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是药神,真正的药神活了142岁

 大吉利 2018-09-16

本文所述的药神是指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

医药学家孙思邈(541年—682年)是京兆华原 (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 人, 他儿时天资过人,青年立志学医,自此行医不辍,为人诊疾疗痛,悬壶济世,后人尊称其为“药王”。一叙的老家有一座药神庙,庙里供奉的便是孙思邈,家乡人都把他叫做“药神”。

“我”不是药神,真正的药神活了142岁

这位药神真的是神一样的人物,他本人活了一百四十二岁,(还有观点认为孙思邈终年165岁),仅此一点便令我辈折服。唐太宗即位后,召见年近八十的孙思邈,看到他的容貌犹如青壮年,不禁感叹:“看见你,我懂得有道的人实在应当受到尊重,广成等神仙确实不是虚传。”

隋朝末年,战乱不已,民不聊生,读书人大多谋求官场立足,对医治之术不屑一顾。孙思邈才华出众,却无意仕途,早早便立下行医济世的志向。为了提高医术,他或穿梭在城镇,或奔走在荒郊,或跋涉于太白、终南、巴山、峨眉、等崇山峻岭之间。其中,不少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

“我”不是药神,真正的药神活了142岁

起死回生 开棺救人

有一天孙思邈外出行医,看见一行出殡的队伍走来。他停在路边观看,赶忙上前一步按住棺材大喊:“且慢!且慢!”送殡的人以为他是疯子,要赶走他。他说:“人还没有死,你们怎么忍心埋了呢?“众人说:“人早死了,你不要再胡说。”孙思邈说:“人要死了,血会凝固的。你们看棺材底下正在滴鲜血,怎么说人死了呢?”众人一看,果然有细细一道血丝向外流,就打开棺材请他。只见一个妇人面黄如纸,小腹很高,裤档正向外渗若鲜血。这女子的丈夫哭说:“我妻子婚后10年没有生育。这次怀孕1年多了,昨天才觉胎动,又难产死了。”

孙恩邈试了病人的鼻息和脉象,取出3根银针,1根刺人中,1根刺中脘,1根刺中极。3针扎下去,孕妇很快苏醒过来。众人把孙思邈当成了神仙,一齐跪下磕头。孙思邈让他们起来,又送给病人的丈夫1剂药、1幅图,嘱咐他:“赶快把病人抬回去,喝下这副药、再按图接生,保证母子平安。”结果,病人回去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大胖娃娃。

“我”不是药神,真正的药神活了142岁

对症下药 医治名士

卢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是初唐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

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卢照邻患了风痹病,这年他37岁,寄居京城长安。

风痹病,是中医总称痹病的一种,因虚火攻心,风邪侵人人体所致。主要症状是患者焦躁不安,全身关节疼痛难忍。当时卢照邻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期,然此病折磨得他万念俱灭,痛不欲生。他遍请名医,精心调治,但却未见好转。

当时,一代名医孙思邈也在京城长安居住,被拜为“直尚药局”承务郎,时年133岁,依然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在他人的引荐下,卢照邻前往孙思邈居处,行弟子礼,请孙思邈为其医病。

孙思邈深知卢照邻的为人,“器小识短”,“恃才傲物”,“浮躁狂妄”。他一边细心为卢照邻诊脉,一边开导。语重心长地叮嘱卢照邻:“圣人活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形体方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用当今的话采说,就是作人首先要修身立德,要善于容人,这样做了,疾病便难以染身,即使有了疾病,稍经调治,也容易痊愈。为了引起卢照邻的足够重视,孙思邈又苦口婆心地从反面告诫道:“德行不至,纵服玉液金丹,亦难延寿。

孙思邈让卢照邻服用“祛风、化湿、散寒”的活血通络中草药剂,又从心里上予以疏导,让卢照邻不断排散久积于心中郁闷之气,和亲友和睦相处,坦诚相见。在孙思邈的精心调理下,卢照邻的病情得到了遏制,情绪平复下来,症状消失。

“我”不是药神,真正的药神活了142岁

据说孙思邈不但精通医术,还深谙数术。他一生中屡被帝王看中。隋文帝慕其才学, 曾征召他为国子博士, 让他管理教授弟子,他托病推辞掉了这份差事,其真正原因是他早已推算出隋朝的寿数不会长久。

“我”不是药神,真正的药神活了142岁

孙思邈是一位长寿医家,有着一套完善的自我养生保健的方法。养生即养性这就是说要使自己所习所行符合本性。“圣人所以药饵者,以就过行之人也;故愚者报病历年而不修一行,缠痾没齿终无悔心。”孙思邈认为,善于养生的人,,不应依赖于药饵金丹,而应最求善心与德养,否则只能是舍本求末。还应保持心态平衡,以养情志。故“凡心有所爱,不用所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亦不用深赞,亦不用深毁,常须运心,于物平等。”

他所著《养生铭》,颇可玩味——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疫,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天鼓,寅兴漱玉津。

妖邪难侵犯,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

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孙思邈把养生的经验总结成“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十二少”反之则为“十二多”,“多”则损伤正气,使人罹病短寿。

晚年孙思邈隐居于陕西耀县五台山(今药王山)专心立著,直至白首,不曾释卷。其所著《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对后世影响巨大,为中华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不是药神,真正的药神活了142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