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虽然“佳人”一词在人们的口语中已不常用,但是它作为“淑女”和“美人”的伴生词,仍然有必要辨析一下它的含义。 在今人的概念中,淑女是指那种气质优雅、性格文静的女子,而在古代,淑女根本不具备今天所赋予的这些特征。大家耳熟能详的《诗经·关雎》中的名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直被误解。“窈窕”,大家都容易误解为身材修长、三围符合标准,其实“窈窕”是指文静而美好,跟身材没有任何关系。“淑女”是指善良的女子。古代对官员妻子的诰封有“淑人”的封号,属三品,即是从道德上的肯定,心地善良,跟相貌同样没有任何关系。“好”读作三声(人们常常读作四声),意思就是它的本义—美好。“逑”读作qiú,本来是动词,“聚合”的意思,后来变化为名词,意思是配偶。“好逑”的意思就是佳偶,而不是通常以为的“喜欢去追求美女”—那样就成了好色之徒,哪里还能称为君子呢。 因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诗的意思就是—文静善良的女子是君子的佳偶。 在古代,淑女、美人和佳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区别,今天的人们把这三种类型一概当作美女的代名词,误解可谓深矣! 在古代,淑女是指道德高尚、心地善良的女子,君子是儒家学说中理想的人格典范,所以淑女配君子,有道德的女子才是君子的佳偶。 美人是指形貌好看、漂亮的女子,这种女子的最大特点就是美丽,至于道德是否高尚、心地是否善良,则没有硬性要求;英雄是体格健壮、人格力量强大、战功赫赫的外向型人物,因此美人配英雄,仅仅需要外貌漂亮就行了。 佳人虽然也是指美人,但它和美人的最大区别在于美人主要指容貌,佳人则主要指性情和体态,因为“佳”有“善”的含义。佳人既要相貌美丽端庄,又要有一定的道德要求,因此佳人常常用来指怀念的女子或者理想中的女子。古代才子配佳人,是因为才子都是文人,文人总是好高骛远,将美人追到手后立马觉得索然无味,心意又转向了别的美人,觉得没有得到的美人才是佳人。美人是世俗化的美人,佳人是理想化的美人,超凡脱俗和难得到是佳人的两大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