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没有底线?他们的人生少了这一课

 红旗飘飘e2f71i 2018-09-16

前两天爆出的新闻是:一位名叫saya的网红,因为自己的狗不栓绳,吓到孕妇引起口角,竟然殴打孕妇致伤,而且恶意辱骂,致先兆流产。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Saya在事后没有一丝愧意,也没有任何道歉的意思,而且还雇佣水军公关:

外表看上去光鲜亮丽的人,为何行为却如此没有道德底线,对“人的准则”毫无意识?

这样的事不是孤例。前段时间的“滴滴顺风车奸杀案”,让人对罪犯的残忍震惊之余,更让人感到可怕的,是一些群体对这件事的讨论:

据媒体报道,事件发生后,有多位网友在网上晒出武汉滴滴司机QQ群,其中聊天内容不堪入目。从内容来看,很多司机似乎是潜在犯罪者,令人膛目结舌。

聊天内容显示,对于温州乐清女乘客被害,群里的滴滴司机在讨论中,言语中没有惋惜,甚至还开玩笑。更有群里的司机表示,在武汉某路口接了一个单子,亏大了,并表示想强奸该女乘客,而下边还有多名司机跟着一起附和。

这些司机们对待生命的态度,仿佛是对待随时可以扔掉的餐巾纸,他们根本没意识到自己讨论的,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家庭、有社会职业和尊严的人的生命。

也许他们没读过很多书,教育的缺失的确容易让人失去同理心。但另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却说明了教育也会失灵:

在微博上被网友唾骂的高铁占座男,还是韩国远光大学的博士生。他让人跌破眼睛的操作,不仅仅是在高铁上说自己“起不来”占座,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权益,仿佛社会公认的道德界限不存在,而且还在于他对自己的行为毫无廉耻心和愧疚感:

博士教育,显然对他的道德感提升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这些人,无论是否受到过教育,都表现出同样的症候:

不懂得何谓公序良俗,对人的共情无感,不知做人的底线为何物。

缺乏共情、反社会人格,这样的人我们在美国电影里见到很多,比如《沉默的羔羊》里的汉尼拔,就是典型的反社会人格。

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能做,这样的价值判断,在这些人的心里似乎从来没有存在过。

在现实社会中,有反社会人格倾向的人形成原因很复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从小缺乏有效的道德良心教育。

钱理群曾经说过,现在的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像高铁占座男这样的人,也许学了很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明显没有学会任何道德、良心、责任、共情。

在医学上,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预防,往往建议要注意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尤其是责任感和义务感的教育——

可惜这一点,在我们当下的教育中比重很小。

孩子们学的最多的是数学和英语,做题和考试,学校并没有专门教孩子们这件事:

人为何为人。

但关于“做人”这件事, 哲学家们已经说了几千年了。

自古以来,先贤们就对人之所以为人,有着各种说法。

孟子曾经说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他还说人有四种德行: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这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即是仁、义、礼、智之品德,那是人所固有的本性。所谓 “几希”者,正是这作为“良心”的人性,也即是仁义之心。仁义是出于本性,所谓“性本善”的初心,而非强加。作为人,必须坚守良心,坚持仁义。

仁义礼智,做人这件事,孟子早就告诉我们了。

孟子的一生很坎坷,他不停地在各国间宣扬“仁政”,却始终没有被统治者们认真对待过。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主张——也因此我们今天还能学到,孟子关于人的思想有多伟大。

用孟子的思想指导人生,也许不会让你飞黄腾达,但也绝不会去殴打孕妇、高铁占座。

在哲学与现代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哲人们把“善”看得更加重要。


苏格拉底像

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他的信念是“美德即知识”。在他那里,美德或者说善,是人的本性的自然趋向。关于善的知识的目的,则是用理性求得真理,并将人引向正义,因而更高贵。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和无知是幸福和不幸的根源。人只要在善的指引下行事,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美德就会得到维护和发扬。

苏格拉底的命运比孟子更悲剧:他为雅典人所不容,竟被判处死刑。

据说临死前他还和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死刑的存在。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

苏格拉底的躯体死了,但他的思想从此翱翔在雅典娜神庙的上空,深远地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和人类文明。

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更进一步提出了善是第一原理,善的理念就像太阳一样照耀了其他世界,善的智慧也驾驭着人类其他所有的认知。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系统地阐述了善、道德德性、行为、公正、理智德性、自制、快乐、友爱、幸福等概念,其中不乏精辟的思想和精彩的论述。

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更是把“善”作为最终的目的,最高的善,就是幸福。

也许现代人很难理解,为什么道德和善良可以超越物质和欲望,使人获得终极的幸福?

那是因为很少有人告诉我们,道德法则为何物。

在道德混沌的时代,无道德、反道德的人多起来,也就不奇怪了。今天可以高铁占座,明天殴打孕妇,如果整个社会都不反思,那么总有一天,那些缺乏共情心的人会越来越多,做出更可怕的事。

微博上隔三差五爆出的各种社会案件,就是血淋淋的现实。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是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且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弗朗西斯·培根则认为,德行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基点:“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相反,“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我们当然不会像哲人、圣人、先贤们那样拥有崇高的道德感,这个时代没有圣人的土壤。

只是除了用法律和规则惩罚作恶者,以及用舆论指责他们,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至少,我们还来得及让今天的孩子们了解什么是人的底线,知道什么是文明人的良心和道德,什么是公序良俗,减少反社会人格的几率——

从学习这些哲人的思想开始。

毕竟人类的文明精华,人之所以为人的准则,就在几千年来的哲人思想中,在他们写的书里。

结尾时,我忽然想起王菲写给窦靖童的那句话:

“你可以不乖,你不能变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