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学校营养餐#近半数未达标,谁之过?

 文明世界拼图 2018-09-15
      2011年秋季起,中国开始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里的2300万学生提供补助,用于“营养餐”。五年多过去了,6月1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数据,仍有48%的学校营养餐在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两种微量元素方面无法达到国家推荐标准。作为中国的近邻,日本被认为是实施“营养餐”最成功的国家,他们是如何做到让学校提供合格的“营养餐”?起步较晚的中国营养餐计划,又该向日本学习什么?
中国一些地区采购包装加工食品作为营养餐发给学生2016年,中国发布了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其中,学生的膳食搭配可以这样形容:一拳头肉,两拳头碳水化合物,三拳头蔬菜,四拳头水果。中小学生一天要摄入12种食材,一周至少要摄入25种食材,食材种类越多,营养越均衡。
营养的均衡对儿童成长意义重大。“阳光校餐数据平台“对62个县192万名学生的监测发现,目前11岁~15岁阶段的孩子,也就是吃了三四年营养餐的孩子,平均身高长了5厘米多。
一年365天,学生在校200 天,这是解决营养不良问题的好时机 然而,还是有近半数的学校无法提供达标的营养餐。至于原因,一方面是不少农村学校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不知该如何搭配,另一方面则是部分地区对学生营养计划改善仍在采用课间加餐的方式。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课间加餐主要是采购包装加工食品分发给学生,这类食品营养含量不足食堂提供午餐的三分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接受采访时说,甘肃、湖北、湖南等地的一些学校仍在采用课间加餐的方式作为营养餐。
学校午餐的人事费用由地方政府承担,原材料费用由家长承担,每月3000~4000日元,约合200元人民币左右,贫困家庭学生费用完全由政府负担。
相比之下,中国的营养餐计划仍然还只是一个国务院的行政命令,缺乏法律的保障和制度的配套,很多地方仍满足于“资金到位,学生有吃”的状态,而对于营养的搭配并没有十分上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