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欲辩已忘言——中国园林艺术与文化意境是如何千秋不朽的

 好读又读1856 2018-09-17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园林艺术在自然情趣的追求之上,还有更高一层的追求,即在意境方面的追求。所谓的“意境”,从本质上来讲,是人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思想境界。

中国园林中产生“意境”这个概念,其思想渊源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当时战乱纷争的影响,文人墨客大都不问世事,而陶醉于自然,用大量诗文来描写田园生活。如东晋诗人陶渊明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来描写田园生活中那种恬淡的意境,他的另一佳作《桃花源记》,同样回昧隽永:“.....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隔岸数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建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这些诗文虽然不是直指园林,却让后世在创造园林的意境时大受启发。

欲辩已忘言——中国园林艺术与文化意境是如何千秋不朽的

另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简文帝人华林园游玩,曾环顾左右的人说:“令 人心领神会的地方,不一定很遥远,只要是树木荫深,山水掩映,就自然会产生濠水、濮水上的逸兴,觉得飞鸟、走兽、鸣禽、游鱼等生物自会来亲近人。”和那些纯粹以兴建大规模苑国为能事的帝王相比,简文帝可算深谙了园林真意。

唐宋时期

唐宋是中国文化的繁盛期,其文艺思潮承袭于魏晋南北朝,崇尚自然之美,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园林创作也发生了转折,从以建筑为主体转而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以夸富尚奇转向以文化素养的自然流露为设计园林的指导思想,因而园林的意境显得尤为重要。

欲辩已忘言——中国园林艺术与文化意境是如何千秋不朽的

这一时期的王维、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等人既是文学家、艺术家,又是园林创作者或风景开发者。王维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称,他所经营的“辋川别业”,因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题名,使山貌、水态林姿的美更加集中地表现出来, 成为一座富于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

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涌现了众多的园林创作大师,如倪云林、计成、石涛、李渔等人,他们机集访顺、园林诸方面高度文艺修养于一身,对园林意境的创造做出了卓越贡献。

欲辩已忘言——中国园林艺术与文化意境是如何千秋不朽的

英国散文家艾迪生在介绍中国园林时,曾说过这样一番话:“ 他们喜欢在园林设计中显示天才,因而使他们所遵循的艺术隐而不露......乍一看使人浮想联翩,只觉美不胜收,而又不知其所以然。”中国的园林艺术是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若了解不深,是很难体会到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的,于是认为中国人是刻意将自己的艺术“隐而不露”的。

园林同中国文学、绘画等传统文化的联系

其实,中国园林的意境是由人创造而来,自然也是有迹可寻的。但是,由于园林同中国文学、绘画等传统文化联系密切,若没有一定的文艺修养,要捕捉园林中暗藏的意境,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意境:“境非独景物也,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里说的虽是词的境界,但园林的意境,不也正是如此吗?

欲辩已忘言——中国园林艺术与文化意境是如何千秋不朽的

有人把造园与写诗作文相比,认为两者都必须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此话不假。宋代叶绍翁《游园不值》中有“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描写了烂漫的春天勃发的生气,不是人力所能掩藏的,虚实相生,情理渗透,令人领悟到无穷意蕴。而中国的古典园林,也无不以追求富有诗文的意境美为目标。如苏州网师园中的“月到风来亭”,其名取意宋人邵雍诗句“月到开心处,风来水面时”,游人若秋夜来此赏月,自会油然而生一种盎然的诗意。

欲辩已忘言——中国园林艺术与文化意境是如何千秋不朽的

园林之中大多都有楹联点缀。楹联是我国将诗情画意与建筑情趣共生的一绝,别国少有。如颐和园中的“园中园”一谐趣园, 本是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而造,其正殿的涵远堂便有一联日:“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颐和园虽在北方,但游人若读到此联,江南的灵秀之气亦会扑面而来。类似这样的楹联,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俯拾皆是。它能使游人眼前见不到、当时想不到的联外情景, 通过寥寥数字或数十字得到体现,并把园林的环境景象引向深邃幽远,任人遐思不断,浮想联翩。它还能使人从联文的书法中去欣赏南帖北碑、四书异体的笔势变化,甚至阴雕阳刻的刀法艺术。这种多样情趣的激发,对环境和建筑关系的理解,似乎比画龙点晴更为深刻。

欲辩已忘言——中国园林艺术与文化意境是如何千秋不朽的

中国园林也深受中国画的影响

中国画注重“写意”,写意是注人了人的主观感受对自然面貌的浓缩,使之能传自然之神,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中国园林要在有限的空间中表达自然之美,就要像绘画那样,用写意的方法将自然再现于园内。计成在《园冶》自序中说:“合乔木参差山腰,盘根嵌石,宛若画意”,就是要求所造之园以画人景,富有画意。

欲辩已忘言——中国园林艺术与文化意境是如何千秋不朽的

当然,中国园林的意境,并非要求时时显现。那些能以一定的频率出现的意境主题,反而更令人印象深刻。如杭州的“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扬州的“四桥烟雨”等,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时间和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感染力,这就是《园冶》中所谓的“鉴能为,千秋不朽”。

总之,中国园林艺术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而从这些艺术之中体现出的文化意境,才是中国园林最大的魅力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