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辅导孩子学习,很多中国家长就不淡定了。有人说,辅导功课、陪写作业简直太考验耐心了,这就是“中国式焦虑”。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看看,国外的家长也大抵如此。 一位法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就说过一个辅导孩子学习的例子: 她的女儿汉娜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一个周日晚上9 点钟,汉娜找到她:“ 妈妈,我明天有个考试,我必须得记住1 8 5 0 年到1 9 4 5 年间的1 6 位法国总统,我忘记这事儿了。” 当然,整个下午,汉娜并没有忘记看喜爱的电视剧和去好朋友家玩儿。 作为妈妈,此刻有两种选择: 选择一,对她大吼:“完蛋了!你有一下午时间都不知道学习……总之你自己想办法解决,等着挨罚吧你! ” 选择二,压下心头火,告诉她:“把你的作业本拿来,我们一起看看。” 半个小时后,得益于思维导图的神奇作用和两人的合作,功课顺利完成了。 可见,辅导孩子学习真是一件考验家长智商与心性的技术活儿。两位法国教育心理学家总结了前来咨询的家长的问题,给出了5点建议。开学之初,也许这些建议能帮助到焦虑中的家长、老师和孩子,让学习变得更轻松。 如果我们和孩子换位思考,就会发现一个看起来挺不公平的现象: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大人们总要求孩子学习,但又不告诉他们如何学习。 有些家长可能说了:“那是因为我也不知道怎么教孩子学习呀!”别着急,下面的练习可以让你知道如何高效地陪伴孩子写作业。 现在我们做个练习,请你先做一遍这些题目。 小练习:记忆倾向练习 当你看到“巧克力” 这个词后,花一点儿时间想想你头脑里闪现的内容。你想到了什么呢? ○我是不是看见了“巧克力”这个词? ○我是不是看到了这个词写在黑板上的样子? ○我是不是看见了一块巧克力:是牛奶味的?是黑巧克力?还是飘在空中的? ○我是不是仿佛尝到了巧克力的味道:我的味蕾在跳动吗? ○我是不是闻到了巧克力的香味:它在挑逗我的鼻子吗?还是我感觉我的嘴巴在咀嚼? ○我是不是想到:这是我奶奶做的巧克力蛋糕?这个应该合我胃口吧? ○我是不是在心里嘀咕:“我不能吃,我在减肥”?或者“我昨天吃的蛋糕真美味”? ○其他…… 接下来,你要和你的孩子重做这个练习。 这时候,请在一张纸上写下“巧克力” 这三个字,然后告诉孩子游戏规则:“我们来玩个小游戏,我给你看一个你认识的词语,并且给你时间读一读,然后我会念给你听。你不要说话,只需要看看你脑子里会想到什么。最后,我会提几个问题,好吗?” 当孩子给出这个练习的答案后,你就会知道孩子使用得比较多的究竟是视觉、听觉还是嗅觉。这个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初步的信息,让你了解自己和孩子的记忆倾向: 假如像看电影或者看图片一样,看到了很多画面,那便是倾向于视觉型; 假如是在头脑里自己跟自己对话,则是倾向于听觉和口语型; 假如身体器官有感觉,则是偏向于肌肉运动感觉型; 而如果你觉得自己是边看图片边说话,或者是看到画面、说了话、身体也有感觉,那你的记忆倾向便是综合型的。 当你在学习时,必须弄清楚你头脑里闪现的内容是什么。同理,当你陪伴孩子学习时,也得弄清楚他脑子里想到的是什么。 看看下面这些孩子,他们在学习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障碍,而一旦找出他的记忆类型,辅导起来就容易很多了。 加朗斯,小学二年级 视觉记忆型,分不清“他、她” 在跟视觉型孩子说所学语言的同时,要引导她在头脑里构思可视画面,从而帮助她找到解决办法。 阿丽丝,初三 听觉型,记不住国家和首都名 记忆地图时,最好是把各个地名编成押韵的歌谣,并让她边唱儿歌,边用手指在地图上指出国家。如“我在法国住巴黎,往下我去西班牙的马德里,往左我去葡萄牙,里斯本就在那里;乘船可以去英国,首都伦敦在那里……” 罗曼,初一 视觉联想记忆,记不住国家位置 我们让他想象,在大水盆旁边按顺序摆放一些标签,这些标签依次写着这些国家名: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这样,他脑子里就会出现这些画面,然后记住这些国家名。考试时,他只需在脑子里回想起他的大水盆就行了。 以后,你可能就不会再说这样的话了——“看看,这多简单啊,你不觉得吗?”或者,“这很容易做到,你重复读几次。”再或者,“把课文抄写几遍,就会像印在脑子里一样不会忘记了。”因为,我们觉得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很可能只是对我们自己有帮助罢了,而对记忆模式跟我们不同的孩子却未必有用。 首先,我们得弄懂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概念。 注意力的范围很大,包括通过五种感官来接收的不同信息。注意力容易分散,我们并不是每次都能完美地掌控注意力。无论我们想不想,它都会被外界突然出现的干扰所吸引,如同桌把文具盒掉在了地上,一只苍蝇放了个屁! 而专注力使注意力更集中,能够持续一定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处,能让我们不分心,把我们的意识跟那些与手头任务无关的事物隔离开来。比如专注于一道习题、一个手工。 掌控这两种脑部运动,对于学习尤其有帮助。 我们在做咨询时,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的专注力有问题,不好好听课。其实,大多数时候,这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要知道,生理神经缺陷才是问题。这些只是错误地调动了相应功能的结果。 更直观地说:如果我想听懂老师说的内容,我得调动注意力;如果我想有始有终地完成练习题目,我就得调动专注力!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可以让孩子做一做下面的小练习哟。 小练习:曼陀罗填色法 我们推荐大家使用曼陀罗填色法,这会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特别是在写作业前填色,可以有效提高大家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曼陀罗的图案是向中心聚焦的,可以让孩子定心聚神;而填色,是一种平和、有趣又不失活力的游戏,能帮助孩子平心静气地度过写作业的时间。 在写作业前,填色5分钟。想要集中精神的孩子,可选择由外向内填色;想要提高注意力的孩子,可选择由里向外填色。画不完也没有关系,第二天接着做即可。 有很多网站可以下载空白的曼陀罗花,还有很多不错的填色书也可以用。 放空脑袋不是说什么都不想,而是避免胡思乱想和天马行空地想,这样才可以让脑袋腾出空间,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 所以,从一开始就确定所做之事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辅导孩子时,也尽量对孩子下明确的指令,例如: “你读一读这篇课文,弄清楚里面有哪些人物,然后告诉我” 或者: “你把整个题目读完,然后告诉我你接下来要做什么” 等等。 要清清楚楚地告诉孩子你期望什么,否则孩子可能不会明白怎样做才是“对的”。 下面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 “整理你的房间!” 父母的这句指令,通常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孩子往往会回答:“是啊,我整理过了呀。” 结果把衣服裤子揉成团丢在床下;书乱乱地摞成堆,放在书柜前…… 这场景让人哭笑不得。 如果告诉孩子“把你的书放在书柜里,把脏衣服放在洗衣篮里”,则通常更具操作性,效果也更好。但是请注意,一个指令语句的内容,不能同时包含两件以上的事情。 固定安排,经常让人联想到单调、乏味的生活。确实如此,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经常会鼓励病人走出他们的固定模式,改变习惯。 但是当涉及帮助孩子做好准备、投入学习时,为什么我们却建议在固定的时间做计划呢? 写作业,是一项常常会给孩子带来压力的活动。每一个新的局面,都会让人脱离他原有的舒适区,并且产生对未知的恐惧。得益于人生经历,成年人可以通过安抚自己来面对紧张的环境,但对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经验来战胜这种恐惧。 因此,要学的新课文、通过新的测验和考试,这些都是产生不适反应(如困顿、不安、哭泣、肚子疼等)的因素,让孩子们没法内心平和地进入学习状态。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安抚孩子、帮助他们战胜焦虑,是我们首先要做的。这点当然无可置疑,但是该如何去做呢?建立固定安排,是非常有效的安抚孩子的方法。 建立固定安排对写作业同样适用。越早把学习时间归入日常安排,并且强迫执行,就越容易让孩子进入状态。 为了帮助孩子遵守固定安排,推荐大家使用一些管理时间的技巧和工具,例如使用时间计时器、任务爱心法等。 情绪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行为,在学习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情绪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注意力,从长期看,还能决定我们的记忆力。 在我们的诊疗中,最常见的引发障碍的两种消极情绪是害怕和愤怒。不过,有很多技巧可以让孩子冷静下来。根据孩子的性格,我们经常会推荐几个简单易行的小练习,比如独处冷静法。 小练习:独处冷静法 这个方法是把孩子同外界刺激隔离开来,不是惩罚他,而是让他可以一个人尽情地发泄情绪。 我们可以先停止说话,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手臂上,或者是握着他的手。这是引导孩子冷静下来。我们只是在一旁陪伴,让他安心。有的孩子可能需要找一个他们喜欢的角落,独自待在那儿冷静。 这种方法能帮助孩子接受自己的情绪,然后去驾驭它们。这个方法是否管用,取决于大人们是否能够保持冷静,并且不再给孩子施加负面压力。这样可以让消极情绪回到正确的位置上。其实,消极情绪同其他情绪一样,来来回回,只是过客而已。 不过,不同性格的孩子适用的方法也不同。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也是非常好的方法,这不会影响你的家长权威,更不是脆弱的象征。 “要想改变世界,得先改变自己。”所以,我们不要再抱怨教育体制有弊端、孩子已经不是昨日的乖宝宝、老师这个没做好那个太过分……不要等待外部的改变,这个是我们不能把握的。我们有责任从自身的小事做起。 以上这些学习法并不是一种补救措施,而是有效的教育模式。在孩子低龄时,就以预防、友善、有意识的方式将其运用到教育中去,而不是真的等到问题产生了才想到它。快乐的教学法,能让孩子随时随地都有求知欲,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赠送给孩子。 除了理论、实践和窍门之外,如果不忘加入一丝幽默、一些幻想和一份快乐的话,我们还能体会到有效的辅导方法带给孩子的更多改变。 奥德蕾·阿孔 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师 正面心理学倡导者及推广者 身心平衡学者 伊莎贝尔·帕约 职业暨学习心理师 师承安托万‧德拉加朗德里,专攻心智动作和家族系统治疗。 本文选自作者的著作《如何学孩子更轻松》,书中用21张思维导图、20个小练习、13个真实案例及各种学习小窍门,帮孩子找到学习的捷径。 这本《如何学孩子更轻松》中的教育秘诀和小游戏,有没有打动你呢?第一阅读争取了10个送书名额,如果想得到这本书,请移步留言区,分享#你的教育小游戏#,或者#辅导孩子的小窍门#吧!我们将在评论中精选最走心的十位,送出这本书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