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友话茶】四大名丛之“半天妖”

 慈悲诚意 2018-09-15
四大名丛之“半天妖”

半天妖,武夷四大名枞之一。在众多岩茶里,一茶多名,叫法一样,写法有别,有半天妖、半天夭、半天腰、半天鹞,音同字不同,皆是音之误。或是可以这样来解读和戏说这几个名字,半天腰指的是生长环境,长在险峻陡峭犹如半空的山腰上故得名。半天鹞说的是其生长成因,武夷山有一种叫山鹞的飞鸟,喜欢衔食茶籽,它们将其它茶园的茶籽,叼到三花峰险要的绝顶崖上,落地生根,萌芽生长,长成品质优异,滋味独特的茶树,故名半天鹞。半天妖或许可以这样来解释,长在险要悬崖峭壁上的茶树,其茶汤滋味妩媚妖艳,香气迷离,令人不可捉摸而得名。据罗盛财编著《武夷岩茶名丛录》记载:半天妖,原名半天鹞,又名半天夭、半天腰。产于九龙窠三花峰之第三峰绝顶崖上。

据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茶制造及运销》一书记载:当时调查武夷山茶树品种中至最费力者,在三花岩岩脚,仰瞻绝崖,咋舌说,半天妖道地半天妖也。由于茶树长在陡峭的悬崖,其摘时岩缝过于狭窄无法使用竹篮,而是在采茶人腰间挂一布袋扶梯而上,年产量约1.2斤。用据武夷老茶人说:在清代有一公案,因三花岩业权易主给漳州林奇苑所有,双方争执不下,公庭讼陈,耗诉讼金千余。据当地人说此树并非人工种植,系山鹞嘴衔茶籽,落地而生,由于半天妖生长在地势险峻之处,素未打理,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状态,并受天牛害虫的蚕食,一度几乎灭绝。后来给天心寺的一个樵夫从三花岩顶部用绳索攀沿坠到此处砍柴偶然发现这棵茶树,告知寺庙主持,用其尝制乌龙茶,试其味,令人称奇叫好,此后归天心寺管理采制。

据考清代已有半天妖,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岩,隶属马头自然村。1979年整理武夷名丛时,由武夷山茶叶研究所,给予重点保护和栽培,也是武夷茶生长地点最为险要的一株名丛。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已扩大扦插栽培。制成乌龙茶,品质优良,色泽暗黄,带红点,香气高爽,稍经贮存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类似于橘皮香味。

半天妖属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二倍体。其特征: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或椭圆形,叶色深绿或绿,富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平,叶身稍内折或平,叶尖渐尖钝尖,叶齿稍钝浅密,叶质较厚脆。芽叶紫红色,茸毛少,节间较短。花冠直径3.9cm,花瓣6-7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持嫩性较强。产量较高,每亩约生产乌龙茶300斤左右。春茶一芽二叶干茶样约含氨基酸3.6%、茶多酚30.5%、咖啡碱3.7%。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紧紧,色泽青褐润,香气馥郁,幽长似蜜香,滋味浓厚回甘,岩韵显,其香味有类似肉桂香。抗旱性和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按照乌龙茶小至中开面鲜叶标准采摘,一般在5月上旬(每年约10号左右)开采,不宜偏嫩或偏老采摘,采摘标准宜中开面最佳。

半天妖品鉴:

干茶:

深褐有霜,带有复合的果香,描摹如烤杏仁、熟板栗、苦咖啡等,香味精致、细腻、莹润,也有梨、香草与奶油般的温和芬芳。

茶汤:

橙黄亮纯,明澈香扬,带着明显的花果香。口感力度与顺滑和谐无瑕,茶汤内质丰富、滋味爽醇,香气捉摸不定,不像水仙那般如兰花般高洁之香,是飘忽中带了几分妖娆,又带了一丝妖艳。回甘清甜持久。但不算耐泡,第五泡后水味明显,内质已薄。

叶底:

绿而柔韧,边缘或有红边或有红色斑块,略有香气。(来源:武夷岩茶,图来源:南茗佳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