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现有专任教师共223人,其中本科学历186人、专科学历31人、中专学历6人,学生共有4200多人。据河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处较早前曾经有过的一次调查,该校优秀毕业生没有一个到衡水中学任教(现在情况可能就不同了)。而现在珠三角地区,小学新招进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本科学历了。以上情况可以反映的一点,衡水中学所处的地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学校待遇也不一定很好(相对而言,具体不清楚),教师当中,学历较低的老师为数不少,近1/4。生源素质而言,入学450分左右,也是较低的。然而,这样一种条件下,衡水中学却取得惊人的成绩,其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之所以这样,必然也跟学校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有着直接关系。那么,衡水中学是如何建立一支能征善战的教师团队?
一、干部队伍从高从实
衡水中学领导班子向全体教师公开承诺:教师不用分心去考虑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如何;不用分心去考虑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如何;不用分心去考虑自己的奖金、工资、职称、荣誉、房子等待遇如何……因为所有这些,都应该由领导考虑,教师只要把工作干得更好、最好。学校行政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不管,绝不越位、离位。
对行政管理人员,学校倡导“四种精神”,即奉献精神,进取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强化“八种意识”:合作意识、学习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日常工作中要求大家努力做到“六个相互”,即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相互配合、相互补台;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开展“七个一活动”,即每天至少和一名教师进行一次交谈,每天至少发现一个问题,每天至少发现一处亮点,每周至少和一名学生交谈,每周至少实施一项工作新措施,每周至少提一条工作建议,每周至少参加一次教研活动。
事实上,一所学校,校长的办学理念能否得以贯彻执行,学校中层干部队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好的自然就好了,不好的就会起负作用,直接影响到整个班子队伍,最终影响到整个学校。所以,中层的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如果将学校比作战场,那么,教师就是最前线的士兵,中层干部就是战场上的指挥官、后勤部长,校长就是司令。司令的决策将决定这支部队的生死存亡,指挥官的作风是“跟我上”还是“给我上”将决定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后勤供给将影响战士的斗志,士兵而言,养兵千日,用于一时,关键时刻见分晓。中层干部是前线的直接指挥官,有时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这其实更考量一位中层行政的自主能力和真实水平。
二、教师队伍从严从细
1、管理严格 衡水中学实行封闭式的管理,所有教师都住在学校里,上班时间不能外出。强化劳动纪律,严格考勤。教师实行“六小时弹性坐班”,有事回家可以不告假、不统计、不批评、不扣奖金。但在备课区楼前门厅里有一台指纹识别电脑,教师上下班都要在电脑上记下他们上下班的时间。学校有三个教师备课区,每个年级所有的教师在一间大屋子里隔断式办公,备课区内不准喧哗,不准带学生或学生家长进入备课区,保证了备课区的秩序。
2、讲究公平 以教师为本,努力做到“五个公平”:即班级生源公平(电脑程序编班,班主任、教师均衡搭配);教育学生公平(不管学生好看难看、男生女生、成绩好坏、出身贵贱、有礼无礼都要一视同仁);工作成绩公平(考试组织严密,成绩综合评定);教学时间公平(上课不拖堂,自习不挤占);师生关系公平(摒除师道尊严,师生亲密无间)。
其中,教学管理的量化公平竞争机制很有特色:
卫生量化公平竞争。衡水中学校园的各个场馆、各个教室几乎是一尘不染,其实他们是运用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把各个区域的卫生分别落实到五个科室去管理,如餐厅归膳食处,科技馆归教务处,办公楼归办公室。然后由五个科室各抽一个人组织联查小组,每周不定时联查二次,量化打分,注明扣分原因和部位,明细打印成表,然后排出队来,在每周一次的校长办公会上进行公布。周周排队,周周评比,把评比变成了常规,把竞争变成了常规。久而久之,学校的卫生进入了自动化管理的轨道。
分班公平竞争。新生入学,按均衡的原则电脑分班,班主任要随机抽班上任,不论是领导干部的子女还是教师子女一律不允许选班就读,以免造成班与班之间、生源人数和生源质量上的不平衡。一旦入班,就要从一而终,中途不能换班,如有缺额,及时递补。这样可以保证各个平行教学班之间在生源均衡的前提下展开教学与管理的公平竞争。
平行班任课教师的配置的公平竞争。充分考虑教师的年龄、性别、性格、教学风格,做到均衡搭配、优势互补、优化组合、便于竞争。如甲班教数学的是个年轻女教师,那么乙班也配个年轻的女教师。
年级平分公平竞争。从2001年开始,衡水中学开始尝试将一个年级的20个教学班分甲乙两部,每部10个班。在师资、生源均衡的情况下,让他们在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展开竞争。此外,在同一年级的平行班当中,又进行了“比翼班”实验,即一组任课教师同时在两个教学班任课,让这个教学班的班主任和学生在竞争中比翼齐飞。
3、强调师德 学校从抓师德建设入手培养教师的人格修为,明确提出,教师全身心地为了学生是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德的核心内涵是服务;一个人的学习速度慢于社会发展的速度,就会被淘汰;反思教育习惯,也是创新;什么是师?帅字上面有一横,要求我们公正、公平;批评学生也需要幽默艺术。
提出了一个教育的函数:y=kx:因变量y表示教师的教育力,系数k表示教师的人格修为,自变量x表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观念等。这个函数式说明:一个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他们教学效果呈正相关,一个教师的人格力量越强,教学质量就会越高,反之,教学成绩就会下降。
学生特别关注老师,感到老师正直、高尚、心底无私,热爱自己的事业,责任感强,他就佩服你、崇拜你。同样的话,你说出来,他愿意听,同样的课,你来讲,他就愿意学,就会产生很强的教育力。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老师这种人格的力量、这种精神层面的魅力,本身就是教育质量,本身就是升学率。
衡水中学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学生评教活动,由全体学生对全体教师的教学进行无记名问卷打分。打分结果,教师得分高低不单与教学能力和水平相关,还与教师的人格有关。虽然问卷只是要求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判,但往往是大家公认的、教学水平最好的教师得不到最高分,而那些课教得也许相对差一点,但人格力量很强的教师得分最高。反映在教学效果上,一位教师的人格力量与他的教学成绩正相关。这使衡水中学领导者慢慢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的师德状况、人格水平是他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能力固然很重要,人品修养同样很重要,要从抓师德建设入手培养教师的人格修养。
4、注重培养 青年教师走进衡水中学,第一步目标就是要拿到“教师合格证”,成为一名正式的“衡中教师”。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过关制”,青年教师参加工作的四年内过“五关”,即思想品德关、教学技能关、教材教法关、教育管理关、教育科研关。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每一关的过关标准,每年都组织一次过关考核,五关全部通过之后,才是“合格教师”,才能“持证上岗”,成为一名正式的“衡中教师”。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过“五关”,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校级领导人人都必须开“讲座”,请本校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做专题报告。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年教师业务技能比赛,把青年教师送出去学习,进修,参观。建立“师徒制”,要求每一名青年教师都要自己找师傅,骨干教师也要自己找徒弟,学校专门制定了《导师工作目标》,明确导师职责,规定师徒活动内容,并专为骨干教师设立了“人梯奖”,专门制定了师徒活动考核制度。这样经过数年努力,教师才完成了“成功大厦”的基础建设。
5、善于激励 一位教师合格之后,学校还有五个等级的荣誉称号等着老师去领,分别是“希望之星”、“教学骨干教师”、“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优秀学科带头人”、“功勋教师”,学校以此引导教师不断攀登新的高峰。通过这样的措施,引导教师由合格的教师向优秀的教师转变,由职业型的教师向事业型教师转变,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正是在这一系列转变中,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同时也使衡水中学从一个一般高中成为重点高中,最终成为河北省一流的、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的普通高中。
6、崇尚精神 衡水中学致力于创设激情燃烧的校园,倾力打造教师的“精神家园”、“精神特区”,时时处处弥漫着一种激昂的情绪。在这里,看不到丝毫的散漫和萎靡,看到的是青春的活力,旺盛的斗志和“笑向磨难唱大风”的乐观精神。毛主席曾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勇士上战场,要的就是一种“亮剑”精神,一种气势。学习很苦,如同战场角力,没有一点精神,没有一种气势能行?衡中通过创建精神特区,实现了“让每一位学生有激情”。试想,在这样一种强烈的氛围之中,在这样一个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充满斗志的群体之中,有谁能不受感染,有谁能不奋发前行?
学校提出的目标要求是:思想境界无比高尚,精神风貌特别振奋,行为习惯十分高洁。以“追求卓越”的校训为引领,以“六四”为主体,构建了一套极富内涵的“衡水中学精神特区”。即:思想上达到四种境界:从大局出发,以事业为重,对未来负责,为师生着想。工作中遵循四种要求:办事公道,作风正派,埋头苦干,无私奉献。行为上要求四个远:让教师远离庸俗,让教师远离铜臭,让教师远离低级趣味,让教师心中永远有追求。学校做出规定:严禁教师吃请受礼,严禁教师搞家教活动,严禁教师在校内吸烟。学校还做出了许多成文的或没有成文的规定,如不准打麻将,教师不准衣冠不整,不提倡相互间吃喝宴请,反对拉帮结派等。
教育上加强(对学生)四项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思想励志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吃苦耐劳教育。精神上倡导四种精神:奉献精神,进取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努力实现四个目标: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人文环境,奋发向上的精神岁月,充满激情的工作学习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