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农民一直都是依靠几亩地种植庄稼,那时候为的是能保证一家人的生活所需。根本就没想着土地能赚钱,但随着农业的开发和利用,农业的产业化之路也开始迎来。很多农民开始种植着经济作物,比如说在大棚里种植蔬菜、瓜果。大棚种植的好处就是土地利用率高,且蔬菜的长势好,不受 季节的影响,可实现一年四季的供应。 起初大棚蔬菜的种植中,农民一亩地的收入最少在3000元,很多农民都因此赚到了大钱,比起打工来优势还是很大的。但近年来的大棚蔬菜开始被农民抛弃,很多农民都说,现在依靠大棚种植,能够保本就不错的了,只怕蔬菜遇到丰收年,这样田地里的蔬菜只能当做肥料还田了。因此现在也有了“想要死得快,大棚种蔬菜”的说法,为什么经济作物的市场风险这么大? 1.技术难题没解决 种植蔬菜并不是种植粮食,农民拥有着祖祖辈辈的经验传承,规模化的种植蔬菜中,温度、适度、通风管理、光照时间都要有明确的技术标准。在大棚内种植的时候,不同的季节也会有不同的方式。但农民本身的文化水平就不高,种植蔬菜的时候自然也不懂得这么多的技术。不同的温度下蔬菜的产量不同,且口感也不同,卖到市场中受欢迎的程度也不同,没有技术只能被淘汰。 2.土壤环境问题 在多年的种植中,因为菜农大量的使用各种肥料 ,以至于土壤的肥力大大流失,土地出现了板结化的现象。现在的农药污染也是一大影响,菜农种植中盲目的添加各种农药和生长剂,这些都让土地盐碱化。在这种土地环境下,蔬菜的产量不高、质量不高、体内毒素超标、病虫害加剧,这样只会越来越亏损。 3.盲目规模化 现在的果蔬滞销问题,主要还是因为种植的人太多了,以至于市场中在短时间内供大于求,这样只会让蔬菜的滞销声音出现。但农民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都会盲目跟风,一大片大棚里种植着一种作物,这样抗风险的能力就会减弱。因此农民也要保证多种蔬菜适度化种植,这样的抗风险能力强,农民才不至于亏损惨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