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讲课、教师评课有何不可?

 江山携手 2018-09-16

 

文/王营

 

听老师讲课是校长日常工作的一门“必修课”,但也有不少老师并不感冒,认为校长评课难免会存在失误,不一定客观公平。珠海市金湾海华小学日前就一反常规,改由校长执教鞭,老师来听课,课后还要集体给校长评课,这种“反串式教学”大大缩短了校领导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受到热捧。对于此举,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种做法是校长角色错位。

我不这样认为,做为一校之长,首先应该精通教学业务,其次才是行政管理。苏霍姆林斯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主要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如果对教学一窍不通,不会上课,不会评课,怎么能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不错,校长的主要任务是对学校实施行政管理,但是这种管理不同于其它部门的管理,而是建立在精通教育、教学业务基础上的管理。课堂教学做为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必然要花费校长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去实践,否则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就失去了客观依据,也不会产生科学的教育思想。

同时,校长执教公开课,一方面可以促使自己深入教学一线,了解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为学校决策积累第一手资料,从而保证学校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确实也可以大大缩短校领导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另外,听评课是校长日常工作的一门“必修课”,为了保证评课的科学、客观公正,使老师们心服口服,校长也有必要亲自“下水”实践,以保证评课时有话可说、有的放矢。校长既然上了课,就要有人听、有人评,因而老师集体给校长评课,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不是角色错位。

文革时期,为了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全的教育方针,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让“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我们没有丝毫瞧不起他们的意思,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学校在他们的管理之下,教学质量一塌糊涂。文革之后,这一倾向得到及时纠正,现在无论是大学校长,还是中小学校长,都由懂教育的人担任,而且也都是某一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特级教师魏书生无论是当学校校长期间,还是担任盘锦市教育局长期间,每周坚持上课,他的许多成功的教育改革经验都来源于课堂教学,他所倡导的科学和民主的管理思想,就是他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结晶。

当然,学校管理也是一门学问,需要倾注校长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这样说,只会上课不会管理的校长可能是一位好教师,但一定不是一个合格的校长,然而只会发号施令,只懂行政管理,不懂教学、不会上课评课的校长,也一定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校长。因此,校长在日常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之间的关系,学会二者兼顾,学会弹钢琴,从而保证学校沿着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