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节 辨脾病证候

 昼三夜二205 2018-09-15

第三节 辨脾病证候

 

脾位居中焦,与胃相表里。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外应于腹。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水谷、水液,输布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有后天之本之称。脾又主统血,能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脾气主升,喜燥恶湿。

  脾的病变主要以运化、升清功能失职,致使水谷、水液不运,消化功能减退,水湿潴留,化源不足,以及脾不统血,清阳不升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以腹胀腹痛、不欲食而纳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慢性出血等为脾病的常见症状。

  脾病的证候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饮食、劳倦、思虑过度所伤,或病后失调所致的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实证多由饮食不节,或外感湿热或寒湿之邪,或失治、误治所致的湿热蕴脾、寒湿困脾等证。

一、脾气虚证

  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不欲食,纳少,脘腹胀满,食后胀甚,或饥时饱胀,大便溏稀,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面色淡黄或萎黄,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寒湿侵袭,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吐泻太过,损伤脾土,或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年老体衰,或大病初愈,调养失慎等所致。

  脾主运化,脾气虚弱,健运失职,输精、散精无力,水湿不运,故见食欲不振,进食量少,脘腹胀满;食后脾气愈困,故腹胀愈甚;饥饿之时,脾气更乏,中虚气滞,故饥饿时饱胀;脾虚失运,清浊不分,水湿下注肠道,则见大便稀溏;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化源不足,不能充达肢体、肌肉,故肢体倦怠,形体消瘦;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淡黄或萎黄;脾气虚,气血化生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故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若脾气虚弱,水湿不运,泛溢肌肤,则可见形体肥胖,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或弱,为脾气虚弱之征。

  本证以食少,腹胀,便溏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二、脾虚气陷证

  指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又名脾[中]气下陷证。

  【临床表现】 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泄不止,甚或脱肛,或小便浑浊如米泔,或内脏、子宫下垂,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证候分析】本证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因久泄久痢,或劳累太过,或妇女孕产过多,产后失于调护等,损伤脾气,清阳下陷所致。

  脾气主升,能升发清阳,举托内脏。脾气虚衰,升举无力,气坠于下,故脘腹重坠作胀,食后更甚。中气下陷,内脏失于举托,故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泄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胃、肝、肾等脏器下垂。脾主散精,精微不能正常输布,清浊不分,反注膀胱,故小便浑浊如米泔。清阳不升,头目失养,故头晕目眩;脾气虚弱,健运失职,故食少,便溏;化源亏乏,气血津液不能输布全身,脏腑功能减退,故见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舌淡白,脉缓或弱。

  本证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三、脾阳虚证

  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又名脾虚寒证。

  【临床表现】食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白少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清稀量多,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因过食生冷、外寒直中、过用苦寒,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以致脾阳虚衰,温运失职,寒从内生,水谷失运,水湿不化。

  脾阳虚衰,运化失权,则为纳呆腹胀,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阳虚失运,寒从内生,寒凝气滞,故脘腹隐痛、冷痛,喜温喜按。脾阳虚衰,水湿不化,泛溢肌肤,则为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水湿下注,损伤带脉,带脉失约,则为白带清稀量多。脾阳虚衰,温煦失职,故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阳虚气血不荣,水气上泛,故面白无华或虚浮,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为阳虚失运所致。

  本证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与虚寒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本证有畏冷肢凉、脘腹隐痛喜温等寒象,可与脾气虚证相鉴别。

四、脾不统血证

  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行,以各种慢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又名脾[气]不摄血证。

  【临床表现】各种慢性出血,如便血、尿血、吐血、鼻衄、紫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脉细无力。

  【证候分析】本证多由久病气虚,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以致统血无权所致。

  脾气亏虚,运血乏力,统血无权,血溢脉外,而见各种慢性出血症状。血从胃肠外溢,则见吐血或便血;血从膀胱外溢,则见尿血;血从肌肤外渗,则表现为紫斑;血从鼻外渗,则为鼻衄;冲任不固,则妇女月经过多,甚或崩漏。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故食少便溏;化源亏少,气血不足,头面失于滋养,机能衰减,故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细无力,为脾气虚弱,气血两虚之象。

  本证以各种慢性出血与气血两虚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五、寒湿困脾证

  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等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又名湿困脾阳证、寒湿中阻证、太阴寒湿证。

  【临床表现】脘腹胀闷,口腻纳呆,泛恶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体肿胀,或身目发黄,面色晦暗不泽,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淋雨涉水,居处潮湿,气候阴雨,寒湿内侵伤中;或由于饮食失节,过食生冷、瓜果,以致寒湿停滞中焦;或因嗜食肥甘,湿浊内生,困阻中阳所致。外湿内湿,互为因果,以致寒湿困阻,脾阳失运。

  脾喜燥恶湿,寒湿内盛,脾阳受困,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脾气郁滞,则脘腹痞胀或痛,食少;脾失健运,湿滞气机,则口腻,纳呆;水湿下渗,则大便稀溏;脾失健运,影响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泛恶欲呕;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泛溢肢体,遏郁清阳,则头身困重。若寒湿困脾,阳气被遏,水湿不运,泛溢肌肤,可见肢体肿胀,小便短少;寒湿困阻中阳,若肝胆疏泄失职,胆汁外溢,加之气血运行不畅,则为面目肌肤发黄,晦暗不泽;若寒湿下注,损伤带脉,带脉失约,妇女可见白带量多;口淡不渴,舌体胖大,苔白滑腻,脉濡缓或沉细,均为寒湿内盛之象。

  本证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苔白腻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脾阳虚证与寒湿困脾证均有纳呆食少、腹胀、便溏等表现,但脾阳虚证为阳虚运化失职,导致寒湿内阻,以虚为主;寒湿困脾证为寒湿内盛,阻遏脾阳,以实为主。

六、湿热蕴脾证

  指湿热内蕴,脾失健运,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等为主要表现的湿热证候。又名中焦湿热证、脾经湿热证。

  【临床表现】脘腹胀闷,纳呆,恶心欲呕,口中黏腻,渴不多饮,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肢体困重,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或见面目发黄色鲜明,或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证候分析】本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本为脾气虚弱,湿邪中阻,湿郁化热;或嗜食肥甘厚腻,饮酒无度,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

  湿热阻滞中焦,纳运失健,升降失常,气机阻滞,则脘腹痞闷,纳呆食少,恶心呕吐;湿热蕴脾,上蒸于口,则口中黏腻,渴不多饮;湿热下注,阻碍气机,大肠传导失司,则便溏而不爽;湿热交结,热蒸于内,湿泛肌肤,阻碍经气,气化不利,则为肢体困重,小便短黄;湿遏热伏,郁蒸于内,故身热不扬;湿热之邪,黏滞缠绵,故汗出热不解;若湿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胆,疏泄失权,胆汁不循常道而泛溢肌肤,则见面目发黄色鲜明;湿热行于皮里,则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征。

  本证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苔黄腻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寒湿困脾证其湿属寒,湿热蕴脾证其湿属热,舌脉症表现各有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