她们难以得偿所愿。在简·奥斯汀生活的年代,婚姻对于人们意味着一种回归,一种从成长中慢慢脱离家庭到重新建立家庭的演进。这种回归的过程更富革命性,它意味着女性对由亲属关系到契约关系所构成的广阔社会的勇敢一瞥。这是那个年代女性拥有自由的唯一且短暂的黄金时期。因此,简·奥斯汀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总是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与主见,简·奥斯汀拼命地想要抓住这份女性的自主权,使得故事中的人物获得完满的结局,这样她也从中获得了归宿感。

可以说,后来的奥斯汀就是在这样的归宿感中获得了强大的慰藉,婚姻已经不再重要,嫁人对于她而言已经失去了意义,创作使得她获得了永恒的活力与生命。即使是现在,她和她的作品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正如传记作家卡罗尔·希尔兹所言:

“她留给我们的,不是一份关于过去某个时代的社会报告,而是对人性睿智而令人信服的解读。她笔下的男男女女,诉说着自己的渴望,也阐释着那些妨碍自己获得平静和满足的障碍。今天,他们的渴望,如同两百年前她第一次赋予他们生命时一样,依旧旺盛如初。”

阅读更多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薇的深度文艺之旅(wei-deep7),愿你成为一个博学又可爱的人。

简·奥斯汀是18世纪英国小说家(Jane Austen,1775-1817),在世界文学史上地位颇高,有评论家甚至认为她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但在活着的时候奥斯汀没什么名气,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的作品都是匿名出版的,另一个原因是,尽管小说销路很好,收益颇丰,但评论家却对这些作品不大重视,觉得只是一些情感类的小玩意儿,不像我们现在认为的那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直到她去世52年后,她的侄儿写了一本《简·奥斯汀回忆录》,人们才把她和《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以及《曼斯菲尔德庄园》联系起来。

尽管如此,关于奥斯汀的真实生活,信息依然非常稀少。侄儿的回忆出自主观,除了文学作品,奥斯汀自己留下的信息很少很少。据说她一生曾经写过3000封书信,保留下来的不到160封。她的姐姐和哥哥,还有其他亲戚把那些信都给销毁了,结果她的形象全凭亲朋好友的塑造,大家都说一些她心性娴静品格善良之类的好话,好像这位女作家无非是大家庭里的一个好阿姨好长辈。她41岁去世的时候,家人在悼唁中对她的文学生涯只字未提,更别说她为什么独身了。事实上关于奥斯汀的独身,没有一个人说出半点儿有价值的东西。

至于奥斯汀的情感生活,如今被夸张地演绎成了各种影视文艺,然而事情并不像电影《成为简·奥斯汀》描述的那么缠绵悱恻。她在20岁之时与邻家男孩的初恋到底对她的独身有多大影响,无人知晓。实际上她27岁才被人正式求婚——当时这样的年龄无疑会被世人揶揄为“老姑娘”。而这也是简·奥斯汀一生中收到的唯一一次求婚。她先是接受,但第二天就反悔了。因为她很熟悉那个求婚对象:说话结结巴巴,智力跟相貌一样平庸,毫无魅力可言。

看来对奥斯汀本人而言,独身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遇上中意的人。就像她在给侄女的信中所写:“除非你真的喜欢他,别考虑接受他的求婚。任何事都比没有感情的婚姻要好,都可以被忍受。”

当然,除了奥斯汀本人的意愿,英国长期的社会环境也对独身主义相当友善。首先是个人主义观念的支撑,使人们已经接受,婚姻安排应该首先以自由意志为基础——爱与不爱才是嫁与不嫁的首要标准。其次,制度上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客观上有利于独身者的权利和自由。读过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读者或许会心领神会,在她的小说里,孤身一人或终身未嫁的姨妈和姑姑,总会留下一笔可观的遗产,造成一连串的案件发生。

英国历史学家麦克法兰就考证过,在奥斯汀选择独身之前的数个世纪,英格兰人选择独身的比例相当高,无论男女。实际上这一传统持续至今,据2015年的统计,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成年男女中,单身人士的比例高达51%。

以上理由是奥斯汀终身未嫁的全部原因吗?我不敢肯定。我只是想说出一个事实,简·奥斯汀的独身,并非多么不可理喻的稀罕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