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人靠种地发家致富的有多少?应该种植常规作物还是经济作物?

 农村的日与夜 2020-07-01


只说真话的农民公众号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提到农村那就不得不提到土地与农作物,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口号。身为一个农民,每家每户都有着一定量的土地,而种植的农作物大多是传统的常规农作物,水稻、小麦、大豆、玉米这这种农作物是最常见不过的,而按到地区划分,南方一年两季水稻,中原地带一季小麦一季水稻。到了北方后就是一季小麦一季大豆、玉米。但很少有人听过农村种地发财的吧?而农村人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都选择回到大城市打工,因为在农村人的眼中种地根本不赚钱。

虽然世界范围内农场主都是有钱的象征,但这种说法一旦到了中国就行不通了。首先中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家每户都有着一亩三分地,保证每个人都有土地,能满足一年四季的食物来源。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离开农村,在城市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因为种地的成本很高,但最后的收成一亩地能赚上一千元一亩就很知足了,这还没算上人工的管理成本费。毕竟农药化肥的使用成本很高,这样的话收成就很可怜了。因此靠种地发家致富的只有两个捷径,一是小面积的种植经济作物,二是大范围种植常规农作物。

随着农民的出走,农村现在滞留的土地非常多,在这样的前提下发展大面积种植就行得通了。而大面积的种植要考虑风险进去,毕竟一家几口人和上百亩的农作物相比实在太少,而且农民并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办法。而经济作物的种植则要考虑更大的风险,虽然经济作物的种植在单位面积上利润更客观一些,但没有技术和经验的话很容易就亏得倾家荡产。而种植面积上也一定不能太多,没有完全成熟的经验和管理模式下,前提要把风险放在第一位。毕竟经济作物种植的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很多,并且要考虑到丰收后的销量问题,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因此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前期一定要做充分的市场法调研,种植的面积也不能太大。反而常规的农作物才是大家的首选种植目标,毕竟粮食的销路不用担心,而在技术和经验上都比较成熟。此外种植到收获的时候全都采用一站式的机器化操作,这样才能保证符合节气的要求,最后的产量将会大大提高。相信未来的农村一定是致富发家的主战场,但想要发家致富,首先就是要接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不知道大家怎么认为?

敢说真话的农民公号:农村的日与夜

          农刊

政策 · 补贴 · 农生活

2018年最新农村补贴政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