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南苑中学是启东城区四所初中之一,主要招收启东市城南片区学生,现有48个教学班,2672名学生。教职工179人,专任教师164人。学校大力弘扬“文明勤奋,团结进取”的校风、“严谨、朴实、和谐、创新”的教风、“勤、严、实”的学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校品位和办学水平。学校获得了诸多荣誉:“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首届南通市模范学校”、“南通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启东市德育先进集体”、“启东市青少年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启东市十佳教育质量奖”等。 经过三天的深入学习,我认为,南苑学校“硬”制度、“软”管理,是他们取得众多辉煌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硬”制度是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的前提 为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南苑中学结合学校实际,在“教学常规”和“管理常规”的基础上制定了《南苑中学提升教学质量十项管理措施》。它们是集体备课制度、教案检查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听课监控制度、学生信息反馈制度、考试监控制度、作业监控制度、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培优补差监控制度、每周点评制度。 制度建立起来,如何保障制度的落实呢?南苑学校王爱冬校长用四个字回答,那就是“分层管理”。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设立了“三层四级管理模式”,简言之,“三层”就是指学校、教务处、年级组。“四级”就是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年级组长。学校三位副校长分别插一个年级。负责对分管年级的教学质量做整体的监督。校长室定期召开校长办公会,各分管校长向校长汇报分管年级的教学情况。形成校长办公会意见,交由教务处具体落实。教导处根据校长办公会的意见,提出教学管理的措施。教导处的措施,交由年级组长负责执行。年级组长根据年级的实际情况,安排年级教务员创造性的落实。这样,一级一级,每一项工作都有具体的人员管理、监督。有效地保障了各项制度的落实。 二、“软”管理是凝聚人心,促进学校工作又好又快开展的润滑剂 南苑中学的教师普遍年龄偏大,学校已经有8年时间未招收过新老师了。如何有效地遏制教师的职业倦怠思想,引导教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王校长认为:“山至高处人为峰,海到尽头天是岸。”软管理建设解决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正视差距比隐藏缺点更重要。为此,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校的“软”管理: 一是精神领航。王校长说,在学校软管理建设中校长是平等中的首席,校长必须为学校的软管理建设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当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用人所长、容人所短。只有人人用心,个个出力才会形成凝聚人心、聚集人气、激发斗志的学校精神。学校积极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给教师展示才能的机会,为教师的职业发展铺路,让教师在成长中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学校教务处主任贾宇,是1995年从四川宜宾师专毕业来到启东教书的。他用自己辛勤的努力,靠自己在教学中取得的优秀成绩,获得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在前年的中层干部选拔中,高票当选为教导处主任。成为教师们学习的榜样。 二是营造幸福氛围。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也是软管理的细节之一。南苑中学从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入手,启动的“安心工程”,让全体教师的学校生活充实而踏实。如:初三老师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为了体现学校对初三教师的关怀,学校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部分费用,保障每位初三老师每天一个苹果。小小的一个苹果,温暖了老师们的心。初一初二的老师们也非常理解学校的这种行为。七年级9班语文老师王老师说:“我刚从初三的位置下来,我深深地明白,初三老师的压力、付出的确比我们初一、初二的教师多。我们对学校的这种行为非常满意。” 走进南苑中学老师的办公室,看到的是教师们认真踏实的备课、批阅作业。4月24日下午,我12:25走进办公室,一直到下午4:30 离开学校,办公室的老师除了上课,就是批阅作业、备课。老师们如此敬业的原因无他,就因为对南苑中学有着非常深的认同感。自己是既然南苑中学的老师,就要无愧于“南苑教师”这个招牌。 三是提高管理人员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个无形的“杀手”。具有人格魅力的人,身上会散发出迷人的磁场,使场中人被其吸引或被“困住”。人格魅力与管理者的亲和力,以及在群众中的“可接受度”休戚相关,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管理人员只有在业务上出类拔萃,才能让师生尊重,增强自己在学校的影响力。南苑中学从提高管理人员教学水平入手,提倡管理人员要要真正姓其“教”,而不是姓其“官”。在“15/20/10"范式课堂教学校长示范课中王爱冬校长、黄东捷校长获特等奖,黄海鹰校长获一等奖。在“15/20/10"范式课堂教学教导主任示范课中张裕生主任、范熊熊主任获特等奖。学校行政的带头示范,既引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树立了自己在教师中的威信。 南苑中学对学校硬、软两方面的有效管理,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产生了强大的工作推动力,造就南苑中学铁的实力,值得我们广汉教育人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