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悦读 ▏▏匆匆一瞥话兵团(三):兵团人家的变迁(多图慎入)

 火岩山 2018-09-16

说完棉田的诞生,再说说兵团人住房的变迁。




127团部,也叫苏兴滩镇

在认识师太没多久的时候,师太就跟我描述过她的家:一排排的平房,每一家门前都有着独立的院子,篱笆围成的院子都挺大,新疆别的不敢说,就是土地不缺。他们家的院子就有五六亩大小,她爸爸妈妈就在院子里种上各种各样的作物,吃不完的蔬菜、玉米、向日葵,院子里也有足够大的空间养鸡……老丈人他们第一次来杭州,所带的几只大肥鸡就是自己家院子里养的。

一个普通兵团人家的院子


退休后,老丈人在团部买了楼房,十连的房子连同院子卖掉,连队几乎不再去。这次陪我回连队,就是要让我亲眼看看他们曾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师太就是在连队长大的。二老住进团部的楼房,师太和我一样,也是第一次进团部新家。去老房子,既是带我参观,也是让师太怀旧的。

敲了大铁门,有人开门,新的主人是一对年轻人,见是老房主,就热情地把我们迎进院子。院子果然好大,不过现在屋前的菜地没有种蔬菜,地里长的全是棉花苗。一辆老式的东方红拖拉机锈迹斑斑,停在院子里。房子比我想像的矮很多,门窗开口也很小,尤其是门,只有一扇,宽肯定不足80公分,高肯定不够一米八。我是矮个子,进房门似乎也下意识的低头才进门。


门矮窗小是最大的特色


房子是三开间,中间一间直通,左右的两间中间隔开,形成老丈人所谓的“明三暗五”的格局。

老丈人家的老屋,明三暗五



在房间里,老丈人特意给我介绍了屋顶的工艺。这间房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的。当时团部已经有了砖瓦厂,所以砌墙用上了砖头。而屋顶还是传统的工艺。只是檩条用了水泥预制的,橼子粗壮而未加过多的修整,上面盖着红柳枝。老丈人说红柳枝上面再盖一层麦草,最上面则是拌了麦草的泥巴,周边一圈镶装两行平瓦,用以引导雨水,防止泥顶过快被冲刷掉。


房屋很低,屋顶直接暴露,水泥制件和红柳枝没有违和感



师太就在这个屋里长大,这个房子承载了她几乎整个童年和青春的记忆。她不仅告诉了我她当年住的房间里曾经的摆设,对于他们家留下来的两样老物件还做了特别介绍:一张三人长条沙发,红色的蒙布,还在中间房间最里面靠墙位置摆着;一台手摇的压面机,就在门口的位置。师太说,这张沙发还在啊,这还是当年专门请了师傅上门打的呢。而手摇的压面机则是她爸爸也就是我老丈人在农技站自己做的。


老物件,手摇轧面机

这就是典型的兵团职工之家的样子。家里怎么看都看不出富裕的样子。老丈人因为退休了,才买了团部的房子,这些年轻的兵团人,哪怕在团部或者师部也买了房子,他们也依旧会住在连队的老房子里。因为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岗位就在连队。

在用的,废弃的,或者已经坍塌的兵团人家和连队


老丈人卖掉的这处房子是比较典型的第三代兵团人住宅。老丈人说第一代兵团人的房子是地窝子,第二代的房子是泥胚子,第三代是砖砌的房子。李伟子出生是在第二代的房子里,现在都扒光了,连房子的印迹都没了。

连队房子的院子,基本以各种植物为围墙,比较典型的就是枸杞子、沙枣和红柳

 团部的小区多层楼房,则已经算是第四代兵团人的房子了。

人总是喜欢以远处模糊的影子作为榜样,兵团人建起了第四代住宅——已经是和内陆城市一样的小区


    团部的楼房已经通了暖气。而在连队,冬天还得生炉子取暖,有的人家还用着土灶做饭,种点蔬菜养点禽畜,一家人靠着几十亩的棉田的收入,日子或许辛苦,只要勤快,其实也还无忧。


兵团博物馆展示的第一 代兵团人家:窝棚子


兵团博物馆展示的地窝子,一对兵团青年的洞房


以上一组为位于126团“戈壁母亲旧居”的地窝子模型照片




匆匆一瞥话兵团(一)

匆匆一瞥话兵团(二):记一片棉田的诞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